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文学艺术
【行游屏南】寻访那条被时间尘封的苍桑古道-----康里转头山古道
2019-08-22 16:05:00 陈章庭 来源:  责任编辑:  

屏南多山,古志载:“屏邑僻处古田之一隅,商贾所不到,又多崇山峻岭,大都皆羊肠鸟道。”为加强与外面的联系,茶盐古道由此而生。屏南的盐古道以古田县杉洋为起点向北通往宁德和以屏南县双溪为起点向东通往宁德的两条“茶盐古道”最为重要。



而屏南县代溪镇康里村正位于宁德到古田的茶盐古道上,由此康里便成为那个年代古道上重要的歇息驿站,是一颗镶嵌在宁古茶盐古道上的璀璨明珠。现康里境内遗留有茶盐古道6处长度约8公里、路亭2座。还有文淡岔至白玉岔头5公里康里至双溪的古官道。这两条古道总长度13公里,古道大部分地段由石板、石块铺就,在后人不断自发地修护中,古道仍能保持着原始风貌,吸引着周边众多健身爱好者慕名前来。

周末,在当地向导热心的带领下,屏南跑团开启徒步康里转头山,穿越那条被时间尘封的苍桑古道。此次穿越线路:车停康里林场,走转头山古道,经清水亭-打银湾-四角坵亭-前坪亭古戏院-古村遗址(折回),过四角坵亭后选择穿越山间捷径,一路下行到代溪水电站,本想再走白玉经龙井桥,康寿古道至康里,鉴于时间原因,只能放弃,留作悬念。

8点,大伙从县城驱车到达康里林场处,稍作整理,细心的向导给大家鞋面洒上雄黄后,我们踏上了这条充满故事的古道。

三个向导及我们一个跑友都是康里本村人,一路上对古道上的故事一一道来,我们听的也是各种想像。向导一边走,一边指点今天要走的古道,其实都位于这个叫转头山的山里。据说,当年康里村祖婆彭氏出嫁过来时,娘家就将与康里接壤的这边山林作了陪嫁,郑氏礼让不受,但彭家认为,赠出的礼物不能收回,女婿不肯收,那就暂时替他保管好山契,后来等到外孙长大了,彭家外祖又将山契转赠给外孙。这样一赠一拒、转而再赠,在乡间传为美谈,这片陪嫁的山林便被当地人称作为“转头山”。

向导介绍,转头山有三十六岗,七十二湾,一听名字就可想象它的大。那天我们越野18公里,8点从林场出发,下午二点左右才到达代溪水电站,这还只是沿着转头山的半山腰走了小半圈。转头山是真的大!

向导介绍,转头山有三十六岗,七十二湾,一听名字就可想象它的大。宁屏二级路交界处隔河眺望“福建天星山国家森林公园”,基本都属转头山的范围。而那天我们从早上八点出发,一路基本上都在走下坡,停停拍拍,越野18公里,下午二点左右才到达代溪水电站,只是沿着转头山的半山腰走了小半圈。转头山是真的大!



穿过林场的一段机耕路,便可见一座古朴的长亭,亭身略显破败,但风华依旧,兀自伫立于古道中孤独地守望着。向导说这里有一个青石凿成的石槽,这里的山泉水特别地清甜甘洌,故取名叫清水亭。可惜我们没看到这古朴的水槽。



沿亭子而下,是一道完整的古道,山湾里,绿草成茵,身处其间,是无比的放松与自在,一种远离尘嚣与世俗的宁静感油然而生。

向导指着对面裸露山腰间的一个洞口介绍,这就是从前人们开采银矿遗留下的矿洞,因此这个山湾叫 “打银湾”。传说矿洞里面,遗有一口棺材,殓的是一个客死的外地人。由于家人得不到音信,无法来收拾尸骨,只好生死两茫茫。后来这个孤魂托梦给路过此地的一个人,说这洞里有一木槽银子,这人按着梦中所示,来到洞里,打开木槽一看,见是一具骸骨,连说晦气,不再理它了。尔后这事在挑夫队里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传到他的家人耳里,他们循着地名方向而来,终于收葬了骸骨,了却一桩心事。

过了山湾,便是一整片的树林,转头山的森林植被保护的很好, 厚厚的树叶覆盖着森林里的小道,高耸的大树阻档了大部份的阳光,透过的光线忽明忽暗。

行于光影的世界里,如入梦幻,我们贪婪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跑友们欢心雀跃一路小跑起来。




林间古道上,突遇一块岩石,岩面平整,宛若镜子,向导指着对面山上一座向外凸起的山头,介绍说,这叫石虎照镜,凸起的山头是老虎的头部。传说,每当太阳和月亮升起至相对应位置时,光线会经石镜投射到对面的虎头上,两山之间一条山涧直流而过,光线、水气相辅相成,石虎、石镜吸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久而久之,便都有了灵性,每当月光投射至石虎时,石虎便活了起来,出没于古道边,行于周边村落。或是伤人作孽太深,触犯天威,一个惊天霹雳,兀自把石镜劈成了两半,而石虎自从沒了石镜光线的照射,吸不到天地日月的精华,从此再也活不起来,成为石虎。而原先完整的石壁也一分两半,如今在这依然可见一道深深的裂缝贯穿于石壁中。




一路上还有许多浑天而成的自然景观,蝙蝠山,大石壁……向导都一一介绍,看美景、听故事,大伙是越走越轻松。

路上的落叶与林间石板古道互相辉映,那是种沧桑的美,古朴的美,诉说着岁月的流逝,时间的沉淀,脚步的坚实。古道上,不见了挑夫的身影,消散了茶盐的香气。然而,古道上斑驳的石板却深深沉淀着屏宁茶盐古道几百年的历史与文化。



密集的树丛,长年落叶的堆积,这里也是野生菌的乐园。村里还流传着一段农谚:“三月枇杷黄,四月杏子熟,五月杨梅红,六月荇(黄荇菇),七月炭(炭菇),八月红菇红彤彤。”




向导眼尖,好大的一朵灵芝!

还有一支可爱的小精灵---蜥蜴正抬着头,瞪着眼,看着我们,没有细看,还真难发现这变色龙,伪装的确实好。

继续往下,便可见一亭子,取名四角坵亭,这里是两县交界处,可惜我们没见到曾经的古界碑。两县划界的故事也就发生在这里。

清康熙年间,莒州与康里的百姓砍伐转头山杉木,因界线问题产生争执,村民上诉,福建布政司责令古田、宁德两县知县实地会勘。(其时屏南属古田管辖,后于雍正十三年从古田分县出来。)相传,当时古田县与宁德县事先在杉洋往宁德的天湖地带即转头山划定了县界,并备好一块县界碑,双方县令约定时辰,到时共同立碑奠基,并且约好:一方若误了时辰未按时到达,另一方可单行立碑。

约定的日子到了,宁德县令心想,从宁德到天湖,虽说比古田到天湖近得多,但是立县界事关县辖地盘,大意不得,若是误了时辰,后责难担!于是,他起了个大早,坐在轿子里不断催轿夫,轿子沿着盘山石道疾疾而行。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宁德县令提早到达分界地。而古田县令心想,从古田到天湖县界,比宁德到天湖远得多,我还是骑马妥当!又听说宁德县令是坐轿子来的,一下子放了心,于是坐在马背上悠悠前行,一路上走走停停,饱览沿途风光。结果老天单欺大意人,他过了时辰才到达地界,只见宁德县令已把县界碑立好,似乎还移动了商定地界,超越到古田地界了。

因为有约在先,古田县令不好争辩,他沉着脸,随口占一上联:“宁(宁的繁体字)一心,德一心,心心偏向。”宁德县令无须争辩,他堆着笑,脱口而出续了下联:“古十口,田十口,口口无凭。”

结果,这块两县地界碑就这样立下了。界碑旁后来盖起一座亭子,大约是因为亭子建在一块方形的田地上,所以它有个朴实的名字,叫“四角坵亭”。

亭子由屏南康里大队1966年重建过。顶上柱子还写着重建时间。

过此亭,已是宁德界,古时如此,现在也是,众林里的一宣传板底下落款“蕉城区林业局”。

宁德界的古道由于常年无人维护,道路已渐没于荒草中,向导挥舞柴刀为大家带路,一行人穿行于荒草丛中。

转过一个山角,忽然可见一幢建筑物出现在眼前,向导说,这就是前坪亭的古戏院,是古道少见的一座戏院。实难想像,如此荒芜的深山老林里居然还有戏院,换作现代,有娱乐场所的地方,当属繁华地带。

走进戏院细看,戏院的三面土墙,已崩塌于岁月的风雨中,南面下廊上的戏台也已坍塌部份,但戏台中间天顶及周边柱子仍保存较好,北面大堂供奉着山神,偶有香火,屋顶保存尚好,但神龛里的神像侵蚀严重,石碑上依稀可见道光年间字样。厅里悬挂的灯笼历经风雨,只剩下竹蔑,尽显无尽沧桑与荒凉。

光阴荏苒,繁华不再,曾经的辉煌已经隐没在茫茫历史长河中。

再往前走,路上荒草更甚,队友们开始犹豫是否继续往前,最终我们选择了在前坪亭的古村处选择折回。

古村里的遗迹仍存,草丛里腐朽的门板,印透岁月痕迹的石槽、石锤,似在诉说曾经的故事。



古村遗迹处,视野十分的宽广,想像在那自给自足的年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此世外桃源日出而作,日落而夕,倒也是惬意与自在。

时光是一把无情的锁,自然是一柄锐利的刀,荒芜经年,退却的农人之路就这样被自然割断封闭,成了没落于荒野中石槽的记忆。

而我们终究是觅径古道穿越而来的,古戏台、古村遗迹都只能作为一道风景留在了身后。越过古村后的古道已更加荒落了,几无人踪。一行人选择了折回。

过四角坵亭后,我们穿丛林而下,丛林里刚开辟了一条小道,倒是不难走。穿越林间,感受着呼呼地风儿,沙沙地树叶,唧唧喳喳地鸟声,还有那潺潺的流水声,虽已过响午,但身处期间,确足以让人忘却旅途的疲惫与饥饿。

下行至半山腰,隐于山林里的一处极美的水景深深吸引了我们。只见一条幽深的山涧,贯穿着白练似的瀑布,水潭碧绿如翡翠,潭上河床平坦,再玩上走,又是一条瀑布与一汪水潭,水质清澈,依稀可见水里的河螺。

走的是路,看的是风景,如此美景,自然是各种美拍。

在山涧稍作休息,我们继续沿林间小路直达山谷里的河床,由于水电站的建设,水源截留,河床业已干枯,生态环境的破坏可见一斑。祼露的河床,随处可见的隧道弃碴,与之前的山清水秀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看那成群的蝴蝶为了取湿壁上一抹水滞,干枯的大树桩突耸于河床里,心里是莫名的惆怅,更是深深领会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清山”这句话的内涵了!



时间早已越过了正午,山道、古道、荒道、林间小道,河床石道,一段段走去……

我们最后到达代溪水电站,站里老乡那一桶绿豆汤降解了我们的暑温,而恰好遇见的跑友,开车将我们司机摆渡至康里林场,让我们的行程变的轻松不少,不然,再徒步至白玉,经龙井桥至康里林场,不是体力不支,时间也不允许了。




到康里村,已是晚餐时间,那生态的乡土美食、原生土鸡,让饥肠辘辘的大家口齿生香,品味满足。

康里古道的故事如酒如茶,如诗如歌,不管你来与不来,它都在这等你!


文字丨陈章庭

图片丨屏南跑团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