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文学艺术
甘国宝传连载┃(二十一)文武兼备
2018-10-11 11:17:50 甘湖柳 来源:  责任编辑:  

甘国宝幼时受父辈兄长的熏陶,读过儿童蒙学之类的文章,且才思敏捷,读书能过目成诵,写文章提笔立就,14岁就中了秀才,颇有神童之誉。但他好高骛远,还不时逃课,到附近的街肆听书,到演武厅看人家骑马射箭,下棋斗虫,蹴鞠唱曲,斗鸡走马,钓鱼射箭,等等等等,凡少年读书人喜欢玩儿的,他都能玩一手。学院高墙,人生路远,懵懂少年不知愁与情。


试剑  


学武学到了相当的程度,才称得上武艺,入于艺术境界,也就是所谓化境。甘国宝秉性灵敏,得赵国宝不遗余力的精心指导,因此更加勤学苦练,武艺大有长进,刀枪棍棒,样样精通。

特别是刀功超群出众,手握120斤重的大刀,挥舞起来虎虎生风,据说是得自另一名武馆教头的真传。有一次,他和学友游玩鼓岭,在山脚路上遇见两个武馆学徒扛着一把百多斤的大刀,吭哧吭哧地,一路踉跄过来,忍不住嘲笑起来,挑衅了几句,武馆学徒心生不服,说他:“有本事你试一试给我们看!”甘国宝也不示弱,上前就势握住刀把一提,像持一根烧火棍般地轻松自如,然后颇有架势地舞弄开来,只听得呼呼风声,凌厉刀光将他遮蔽得不见了人影。两武生顿时惊羡不已,情不自禁地喝起采来:“丫霸啊!”回去马上禀报了师父。那武馆教头听后,认为这少年是难得的练武胚子,若能把他招到门下,训练雕琢,他日必成大器。于是悉心打听,赶到把甘国宝招入武馆中,尽心调教,传授大刀套路。甘国宝一习两年,名师指点,加上平日勤学苦练,武功大进,尤其是“魁星踢斗”刀功超群出众。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尝试。

雍正五年,甘国宝十九岁,那一年福州府举办童试中的最后一场考试:院试,甘国宝14岁时已经通过县试文童试了,此次院试,是改考武科,“兼应武童试入泮”。

武童试分三场:头场骑马射箭,主考官在合格武生脸上加盖印记,令他亲笔填写姓名籍贯年貌;二场步射,仍按照第一场的做法,在考生填写时,核对其字迹,在确认之后才准入第三场。合格者再试硬弓、舞刀、掇石,都在场外举行。外场考试结束时,监箭官将这两本册子移交至公堂,监临官封。直到到笔试策论拆号之时,监试的各主考官将该生中式策论的墨卷与登记册上的笔迹进行磨对,防止有人雇用“枪手”作弊。


掇石  


甘国宝平时训练有素,拉弓引箭自然不在话下;试刀时,120斤重的的青龙大刀,提刀在肩,前后、左右挥舞,虎虎生风;至于抱石,真个叫举重若轻,平常练的是360斤的古鼓铛,考场的石锁才240斤,只见他双脚蹲马步,运气,双手抓紧石扣,一把将石锁抱起举到胸前,身体往后倾,石块置放胸前不动,最后把双手摊开,以胸挺石,赢得满堂喝彩。

第三场是笔试策论,默写《孙子》、《吴子》、《黄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韬》等武经七书,称为内场。五更天必须赶到考棚正北的龙门外等候点名,头炮三响,龙门打开,一块块纸牌举了出来,每一块纸牌上写着考生的名字,近百块明晃晃的纸牌在龙门前一字排开,在即将破晓的夜色里,指引着考生入龙门,走过竹木护栏的曲折通道,来到北面大厅外,提学官亲自点名,司仪者高叫:“提调官进!” ……通过了院试这一关,才算是有了科举最低一级的功名——生员,才有向上努力的资格。

三场考试有惊无险地结束,甘国宝中了武秀才。

读书人通过科举晋身仕途,先是取得秀才的身份,然后是考取举人,脱下平民百姓的粗布短衣,等着换上朝服准备做官了。俗语说:“天下只有三般口嘴,极是利害:秀才口,骂遍四方;和尚口,吃遍四方;媒婆口,传遍四方。”按照明清律例,凡是骂人的,要打十下屁股,回骂的,同样是打十下。但是秀才骂人,不能被判决打屁股,即便改换为赎刑,数量也是少得可怜,不过是七厘五毫银子,官府一般也不去受理秀才骂人的案件。秀才可以依仗他们的这个特权公开骂自己看不惯的事情,所以得了这个“骂遍四方”的名声。

一旦考上了秀才,马上就可以享受种种特权:除了自己还可以免除家里两个人的“徭役”,见了地方长官只需拱手叫老师,不必像普通民众那样跪下来叩头喊青天大老爷;可以穿盘领长衫,头戴“方巾”,脚蹬长靴,这是一般老百姓不得穿着的打扮;有了纠纷不必到衙门起诉、应诉,可以派家人代理出庭;即使被控有罪,也不能随便抓来审问,尤其是不能动用刑讯,必须要报省的学政批准,确实犯罪也不受体罚,不挨板子,所谓“例难的决”,只要拿钱赎罪就行;平时可以求见长官,递两指宽的“治生”帖子进去,即使见不到长官,至少也和长官有个联系通道。

……

想当年,甘国宝十四岁县试第一名的消息传回祖家,小梨洋村也确实为此沸腾了一阵子,因为在小山村,学业佼佼是历历可数。如今听说伊明明已经是秀才了,怎么又去考了个武秀才,一些“有见识”的乡亲就不以为然了,嘁,文秀才称生员,武秀才只称武生,文科中式称举人,武科则只称武举。再说了,你国宝十四岁就考取了秀才,何必到得十九岁又去改考武科,莫名其妙啊!莫名其妙!

乡村人对功名的区别看待,是有来历的。科举制度虽是早已有之,读书人趋之若鹜,但武举一直颇受压抑,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揭竿而起,以刀剑夺取天下而称帝,最终还是以文章定胜负,他手下一大批武将也没有经过武学、考科举,全是无师自通,视武举无足轻重,武术仍旧废弛。我们来看一则笑话,可见时人对文科和武科的态度:

明朝末,松江华亭县有个武秀才横行乡里,有一天在路上被一个挑粪的农民溅到了一点粪,武秀才气势汹汹,把农民扭送到华亭县衙门,要知县下令打这农民。知县想治治他的气焰,佯装大怒,一拍公案:“咄,你这村夫,竟敢沾污秀才老爷,着实该打!不过,先给秀才老爷叩一百个头赔罪!”那农民只得跪下,向着武秀才叩头。

数着叩到了70个了,知县突然叫停,转脸问秀才:“你是文秀才还是武秀才?”

秀才说,我是武秀才。

知县说:“哎呦!我差点弄错了。我们的规矩是给文秀才赔罪要磕100个响头,给武秀才只要磕50 个头就行了。现在他给你多磕了20个头,怎么办呢?你应该还他才是!”说完,令农民到椅子上坐下,要武秀才叩头。武秀才转身想逃,却被皂隶按倒在地,揿住他脑袋给农民叩头。武秀才受此捉弄,满脸羞惭,逃出衙门,众人拍手大笑。

……


骑马射箭  


清初沿明制,采取文武并重的办法,不过对武科已开始日见重视。大清在马上得天下,崇尚武功是根深蒂固的观念,此外,从入关建立大清国,内外战事不断,武官战将的补充、内外战争的需要,使得朝廷不能不重视武备。而且,其时西北战事正紧,东南沿海正需要忠诚事主、对台海局势运筹帷幄的将领。“大丈夫当提三尺剑为国诛乱、奠安桑梓,何其壮也!”甘国宝似乎是应运而生,文武兼修,秀外慧中,此刻的他,正踌躇满志,振衣欲飞!




图文 | 甘湖柳

编辑 | 郑陈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