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文学艺术
耕读物语
2018-10-11 15:33:29 莫 沽 来源:  责任编辑:  

文物为人所造,不但有生命,而且还有语言和情感。

——题记

 

古人重格物,以己观物,以物察己,观物察己,互通习性,人与物之间由此产生情感,进行沟通。为此,文物的挖掘、抢救、保护的意义就是使其生命得到延续、重生。


耕读文化大观园  


福建省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位于漈头村,馆藏历代(古)文物三万多件,占地面积12000多平方米,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遍及国家地区20多个。创办人、馆长张书岩,漈头人,一位退休老干部,一位爱故乡的热心人,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张”。老张爱文物,文物懂老张,他已把自己融入每一件文物中了。


华东政法大学生到馆参加暑期社会实践  


徜徉在博物馆中,可以从每一件(古)文物上,读到它背后的感人故事,读到老张的亲切影子。

 

 

文物喜静,不喜言语。老张知物,物便有了语言,鲜活了起来。

“渭水访贤”,是一块四层透雕鎏金木雕花板,位于主馆正厅几桌上,曾被盗走三次,每一次都有惊无险地追回来了,有一次被小偷用麻袋包裹着扛到溪坪村。屋主人发现后,第一时间报警,同时发动亲友出动寻找,经棠口、城关、屏城三个派出所民警,合力包抄围堵抓获,物归原主。

正厅设立历史文物博物馆后,为了防止再次被盗,老张派专人守护,安装监控监视。求贤若渴、唯才是举、惜才如命等成语,都可以从这一块小小的木雕花板上读出来,这一串一串的成语,也不断从老张嘴里道出来。

办馆10年来,免费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数也数不清老张讲了多少次?重复了多少遍?少儿多数喜欢看图,老张用手指着木雕花板上的人物作讲解,姜尚,太公也!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端坐垂钓,有竿无钩,离水三尺,能钓得到鱼乎?故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歇后语,身旁站立于龙伞下的老者,前呼后拥,八面威风,为周文王也!放下王者之尊,前往渭水,只为请出一位70岁的老者,一位辅佐贤人。是否还有类似的成语典故?老张慈祥地问孩子们。

“三顾茅庐”有孩子脱口而出。

“好!这副木雕就展在木雕精品馆展览馆里,看谁最快找出来。”

姜太公,胸有大志,渭水垂钓,钓的是一条能统治天下,造福百姓的大鱼。其实,也经常有来自省城福州或厦漳泉的商人出高薪聘请老张出山,说只要肯把馆搬迁到他们的家乡,钱不是问题。可老张却偏不走,宁愿负债也不走,再苦再累也不走。说漈头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他要让一件件写满记忆的(古)文物,唤起乡亲乡愁,唤起保护意识,唤起村民回归,唤起村庄复兴。

“噢,‘三顾茅庐’,找到啦——”隔壁木雕精品馆展览馆里传来孩子们的一阵欢呼声,接着听到一位孩子绘声绘色地讲解,刘备如何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诸葛草庐,恳请诸葛亮出山。


 叁

 

“五子登科”,就挂在“三顾茅庐”鎏金木雕花板边上。试想一对夫妇养育五个孩子全部考上进士,这是一件多么光宗耀祖的事,也是比较容易理事的内容。但是,在提倡“只生一个好”的年代,孩子们一听到“五子”就疑惑不解,因为他们觉得那是根本不存在的事啊!

相反,展示在历史文物博览馆中的“父子贡生”牌匾,古人通过灯下苦读,父子俩都考取得功名,孩子们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二胎政策放开后,许多孩子有了弟或妹,谈起自己的弟弟或妹妹无不眉飞色舞的,不再孤独,对“兄弟明经”牌匾的理解自然就容易多了。

“蟾宫折桂”“状元游街”“独占鳌头”等鎏金木雕花板上的典故,与时下的高考状元相似,无非就是通过努力读书,考出第一名的好成绩。古人考上状元后,骑上高头大马,一身状元服,在逄逄锣鼓声、阵阵鞭炮声中,游走大街,接受鲜花与赞美,那是何等荣耀?这不是与时下考上名牌大学的某些家长,大办酒席,接受三亲六戚的庆贺、赞美、敬酒之风如出一辙么?多么顽固的封建遗风啊!老张竖直大拇指用“巨擘”两个字来解读,形象生动,可谓一语道破。

“正心无私”,这四个字被镶嵌在一盏锡铜合金铸造的老煤油灯上,制作师将灯的外观设计成“魁星踢斗”形,“正”字为头部,“心”字为心脏,“無”字为胸腔,“私”字为手脚,一个自由奔放的魁星形象栩栩如生。想当年,在那微弱的灯光下,书生寒窗苦读,能抚慰他孤寂心灵,并带给希望的定是那一位踢斗魁星吧!老张将这盏已氧化成深棕色的灯,起名为“正心无私”灯,观赏者悟出奥妙后,无不拍案叫绝。

老张说,“正心无私”灯铸造于清同治年间,原为位于村北的北山书院使用的灯,意在教导学子们通过读书出仕,能成为一位正心无私的父母官。少年儿童喜欢这盏灯,因为造型太生动活泼了;广大家长也喜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日被魁星“踢中”;党员干部更喜欢,“正心无私”心中藏,警钟常鸣不忘初心,使自己能够勤奋做事廉洁奉公。

动乱年代,北山书院被抄,停办,那盏正心无私灯流落民间,几经转手,终于安安静静地躺在博物馆中。虽不再用光来照亮学子,却用它身上隐含的寓意和沉淀的故事,来教化后来人,散发着一件(古)文物独有的魅力。

 


 

明代脸盆架,顾名思义产于明代,其最大价值就是它的芳龄,是一位前来参观的文物研究专家,经过仔细辨别后透露出来的。这件文物曾经沦为废品,差点被主人付之一炬,获得新生后,点亮了老张创办博物馆的创意。


老张骑着电动车挨家挨户送信  


十年前,老张年满60岁退休。原本可以用退休金享受清福,但他闲不住,回到家乡漈头村后,想为乡亲们做点事。做什么呢?扫地、送信、照顾孤寡老人、种植红豆杉绿化村道……想不到,一干就是数也数不清的一大串。更让老张想不到的是,他的付出得到乡亲们真情回报。

漈头村距县城5公里,邮件投递由县邮政局聘请临时工进行不定期服务,信件来往不及时,给群众带来许多麻烦。为了方便群众,老张主动与县邮政局领导协商,在漈头村创办起一所邮政代办所,当起义务投递员。起初,乡亲们见到老张背着“绿色邮袋”登门,立即就伸手掏钱,听见老张说只是锻炼身体免费送信后,无不拍手叫好。随着老张年龄的增长,他的二儿媳妇接过“绿色邮袋”的接力棒,成为他的接班人。

一次送信,老张在村民张某家的柴火堆中,看到躺着一个破旧、散架的脸盆架。定睛一看,这个木雕的家伙,面相虽差,但雕工却十分精美。凭经验推测,应当是清朝时期的文物,他当场就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与深远意义。想不到,主人却心不在焉地笑着说,这个破家伙已经失去使用价值,你要,就拿走,不要,我可要烧了。老张连忙用数倍的柴火进行交换,请师傅修复后,露出真面目,刀法细腻,线条流畅,颜色铁红,采用天然植物汁上色,做工十分精美。老张将它摆在鲤鱼溪边上的一幢古民居中展出,取展室名为“明清家具小展室”。


耕读文化博物馆一角  


日后,张某在老张的耕读文化博物馆中见到这个精美的脸盆架时,不禁感叹:“要不是老张的热心收藏修复,它早已化成了灰烬!”老张万万没想到,这个躺在村民柴火堆里,差点被烧掉的家伙,竟然产于明代,几乎与漈头村张姓肇基始祖同龄。这件事让老张顿悟,即,大多数村民对(古)文物,特别是看起来较“普通”的农耕文物认识不足,缺乏保护意识,致使村里的文物大量流失或遭受人为破坏,挖掘、保护、抢救工作刻不容缓。

一个小小的创意就这样在脑海中诞生了,老张想把那些被村民遗弃的(古)文物全都搜集起来集中展示,目的在于唤醒乡亲们的抢救与保护意识,同时想充分发挥漈头这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潜在优势,在文化层面为屏南旅游业添些砖加些瓦。他的想法得到乡亲们的大力支持,许多乡亲将旧脸盆架、梳妆台、洗脚桶、米粿印、犁铧、笊篱等遗弃(古)文物赠送给老张。老张出钱请师傅一一修复,在“明清家具小展室”边上,开设一个“耕读文化小展室”进行展示。

耕读文化两个小展室吸引众多乡亲和游客前来参观,这一举措引起屏南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认为老张搜集耕读文化(古)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传承意义重大。此后,县里一有去古村落或博物馆考察的机会,就带上老张一起去取经,先后走访了三坊七巷、福安廉村、连江、长乐、武夷山等历史文化名巷名镇名村。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老张边走边看边学习,在心河里沉淀文化,在双手上积累操作经验,犹如燕子衔泥,为老张垒筑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夯实了厚厚的基础。

 

 

竹制菜籽筒,是一件产自清末的农耕器具。外观像笛又不是笛,像箫又不是箫,也有的说像一把老烟筒,那就更不对了,多数游客都把它当作是一件乐器。实际上,是一条用于存放菜籽的菜籽筒,可见它的外观有多精美。这件文物的背后也有一个小故事。

一次,老张听说舅舅家十几年没人住的破房子要拆除,就从漈头村乘车赶到舅舅家。一下车,便立即钻进破房子里翻查,终于找到那条舅舅爷爷的爷爷用的破菜籽筒,出来时全身粘满蜘蛛网,惹得亲朋好友们哈哈大笑。仔细揣摩这条破菜籽筒,发现它可防潮、防鼠,一年一清理,还可防止误种陈年菜籽。一件小小的农耕器具,却折射出古人的大智慧。《人民日报海外版》等许多大报刊上都曾有它的影子呢!

“好漂亮的童鞋哟!”许多青少年、儿童将“三寸金莲”说成童鞋。缠足,毫无疑问是中国古代女性的一部血泪史,却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课读杂艺陈列馆展出的“三寸金莲”,勾起许多上了一定年纪人的记忆。那两双“三寸金莲”的搜集,也有一个感人的小故事。

离漈头村上百里的前塘村,有一位90多岁高龄的老奶奶去世,按照当地风俗习惯,她的遗物将被全部被焚烧。老张获悉后,包了一个红包,火速前往吊唁,在征得老人家属同意后,从焚烧炉中抢救出这两双“三寸金莲”。与文物为友,老张不怕赃,不信邪,不怕鬼神。为了抢救文物,他还钻进过祖上拆迁的墓穴呢!

文物的生命是脆弱的,需要精心呵护。许多村民家中的文物,因缺乏妥善保管而潮湿腐烂,蛀虫啃噬或氧化霉变。老张用买、借、寄、赠的方式,将文物收藏到馆中展出。长乐市80多岁的雷锋文物民间收藏家庄雄兵,将其花费毕生精力收藏的雷锋塑像、邮票、徽章、书籍和宣传展板等数百件藏品无偿赠予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的“屏南县青少年校外德育基地”馆藏。泉州市年逾古稀的退休教师刘珍珍,听说老张创办公益博物馆,就将自己耗时三年多,抄坏毛笔37把的手抄毛泽东选集全套(1—5卷),长期借给老张展出。


木雕精品展示  


老张的小展室就这样一日日壮大起来,先是以自家和亲友们的12座明清古民居为展馆,创办起耕读文化大观园,接着又几经扩大,发展为内设历史文物博览馆、农耕文化博物馆、木雕精品展示馆、农耕文化体验和清风正气史鉴馆等“十三展馆、三长廊、三基地、一书院”的福建省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

 


搜集(古)文物的路走起来十分艰难,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一笔巨大的投入,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老张经常入不出敷,银行贷款、亲友借债,几年来的“折腾”,使老张的整个家庭都陷入经济困境。

县里看到老张的困难后,伸出援助之手,相关部门也纷纷伸出友爱之手。省文物局拨款修复古民居6座,作为展馆使用,为节省修复资金,老张自己参与做小工,不慎从二楼摔下去,摔裂腰椎骨。住院期间,前来探望的有厅处级领导,也有普通村民和游客,共有300多人。老张说:“他们是促进我义无反顾地往前走的坚强后盾!”


张书岩向游客介绍光绪年间的米粿印  


老张的心中树立着一座省级民营博物馆,他将想法告诉笔者,要让每一件文物都有一个温暖的家,而不是挤在仓库里。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除整理修缮12座腐烂漏水的古民居,将文物逐一整理、分类、编号、拍照、归档、布展外,还得建立数据库,给每一件文物上标签,做申报文本。笔者答应他,一定尽微薄之力!

老张自己忙不过来,堂弟来帮忙,儿子、儿媳妇也都来帮忙,可还是忙不过来,已退休的市县级博物馆长王淑荣、龚迪发,省收藏家协会会员黄忠旭,文物研究爱好者谢凌鸿以及众多大学生志愿者等都闻讯前来帮忙,还聘请一个村奶奶长期在馆里织布,并在旅游旺季聘请多个临时工来突击帮忙。经过几年来的奋战,丁酉年春,笔者将经过三次重大修改的申报文本递交给老张,如释重负。在众多领导与专家学者的关心支持下,同年秋,成功获批闽东首个省级民营博物馆,全称为“福建省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

那些蒙尘的文物,因为展出而苏醒,让人勾起一段记忆,一份乡愁。走出设在古民居中的博物馆,就告别了馆藏的文物,火患、潮湿、腐烂、虫蛀等字眼不约而同地浮现于眼前,不免让人担忧。所幸,县里已经划出13亩地,计划采用公建民用的形式为馆藏的三万多件文物安家,老张说至此,脸上已经笑成了一朵大菊花。

“耕云种月春秋志,读简听琴海岳怀 。”借陈章汉先生为老张题写的这幅对联,来描述他的办馆情怀是最好不过的了。



图文 | 莫    沽

编辑 | 郑陈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