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文学艺术
【食在屏南】薯叶田田
2019-05-09 16:30:15 甘湖柳 来源:  责任编辑:  




那天经过农贸市场,我看到一老人面前的地摊前,堆满了一把把用稻草杆绑扎起的番薯叶,顿觉一缕薯叶小炒的清香飘过记忆,问他一把多少钱,老人说:“一百苗,五元钱。”我不及细想,就买了一把带回来,满脑子都是番薯叶碧绿晶莹地装在青花瓷炒盘里,一幅诱人的餐桌情景。回到家,婆婆一看,说,你怎么买了番薯苗回来了?然后指点给我看,像这样藤条刚劲、嫩叶初长的是农民做种的番薯苗,而那些用来炒菜的番薯叶,则是叶子肥大、水灵灵的。

哦,难怪刚才那老人说的计量单位是“一百苗”,而不是“一把”!






一百苗的番薯,是什么概念呢?形象一点来说,如果将它们种满园畦,按保守的单株产量五斤来算,则我们这一顿吃下的是未来的五百斤粮食了,这是多么地浪费粮食啊!

和大多数带“番”字的东西一样,番薯也是从国外来的。而且福建人都知道,番薯是明朝商人陈振龙从吕宋“走私”回国的。这里有一段传奇的故事。据载,明万历年间,福建商人陈振龙下南洋做生意,看到当地“朱薯遍野,生熟可茹”,“功同五谷,利益民生”,便想,如能将它引种回“隘山厄海,土瘠民贫”的家乡,则“可济民食”,“荒年无饥谨之忧”了。可是,当时统治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主义者,严禁薯种出国,怎么办呢?经过冥思苦想,他心生妙计,用重金向私人购买了几竿新鲜的薯藤,剪去大叶子,然后将薯藤编进大捆的绳索里,躲过了盘查,在海上航行了7昼夜,冒险带回福建,立即“依法种植,滋息蕃衍”。第二年福建大旱,该省巡抚金学曾下令推广种植番薯以渡灾荒。……这个故事有一个确凿的证据,至今在福州乌石山,有一处旅游景点,叫“先薯祠”,这是人们为了纪念长乐县人陈氏父子同福建巡抚金学曾推广地瓜的功绩而修建的呢。为一个物种建立祠堂表示记念意义的,真是独一无二。







番薯之所以能帮助百姓渡过多次天灾,是由于其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例如好种易活,单产很高,耐瘠耐旱,等等。我国古代常有蝗灾,而番薯受蝗害较轻,《金薯传习录》上说“蝗过而叶可复萌,俭岁亦收”,不像谷类作物受害严重。而且番薯又不像谷类作物有一定的成熟期,块根可以提前采收,在救荒和轮作上有很大便利。“百谷登场,必待成熟,而薯则发生即熟,采取随人。饥可果腹,馑可充蔬”。

番薯的好种易活,我在小时候亲自验证过的。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农民将去年留作种苗的番薯母从地窖里盘出——想是番薯来自热带地方,难以适应我们的山区气候,于是先祖们发明出了让它们在地层深处保暖越冬的好办法。而明朝徐光启是最早把番薯运过南岭,引到长江流域的人。据说,他在冬季藏种上曾一再失败。他在《农政全书》中介绍五六种番薯藏种方法,也反映他认识到种薯安全贮藏过冬,是把番薯从岭南引种来长江流域成败的关键所在。——在暖烘烘的园地里,不消几日,番薯的母体上就长出了一簇簇新绿的嫩芽,将嫩芽一一剪下,扦插到新垦出的菜畦里。简单地淋上几瓢水,余下的时间就等着它们自个儿成长了。






番薯很快就生根长叶,然后向四处攀爬。而且所到之处,只要有土壤,它就稍驻脚步,向土里长出根须来。农人就需帮它们“翻薯藤”,以避免它的养分向多余的根须耗费。这时节的番薯可真是精力旺盛,它们一边长出田田的绿叶,遮盖住满园满坡的空地,一边开出浅紫的喇叭状的花朵,而在你看不见的地底下,还在潜滋暗长地酝酿着一场随时可获的丰收。薯块无论大小,不分成熟与否都可食用,所以小孩子们都乐意帮着大人去翻薯藤,一边劳动,一边就地挖出小番薯来犒劳自己的小馋嘴。

番薯叶在铁锅里翻炒出的清香,这是很遥远的记忆了。而更远些的记忆是父辈们经历的三年“自然灾害”的粮食困难时期,凭粮票买米的,据说这个时节也可以用粮票买番薯,一斤粮票买六七斤番薯,这样一来,食量大的更愿意买番薯,因为它比米饭更“有量”,更抗饿。虽然,当时救过无数人命的番薯也让他们吃得反了胃。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番薯已完全从农人的饭桌上的主食位子退下来了,可是,番薯在城里却兴起来了。番薯也称红薯。据研究,番薯有很强的抗癌功效,在所有的蔬菜和主粮杂粮中排名第一。于是,在城里一根烤番薯卖几元钱,酒楼一碗番薯汤卖上几十上百元,还大受欢迎。



看来,番薯的价值永远不过时,人类永远需感激它。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