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文学艺术
董溪越洋臻百福(下)
2018-07-30 10:15:09 图文 | 莫沽 来源:  责任编辑:璃语  

04

多个姓氏的聚居、融合,使村头成为多种信仰并存的村庄,但村民们总体上崇拜英雄好汉,信仰以人为化身的神。善、仁、义、爱等博爱向上的关键字,成为村民处世的人生信条,村庄也由此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乐捐之村、兴学之村、祈福之村。

水,是生命之源,是村庄兴旺的根本,而洪水却又经常带来灾难。为降伏水神,村民在水尾蛇岩上建造夫人宫,从古田临水宫祖庙请来顺天圣母陈靖姑香火,供奉祭祀。夫人宫建成后,每遇巨洪,蛇岩上的蛇头便潜入水中,背上香烟升腾,有村民看到陈夫人立于宫前三级石阶上,踏蛇挥剑,直指长空,大水随即退去,蛇头复出水面。有歌谣赞曰:“镇妖和斩怪,合境得平安。”“靖姑踏蛇”成为村中一景。

夫人宫

土主殿位于来龙冈,殿中供奉魏、黄、徐、林、郑等五大将军。翻开《大碑徐氏家谱》《后井郑氏家谱》《鹏路林氏族谱》《杉洋余氏总谱志》等家乘谱牒,五大将军的故事浮于纸面,一个被掩藏900多年的历史真相由此揭开。

“徐公俊,字志亮,号寿山……北宋时,金兵侵犯中原……四京沦陷,国之不国,帝避乱于临安,宋室朝政日侵,遂会同三十六文武官员护驾太子赵麟钦避乱,并携五子太明、太皇……徒步900余里由浙入闽,不幸太子中途惊薨。葬于古邑长岭处……故36官员束手各自四散,相互隐避。”土主殿中供奉的正是“四散”“隐避”三十六文武官员中落户屏邑的五大将军,状元余复亦名列其中,后落户于神童。徐公,即为徐俊,俊率五子肇基于里高溪,其后裔转徒涉至大碑(悲)、古邑长洋、浦城石陂、村头等地,成为福建徐姓重要的一支入闽始祖。村中还流传说,太子惊薨后,葬有36座坟茔以防盗贼。刀花山上那座沉睡近千年的太子墓,由此浮出水面。

文魁匾

“教友住處”四个厚重的繁体字,书写在一扇发黄的木板门上。驻足凝望,阳光已将木板门撕开缝,钻进了老屋,青苔避开一方方光线,快乐地爬行,屋内布满了大大的蜘蛛网。若没有“教友住處”四个字的提示,就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教友云集,传播着来自大洋彼岸的西方文明。也正是这一抹文明,将一溪董溪水引向大洋彼岸的另一个国度,并在那里哗哗歌唱。

 

05

 

沿着董溪漫步,溪水潺潺,花香淡淡,兴学、造桥、铺路、济困等爱心与臻福的词语鲜活于清澈的水面。村头小学、村头大桥、水泥路、基督教堂、自来水等村中所有的公共大工程,都在华侨的捐助下拔地而起。村头华侨还越过宽阔的董溪,捐建起屏南县华侨中学、光华小学、碧光幼儿园等中小学和幼儿园。

这一溪清清的董溪水,如何越过浩瀚大洋流到海外?又如何回流反哺于家乡?

教堂

清末,基督教由古田传入村头。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港主黄乃裳通过美以美教会招工,村头黄氏家族基督徒新冬、多招、联球、步云等人与港主会亲,并报名前往砂拉越诗巫垦荒。两年间,有三批共四五十人抵达诗巫垦荒种植。先种五谷、蕃薯、树薯等充饥,许多人因水土不服、痢疾、瘟疫等疾病,而长眠于异国他乡;后种树膠,略有余粮,人丁渐旺成村,乃取家乡村名,曰:“董乡”。如此,虽身在他国,却犹在祖国;虽身处他乡,却犹在故乡。为了能够帮助祖乡村头教育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新冬和多招等人从长计议,带头捐资筹款,种树膠二十衣甲,曰:“兴字园”。

数年后,膠熟园丰,遂拓展公益事业。二战后,该园向当地政府注册为“诗巫屏南董乡公会”。董溪,这一溪清清的流水,一路过险滩、破峡谷、越大洋,终于在诗巫流淌出一片绿洲,为祖乡村头、屏南教育事业等公益事业添加了生机勃勃的新绿。

 

06

 

村前,渚洲分水,左右二水夹流环抱,远看如舟如印,为静静的村庄臻福,也为大洋彼岸的董乡祈福。

渚上古树参天,蝉鸣蝶舞,鹭憩鸥飞。驻足渚上,澜清抚心,蝉鸣静心。不禁感叹,古人所谓富贵寿考德云云,不过一“福”尔。有远识者,聘请文笔轩主在渚洲上,用百块巨石,雕刻上帝王、名家、文人墨客的“福”字墨宝,一石一福,聚成百福,曰:“百福园”。

百福园一角

漫步渚上,煦阳撒金,百石祈福,众鸟和鸣。感叹祖国博大精深的福文化之时,一颗芜杂的心随之芟剪繁芜,归于宁静。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