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文学艺术
犁 田
2018-04-24 10:35:12 莫沽 来源:  责任编辑:璃语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清明谷雨,播种佳节。

天时地利,开犁大吉。

祈福临降,我村田垄。

牛壮苗良,五谷丰登。

民安国泰,世界和谐。

……

农民朋友的忠实朋友,走——

晚上整理文件夹,偶然看到一组开犁祭祀的照片。开犁仪式上,祭司低沉洪亮的开犁词不知寄托了多少村民的期望,揪住了多少人的心,也勾起了众多游子甜美的田园记忆,一幕幕犁田往事又浮现眼前了。

在那个落后的农耕年代,稻谷的收成“三分靠种,七分靠天”。敬天、敬地、敬谷神,成为一年农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早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就有曹操破袁绍后“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的记载。牛不仅在犁田中大显身手,而且在交通运输、军事作战中也屡立奇功。战国时齐国曾使用火牛阵打败燕国,三国时蜀伐魏的栈道运输也用到牛。

牛在牛羊猪三大祭品中摆在首位,但这场祭祀活动中,祭品决不用牛,只用猪羊,牛是天地神之外的受敬对象。在白水洋畔,牛是正直善良无私的象征,农民对牛更是感恩有加,敬畏如神。清朝年间,葬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乘桥边的“葬牛墓”里,就静静地躺着一头舍命救主,却又被主人误杀的“忠牛”。据桥边棠口村稍为上一点年纪的人介绍,仅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还有在“葬牛墓”前举行开犁仪式呢!

人力犁地

故乡在每年春耕犁田前都要举行开犁祭祀活动,地点设在长房祭田田头上。主要步骤有:一是备祭品,做米粿、擂糍粑,杀猪或宰羊等;二是搭祭台,择吉日、搭起台、摆上祭品,台两侧种上青松翠竹,寓意庄稼茁壮成长五谷丰登;三是举行祭祀仪式,族长(村长)致开犁辞,法师跳大神,诵开犁经。仪式结束,鸣铳三声,由村中辈分较高的“好把式”开犁。

故乡人说“田要深耕,子要亲养”,意思是深耕的田易薅,亲养的子孝顺。由“好把式”犁出的田,既深又均,既易薅又养眼。他们能让手里笨拙的犁铧变得灵巧,在那带着严厉而又充满温情的吆喝声中,牛温顺地将泥土一片一片翻起,像翻开一页一页的纸张一样轻盈。在沉闷的时候,他们也常哼一两曲小调,夹杂着哗哗哗的泥浪声,是人与自然齐奏的协奏曲,而“好把式”与牛的默契合作,犹如在跳一曲曲优美的探戈。那被翻起的泥土如纷飞的鳞甲,转而又服服帖帖地码在田中,远看犹如一条条翻飞的巨龙,美丽极了!

犁田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记忆中,孩子要长成“半劳力”才能尝试犁田,可父亲却仅13岁就不得不驾牛犁田了。故乡是个“挂壁村”,地势险恶,田依坡开垦,陡小而多石。为此,对体力和技术的要求更高。父亲首次犁田,借的是阿七的牛,梓公的犁。梓公见父亲过于弱小,放心不下,就帮他将犁铧扛到田头,套上轭,结紧绳,调均犁,大喝一声镇住牛威,再把着父亲犁了一个来回才离开。

牛犁地

早春的日头闪得很快,奶奶煮完晚饭,天已经黑了,父亲还未回家。奶奶急了,迈开缠足小脚艰难地向村口走去。她在村口等呀等,月亮都出来了,还见不到父亲的影子。奶奶急了,正要返回向亲戚求助,却听见远远地传来父亲的哭声……原来,至落日时分,已经精疲力尽的父亲还是让犁铧“触礁”给打碎了。奶奶心疼地对父亲说,人没事就好,回头我与梓公说一声,不让你赔偿就是了。话虽这么说,事实上,在那农耕年代,当一个家庭需要一个孩子下地犁田的时候,还能拿出什么来赔偿那把雪亮的犁铧呢?尽管奶奶再三安慰,但是那晚伤心的父亲,还是连一条地瓜米也咽不下了。

奶奶对父亲安全的担心并不无道理。牛的脾气虽然温顺,犟起来却十分危险。若干年后,村里有位知青因为驾驭不住牛而被顶个四脚朝天,若不是旁人及时制止,后果真不堪设想。

犁完田,闷一周,待草腐烂,便可耙田。将犁铧改成钉耙“摊田”,使田面平整,便可莳田。耙田之后,要趁热打铁趁着浑水状态,日头对秧苗的杀伤力小,加紧莳秧,秧苗容易成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