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文学艺术
从韦氏宗祠说起
2018-12-03 10:21:12 陈曼远 来源:  责任编辑:  



从屏南县城进入忠洋村的水泥路右边,一座门庭高广的大厦,格外引人注目。石砌的墙面上,四个圆形的柱础,连着四根巨大的柱子直抵房檐,它们带着柱上赫然醒目的红底黑字之联,一下子不可阻挡地进入来人的视野。三扇门,每个门各有对联,正中央的门顶上还有“韦氏宗祠”四个黑底金色大字。在屏南乡村的诸多祠堂中,这座宗祠可以算得上少有的“庄严气派”之一了。但你可知道?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气派与宏伟,是韦家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它倾注了几代韦家人的心血。


韦氏宗祠外观  


始建时间不详的韦氏宗祠,于明朝崇祯四年(1631),在原址上重修,原来规模狭小的宗祠,被扩建为有大小两厅、且有戏台的土木结构建筑。在康熙二十四年(1686),又在祠堂外围做了一些小修建。1971年清明节的火灾,使得韦氏家族在时隔三百年之后,又一次捐资重修祠堂。这次重修从1975年开始,费时两年,1977年落成。正门上“韦氏宗祠”四字,原为清朝五品顶戴韦子温所写,现有的这四个大字,则是历任葡萄牙、摩洛哥、马达加斯加等国大使的韦氏后人韦东于1992年所书。

如今的韦氏宗祠,不仅外观宏伟,走进去更见气势。正中的堂上供奉着韦家先祖的牌位。周边墙上挂着大大小小的数十块金字牌匾,它们记录了忠洋学子令人艳羡的荣光,也激励着后人以之为楷模而发奋图强。每逢村里重要的节日,一场隆重的祭祀,就会在祠堂缭绕的香火中开始,并于戏班子咿呀弹唱的犒赏中结束。一个村庄的祠堂,不仅是血脉传承的见证,还是一方独特的“家族印”,是一处人文景观的缩影。那么,忠洋韦氏如何从600多年前的一个寒门之子,发展为如今这个人才辈出的名望之族呢?



韦家古牌匾  




元朝的时候,一个名曰韦五的后生,从古田韦墩来到忠洋墩里的员外陈瑛的家里做工。陈员外见韦五手脚勤快、吃苦耐劳,非常喜欢。几年后,便将心爱的女儿陈缎小嫁给他。韦五,便是忠洋韦家的肇基始祖韦弘公。对此,韦氏族谱如是载:“首世弘公名五,由古田韦墩迁居忠洋村,娶陈缎小,大厝瑛公女也,生二子一女。”因入赘陈家,而分得在山场官路上的山田和暂为住址的一座小厅。这,就是韦弘公在忠洋肇基之初的全部家当。从此,韦氏以之为基础,开始了在忠洋这片土地上长达六百多年的繁衍与开拓。

忠洋村最明显的自然条件,就是山多地少。在农耕时代,耕地是村民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随着人丁的增加,对于田地的需求就更加迫切。“往哪个方向去拓展,我们韦家才能兴旺起来呢?”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望山下的一片苍茫,始祖弘公一遍又一遍地自问。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据说,有一天晚上,韦弘公梦见自己到南面的山上去放牛。天热,困乏,牛儿赖在一处不肯走,他也就停下来休息。却见路边躺着一个不省人事的清瘦男子,想着应该是天热中暑的原因,便将他扶起,并解下身上背着的竹筒,将剩下的半筒水喂他喝下。这位男子醒来后也不道谢,只是望着北面的群山,说了一句“卧牛鼻孔是方向”,便离开了。

弘公之妻陈缎小的祖先,就是比韦家更早四百多年到忠洋开拓的陈家。早闻当年陈家拓祖文琅公,因看中忠洋卧牛山一带的风景与风水,才到此创下陈家数百年的基业。而梦中之人留下的话,竟然就与卧牛山有关,莫不是专门托梦来指引的吧?于是,弘公早早起了床,来到山前,细细再看那几座高山绵延的模样,果真有几分似卧牛,而两个牛鼻孔所朝的方向,恰是地势略为平缓的忠溪沿岸。一时间,弘公大喜,坚信梦里遇到的是一位高人。于是,韦家从卧牛山的两个牛鼻孔所在的位置往南各开出一条路,而后从墩里搬迁出来,并在牛鼻孔正对的村庄南面,也就是弘公所放之牛最眷恋的地方,建起韦氏宗祠。这一迁,就繁衍出一个人丁兴旺的韦氏家族。忠洋的整个村庄,也因此形成明显的外村和里村两部分,韦家迁出之前所住的陈家所在地,即为里村,也被叫作村里,按方言的叫法就是如今的墩里。

到忠洋村生活过的陈、李、胡、林、韦等姓氏中,韦氏家族后来居上,在循环反复的买田置地和勤奋耕耘中,韦家的山地与田厝范围不断扩大。解决温饱之后的韦氏先人,开始寻求将光景过得更好的途径。一鸣惊人的发家机率,毕竟只是少数,“勿以利小而不为”的踏实、勤奋与吃苦,才是韦氏六百多年发展中最坚牢的品质。忠洋山多地少的特点,使得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不得不考虑“靠山吃山”的法则。于是,大片的茶园被开辟出来,茶叶一度成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而酿酒、打铁、做粉干……各种能叫出名的手艺活,悄然在忠洋出现。百货店、食杂店、肉铺、酒店、客栈、药铺等也随之诞生,就这样,忠洋成为屏南东南部物资商品的重要集散地。从始祖弘公来忠洋开拓至今,韦家繁衍了二十三代,从一个入赘陈家的女婿,到一个人口过万的大家族。在忠洋的繁荣与发展中,占人口绝大多数的韦氏家族,付出了艰辛的汗水,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韦氏宗祠正厅楹联  


在韦氏宗祠的正厅,有两副对联:“教子一经垂相业,传家五代继儒宗”、“蚌出双珠推雅度,文高三序著芳声”。 这是韦氏先人留下的不朽祖训和治家格言。在发家致富的同时,先祖们也强烈希望把韦家建设成为一个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为了让家族子弟能读上书,韦家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创造条件。清朝中期,村里集资办起私塾书院,将文昌阁作为私塾课馆。到光绪年间,韦氏祠堂被修为忠义学堂,附生韦襄为堂长,增生韦秉乾、贡生韦凤亭、韦少波等为教员。民国初期,向往新文化的韦氏后人韦襄,开始为忠洋建设新学校而呼号奔走。他捐银子修校舍、购桌椅,并从双溪请来法政生黄立夫为校长,名师陆章璐、张淑虞为教员。1931年,像模像样的忠义小学终于在忠洋诞生。由于行政区域划分的变更,这座小学的名称也从“忠义小学”几经更迭为:忠熙乡第一中心国民学校、忠洋中心小学、忠洋小学。


忠洋小学  


在众多乡村已“撤点并校”的大形势下,历经86年,为忠洋培养了许多人才的忠洋小学,至今依然书声琅琅。不仅如此,为鼓励教学,从这里走出去的乡贤们在韦忠崇等人的牵头下,还筹募资金,奖学奖教,促进家乡人才的成长。这是从2005年开始并持续至今的事。这样的举措,说起来难能可贵,但对于韦氏家族来说,却并不新鲜,因为立志培养读书人,已经是这个家族的传统。早在很久以前,村里就有一种田租叫作“油灯租”,是当时专门为学子而设的公田之租,每年村里都用这份田租来奖励读书人。许多人都略知一二的忠洋中学,创办于20世纪70年代,因计生政策和人口外迁,造成生员减少而最终停办。停办后的校舍,成为目前忠洋小学的新址。但这所已成历史的中学,却因为是屏南有史以来唯一的村级中学,而被永久铭记。




韦家学子“学而优则仕”的目标,在清代得到辉煌的实现。村中许多韦家子弟的姓名之前,被冠以禀生、贡生等不同级别的科举之名,被载入当时的县志与族谱。今天,我们看到他们所留下的许多充满诗文和雕梁画栋的风雅古宅,以及他们捐建的文昌阁等古迹,就是一个家族经济与文化盛极一时的见证。到了解放初期,忠洋再次掀起读书潮。在当时的屏南县中学(现屏南二中)180个学生的总数中,就有19个来自忠洋。当时屏南东南部有几个乡村的孩子就读于古田三中,其中忠洋一村就占了27个。这一代发奋读书的韦家子弟中,涌现出一批首屈一指的特殊人才。其中包括历任葡萄牙、摩洛哥、马达加斯加等国大使的韦东;在科技领域做过贡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蔬菜专家韦顺恋;在援老抗美中立下战功,后于省台办为推动两岸交流而努力的韦忠慈;早期留美回国的专家韦固安……


韦氏风雅古民居  


忠洋村被称为“忠义之乡”,由来已久,但忠洋的另一种叫法“博士村”,也已在屏南悄然传开。韦氏宗祠里,一块“博士”匾在众多匾额中格外突出,它是忠洋奖学基金会为韦氏后人韦忠亚而立的。曾就读于清华、北大的韦忠亚与其妻徐素宁,因为夫妻双博士,而被当今的学子们奉为楷模。翻开韦家族谱,尚在攻读博士的韦家子弟还大有人在,所以“博士村”之名,并非空穴来风。



博士匾


回顾韦氏一族注重耕读传家的林林种种,再看韦氏宗祠里留下的众多牌匾和楹联,我们便不再惊讶了。所谓“皇天不负有心人”,说到底,如今的一切,似乎是一种合情合理的水到渠成。都说,祠堂不仅是存放乡愁的陈列馆,还是一处人文景观的缩影,是一个家族经济、文化、甚至家风的折射。谁说不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