|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文学艺术
【礼赞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和火车的那些事
2019-09-26 15:54:50 李家咏 来源:  责任编辑:  


我和火车的那些事



第一次坐火车,是一九七六年底,那年我十八岁。

十八岁坐火车有点晚了,然而十八岁的时光轨道,把一个农家孩子从山区带出去,成为了人民军队的一员。

坐火车的那个站,是闽江上游古田境内临江叫莪洋的小火车站,那第一声震耳欲聋的鸣笛永远地响彻在了我的心田。一列满载着那个时代对军人的崇敬、对军营的向往的穿军装青年的闷罐车徐徐启动,缓缓离去,开始了我们青春、懵懂、激情的军营生活。那是我最初的站台,一个写满青春与奋斗的故事。

闷罐车,本来是运输货物的,黑漆漆的没有车窗、座位和厕所,临时发的被褥就地铺开就是卧铺,一车厢人兴高采烈地拥挤着。闷罐车速度本来就慢,遇上对面开来的车还得停着让路,有时一停就是大半天。现在动车两小时不到的车程当时足足走了两天两夜,都以为到天涯海角了,想不到到达的地方只是厦门灌口附近一个叫前塘的火车站,下车后一车人就各自分散到各自的部队去。

后来的四年里,守望在厦门这个现代都市的边缘,在一个离火车站很近的营房里,每每夜深人静,或者站岗放哨时,总是一次次清晰地听见火车笛声,一次次地走进回忆。那声音,那场景,那站台,犹如电影中的精彩片段深深烙在那青涩却又炫彩的记忆里。

三年后请假回家,从厦门站始发的火车行驶了八九个小时后,在即将到达永安时,遇上山体滑坡,前方铁路崩塌了,一车旅客被抛弃在永安郊外的小山沟里,火车却自行回厦门去了。

后来,又多次往返厦门、三明、南平,乘坐的火车还是那样哐哐当当、哐哐当当地响着。那一路上,有停不完的站,也有上不完的乘客,有时整个车厢通道挤满了,座位间空地儿也挤满了人,若想去趟洗手间,都得费挺大劲儿才能挤过去。可我却喜欢那种嘈杂和拥挤,那里有一种充满世俗的和谐与快乐,我也总能在那样的环境里,伴着车轮咔哒咔哒的节奏声酣然地入梦。

一九九九年暑假,我去东北吉林,“火车载着我,呼啸着穿过苍茫的原野”,透过车窗,是无尽的陌生风景,也是无限的遐想。那次一路北上,坐了四十多个小时,脚肿得连袜子都脱不下,好在火车沿途停靠时间比较长,可以下车透透气,每个站点都有地方风味,特色小吃可以不断品尝,还有一批批上上下下的旅客,他们操着天南地北的方言俚语,带来了他们家乡的风俗乡情,让我们既了解了各自家乡的趣闻轶事、人文历史景观,又缓解沿途寂寞,快乐旅途时光。

那时候乘火车,经常是车厢里塞着大包小包,大人孩子,吵吵闹闹,特别是车过了上海以后没票的乘客大多席地而坐,有些人就地铺一张报纸躺着就肆无忌惮地打起呼噜来,把车厢当做温馨的微型家园了。


▲来源网络  


那个时候汽车不多,火车是一种承载力比较强的交通运输工具,乘客多,买票成了一件难事。一次,我从辽宁到达上海,想买车票回福建,排了大半天的队,快到我的时候,窗口突然挂出“三天内已经没票”的牌子。我急得跑了好几处售票窗口,甚至跑到火车站值班室也还是没买到票。后来有个票贩子说要是多出两百元,可以买到第二天的票。黑夜里,我硬着头皮跟着票贩子走街串巷,最终在一处破房子前停了下来,他握着票,让我一手交钱他一手交货。那个时候,对出门在外的人,小小火车票,方寸之间,就是家和异乡间的距离,承载着家的惦念,能在需要回家的时候弄到一张票,简直就是无比幸福的事。

二零一零年,我送孩子去大连读书,又要经历长途火车漫长难捱的车上时光,出发前带了一包又一包吃的,有点逃难似的狼狈。孩子刚去上学,初次乘火车挺新鲜的,可是大学四年寒来暑往早就腻歪了,于是他每学期勤工俭学积攒钱买大连到福州的机票,免去挤火车的一路艰辛……

车轮滚滚,时光流逝,就在我们的蓦然回首间,才发觉这些年,火车从绿皮车到红皮车,再从和谐号到复兴号,那速度简直是突飞猛进。

记得第一次乘坐和谐号动车,是从宁德站到太姥山站,当时买好了票,却迟迟没有进站,我被宁德火车站的大气和美给吸引了。等我恋恋不舍地进站时,不见以往排成长龙的拥挤的队伍,只有悠悠闲闲三三两两进闸门的乘客,我正好奇呢,进站口上方显示板突然出现了“火车临开五分钟停止检票”的红色字样,我才知道,现在动车刷票进站根本不要以往那样长时间的排队等候,也就不见了那样笨重的排着的队伍。

等我改签乘上了下一趟列车时,才知道,现在的动车和原来火车的天壤之别。车箱内宽敞明亮,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座椅像家里的沙发舒适惬意,还可以自行调整;每个椅子后面都配有一个小餐桌,座椅下面安有插座,手机和娱乐设备随时可以充电,重要的是现在乘车人都文明,列车服务态度也特别的好。应该说,目前动车高铁是当下最潮的出行方式,因为它不仅摆脱飞机和自驾车带来的疲劳,还能顺便体验一下沿途风景和顶尖的中国制造。

就在我还没看够想够的时候,动车已经在太姥山站停了下来。


▲来源网络  


说也奇怪,也就是这么短短的首次“和谐号”之旅,却让我爱上了乘动车。后来去北京,去上海,去杭州,我都放弃了飞机,就是短短的宁德、连江到福州的路程,我也放弃汽车改乘动车。它对我的诱惑太大了,不但速度快,节省时间且乘车的感觉特好。

所以,我常常有事没事的去火车站玩,一个人在这个站台等待着另一个站台驶来的列车。我喜欢站台,尽管它只是一处狭长的平面,却有着酸甜苦辣的多维空间。天南地北的人,从清晨到白昼,从黄昏到夜晚,从黑夜到黎明,来的脚步掩盖了去的脚印,走的脚步又覆盖了来的脚印,重重叠叠,匆匆忙忙地演绎着迎来与送往,悲欢与离合。

我喜欢站台上不虚伪,不矫情,不粉饰,不做作的真实。我喜欢一个人出行,随心所欲地体验那份平淡、闲适的惬意,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热闹又孤单,虚幻却又不乏真实的浪漫。

我知道,人生旅途会有无数的驿站,而所有的站,都只是供中途小憩,然后再转车出发,在一次次远足的跋涉、劳累、冲动和空旷中,完成一个个既想时刻超越自我,同时又承载着的梦想。

进入新时代,体验新感觉。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铁路依托着成网优势“公交式”运行,用速度缓解了节日里的一票难求,从自主选座购买火车票、微信支付等服务感受指尖上轻松购票,无论从购票、进站、候车,到乘车都有铁路人细心周到的“一条龙”服务宗旨,真正做到了民有所需,就有所应的优质服务,人们的出行也已经从走得了,走得好,走向出行美好体验的变化了。


▲衢宁铁路屏南站站前效果图  

▲屏南段建设中的“衢宁铁路”(卓育兴  摄) 


更出乎意料的是,从浙江衢州到宁德的“衢宁铁路”段要经过家乡屏南,且设了站点,明年就要成为现实了。如此偏僻的山区小县城,竟也能通达如此现代化的动车高铁,这也只有日新月异的祖国才有的事了。试想到那时,瘦长尖头,时尚外观的动车风驰电掣地穿行在家乡的青山绿水间时,那该是如何地叫人欣喜若狂呀。这大概是家乡几辈辈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了,难怪,当时听到这消息时,邻居老人啧啧称赞,“哈,这世道啊,变了,真变了。”

是的,当年我国只是抓住了铁路的尾巴,可短短几十年,经过无数人的不懈努力,我们的火车,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如今的动车、高铁穿梭在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让出门在外的人回家的路途越来越顺畅,使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了“千里故乡一日还”的梦想。

人生匆匆,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铁路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助燃起国人的希望。它代表着一段往事,一段记忆,一段历史发展的痕迹,更代表着中国铁路这张名片,活力四射地向远方奔跑,跑遍祖国,跑向世界。


- - - End -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