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文学艺术
慈井严树
2018-09-30 11:11:37 禾源 来源:  责任编辑:  

真不知道,这块天地,是不是借助一口井开口说,留下吧!这里可以让你生子繁衍,代代发达。是不是借助那几棵大树立起标识,让过路的风,过路的人,见到树,就知道这个山坳有一个村庄。


井与树,形态上如同一卯一榫把一个个姓氏楔入了这块土地上,若赋予感恩的情怀,则如慈如严,井溢琼汁养育,树长浓荫呵护,在时光的流转中,让村庄代代延绵。忠义之乡——忠洋村,也就在这井育树荫里,传宗接代,世代绵长。


忠洋村古井一共六口,形态上五方一圆,就在这方圆的井口之说中,道出了忠义之源头。


井,有着约定俗成的概念,那便是凿地豁穴,开泉脉,接地下之泉水,而忠洋村的井不全然如是,仅墩里那口母井,水出泉涌,别的五口井水全源于这口母井,引母井之水注入各井。知道了这井水之渊源,不论是在洋中路、楼下里,还是在横洋头中,任意一口井中,取一瓢之饮或掬一捧清凉,都一样是笕引之流中的同一个故事。


村里的老人这样说的,忠洋村肇基于北宋,而韦氏家族元朝时才迁居于此,娶了陈家之女为妻。夫妻勤力耕作,子孙发达,便有意从墩里迁出,且得高人指点,说背山有卧牛,面山如糠猪,若能牵牛出墩,再接糠猪下槽,不仅能人丁兴旺,还能出贵出财。就这样韦氏家族便从墩里外迁,且陈家也有意呵护女儿家,同意引母井之水出墩里到洋中路,楼下里等。且把这一约定写进族谱,代代不背不弃,忠义之善举从自井而出。事出因果,忠洋村的水井,不需凿地挖穴,不伤地脉,不断经络,而笕引泉流,井井同根。虽然说墩里母井边的石刻文字有些模糊,但那善举,那慈心,那感恩的情怀,如井水清洗一般,洁净明亮,那敬畏自然,效法天地之玄机如笕中之水,股股生机。


井涌慈爱,树立严尊。忠洋村的古树静穆地守在村尾、村中、村头。村尾有几百岁的柳杉,有千岁的灌木、乔木,它们共植乡村溪涧两岸,根连枝牵,柳杉竖旗,群树相拥,成了乡村聚气藏风的屏障。一片郁郁葱葱的风景林与这些老树根系相连,绿波相接,如一条苍龙饮涧,把村水尾溪涧隐藏得不知流踪。村中梨树二月飞花,在红红火火春节后,缀上一树树脱俗的洁白。村边柿树,杆粗枝虬,初春时节,劲枝扶风,盛夏炎炎叶肥绿盈,秋气送爽时红柿挂枝,村庄四处挂红点缀。村后门的“东峰垛”上几株古树,老气横秋,可谓贯看春秋,阅尽人间春色。


树,守着村庄,村庄人也爱护着树。忠洋村不仅立规立约保护树木,还恭请了东岳殿的泰山神来共同护林,每年重阳节,村里人请泰山神巡游风水林,让神明识别每棵树,借法师之力,给树念上附身之咒。由神看护的树,还有谁敢动呢?或许有些人心智末开,有些人顽痴不化,不知道神道即人心之道,是众望所赋,依然我行我素,对这些人不得不以村规民约惩之。砍风水林里之树,宰其家大猪,按户分肉,敲锣示众,警省自己,告诫全村。可想而知,一个几千人的大村庄,投鞭断流,若一人砍一棵木,再大的树林也会毁于一旦。村规之严厉,民众之践约,神护、人看风水林里的树,也就长出神秘与威严。数百年来,父传子,子传孙,直到如今依然见树如严。


走进村庄,我喜欢寻找那一口口井,感觉中村子不管多老,老到一些土墙无法站立,老到一些弄巷荒草萋萋,老到后来的子孙,说不出老屋先祖的尊名,道不清那条巷子渊源。然而井里的岁月,是一桶桶打起,一担担挑回,千古亲娘的慈怀总伴随着炊烟升起,日呼夜招,让代代子孙夜夜泊在梦中的家乡。


走进村子,我还喜欢拜谒老树,感觉中满树的青苔,长着厚厚的皮茧,紧紧裹着顶天立地、抗击风霜雪雨的老树本心。喜欢坐在树头跟前随意着落的石块上,春听风语,夏听蝉鸣,秋天拾起几片落叶,那便是乡村的故事。走过千山万水,树永远是回村的旗帜。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