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
历史文化名镇--双溪镇
2017-10-27 09:00:26  来源:  责任编辑:许静娴  

双溪村历史悠久,自五代后梁末帝3年(913年),陆氏宗先肇基双溪际下洋至今已历1093年。陆氏宗先及裔孙与其他中原南下移民后裔一道,共同拓殖开发经营双溪小盆地,繁衍子孙、注重教育、发展生产,促进经济、揉合闽越土著文明,弘扬中原传统文化。千余年来,给双溪村留下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纯朴的民情民风民俗。且清雍正12年至1950年,共215年间,又曾为我县县治,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民谚道:“先有陆氏,后有双溪;先有双溪,后有屏南”,也正是双溪村千年历史的真实写照。

一、概述:

1、历史沿革:双溪村历史可寻溯自我县录辖变迁历史。我县于清雍正13年(1735年)前均隶属于古田县辖。据考古文物证明,我县历史可追溯至商周时期即有人类活动。商周属扬州域;春秋战国属扬州闽越地;汉属闽越属地;东汉属会稽南郡(永嘉郡);东汉初置候官(闽郡);晋时属闽郡温麻县(霞浦县);隋唐时期属建安郡(福州);唐开元29年(741年),古田由候官划治置县,我县属其辖地;唐僖宗乾符3年(875年),原籍唐都长安(陕西西安),陆氏宗先噩公,任建州古田县令。后因政局变乱,返籍不得,于五代后梁末帝乾化三年(913年),携眷子孙到其辖地,今屏南县双溪镇双溪村际下洋处肇基拓殖,繁衍裔孙,是为陆氏入屏始祖,至今已1093年历史。其后,属吴越彰武节度使(福州),宋属武军节度使福州府。元属福建中书行省福州路。明属福建布政使司福州府。清属福州面政使司福州府(闽海道)。县境隶辖变化多在浙南永嘉府(温州)与福州府之间。清雍正13年(1735年)。闽浙总督郝玉龄奏请清廷,因“地域辽阔,鞭长莫及”,拆古田县西北部13都之地(即青田里、新俗里、横溪里,今我县大部)。设治于双溪镇双溪村。因县衙居翠屏山南,雍正帝赐封曰“屏南”。直至辛亥革命后废府,屏南(双溪)属闽海道(省辖)。上世纪30-40年代,属第三行政督察区辖。至1949年底解放初(1950年),双溪村为县城历史达215年(1735-1950年)。解放后,属南平专区。60年代又划归闽候专区。1970年划归福安地区。1971年至今为宁德地区(市)。双溪村自解放后(1950年)由于县城搬迁,但一直作为镇级治所至今(第四区公所,先进人民公社,双溪镇等)。

2、地理位置:屏南地处鹫峰山脉中段,境内峰峦林立,山岳连绵,千米以上高山有百座之多。平均海拔700米以上。地势险峻,道路崎岖,交通阻塞,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素有“八闽顶冠”之说。双溪镇双溪村位于屏南县东北部。介于东经118度50分至北纬26度50分之间。距县城关18公里。北接本镇圪源村,西邻本镇前溪村,东毗本镇峭顶村,南连棠口乡龙源村。全村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村区建筑面积约1平方公里。

3、环境条件:双溪顾名思义为东西两溪环绕村区而得名。其称呼自宋初(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即始,至今也有千年之久。是典型的山间小盆地。四周为千米以上高山环绕(北:翠屏山;南:文峰;西:竹林山;东:印山)。村区平均海拔830米,年平均气温约13-19℃,年降水量约2000毫米左右。冬季不严寒,夏季温暖且不酷热,绿化植被良好,属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

4、村镇规模:目前全村人口约8000人,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平方公里,分新旧城区二部。

(1)新城区:村区西部与环绕旧城区东部等。大多为3~4层砖木水泥建筑,一般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建设。有比较规划的主街道古屏路与环东、环西路等。屏南二中及镇直机关(银行、税务、工商、商店、医院、邮局、市场、车站)大多在新城区。

(2)旧城区:村区东部,大多为明清以来古民居。多为二层土木结构。旧县衙门(镇政府)、紫山书院(中心小学)及几十家百年老号店铺、古庙宇、宗祠等在其内,街巷比较狭小,但原貌基本尚存。

二、优秀文化遗产:

1、传统建筑特色(主要集中旧城区)双溪村旧城区建筑约分三类:

(1)古寺、古墓等(约千年左右)(保留较完好的宋代建筑风格)如:A、宋古寺:北岩寺(建于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灵岩寺(建于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B、宋古墓:蟠龙墓(陆氏八世祖坟,建于宋政和六年,1116年)。

(2)明清古建筑:(约100~500年间)如:A、古庙宇:陆氏宗祠、薛氏宗祠等;文庙、城隍庙、朱子祠、临水殿、妈祖庙、武圣庙等。(主要体现:建筑风格,楹联,古戏台,藻井,雕刻,涂料装饰等)B、古建筑:“盖屏户”三幢老宅,宋氏老宅、陆仲渊先生厝(主要体现:是山墙,灰墙包栋,大门,下马厅,横廊、悬檐、厅堂、雕刻、牌匾等)C、清末民初建筑(近百年来):“六合春”周氏大宅茶行,及宋氏别墅花园。(主要体现:是木质结构。雕刻已出现机器刻划,悬檐、楼板等别具一格)

2、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1)物质文化:A、目前双溪村区内有千年左右历史的宋代典型建筑风格的古寺2座。宋代古墓数座,及陆氏宗祠(建于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83〉)B、建于清代有典型明清建筑风格的寺殿坊塔:县衙门(清乾隆元年1736年)、文庙(1736年)、城隍庙(1736年)、朱子祠(清乾隆年间建)、清考场(乾隆年间建)、义学(宛)紫山书院(1736年)、妈祖庙、武圣庙(清代中期建)、临水宫〈陈靖姑仙宫〉(清光绪年间建)、瑞光塔(清光绪20年,1894年建)、贞节古坊(清光绪年间建)。C、古民居特色:“盖屏户”三幢老宅(清光绪年间建)宋家老宅(清道光年间建)、陆仲渊先生厝(清初建)、宋氏花园(清末民初建)、“六合春”周氏茶庄(清末民初建)、戊辰中学(屏南二中,1928年建)。D、桥梁、驿亭、古道(均系明清以来所建修)a、南安桥、劝农桥(清初所建)b、东、西、南、北五里亭各一座。c、并有通往福安、周宁、政和、建瓯、宁德、古田等周边县(市)古道遗址。

(2)非物质文化:富有中原南下移民遗风与闽越土著文明相揉合的文娱活动、民俗民风民情、饮食文化等。A、庆元宵活动:舞狮、舞龙、彩坪、高跷、鼓亭音乐、彩灯、白蛇灯、古城隍巡游仪式、陆氏宗祠祭祠仪式,迎神鼓乐。(每种文娱活动均有数百年历史)B、传统的中原饮食文化流传:9富有地方特色的双溪食谱、小吃餐馆酒菜风味介绍)C、婚丧喜庆、民俗民风(浓厚的中原南下移民遗风与闽越土著文明相揉合)。

(3)其他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或文化形式(主要是民间文化艺术节活动来体现)A、每年举行一次较大规模的庆元宵传统文化活动。参加活动的人员主要由新老城区各街道(角落)承担,约有数百人之多,分别负责组织舞狮、舞龙、彩坪、高跷、鼓亭音乐、彩灯、白蛇灯等多种娱乐活动。其时,周边四邻县、乡观众云集双溪,人头攒动,热闹非凡。B、每年十月初一日,古城隍巡游仪式,仪式古朴隆重,参加活动者也有数百之众。巡游队伍穿行于全城大街小巷,规模恢宏壮观,游人如织,观者如潮。C、各类制作精细的彩灯近百盏出伴随巡游活动进行。包括:各类动物、十二生肖、人物走马灯、各式字体提灯等。

(4)地灵人杰、出类拔萃人物层出不穷:A、古代: a、肇基屏南双溪始祖,陆噩公,唐明经选出试太常寺协律郞,唐僖宗乾符三年(875年)任古田县令。b、第二世陆瀛,建州军事衙推,秘书省校书郞。后周广顺五年(951年)转大理寺评事,开发经营屏南(双溪)地区。立业重统,为陆氏伟人。c、第四世陆承厚,宋建隆元年(960年),明经承制授将仕郞,试太常寺奉礼郞,后又任校书官。创千年古刹灵岩寺、北岩寺、宝镜、宝兴、慈福、景福等寺院,为陆氏先祖名人。d、反抗外族侵台,以身殉职爱国将领,受乾隆帝御赐褒奖的薛文潮。B、近现代:a、著名国画家、教育家、民主人士,1919年屏南宣传响应“五国”爱国运动领导人,屏南戊辰中学创校人之一陆仲渊先生。b、李育民: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福建政法学堂教授,为戊辰中学屏南二中前身)(民办)转公办(屏南县立初中)作出重大贡献。c、黄培经:屏南立县解放前夕215年间115位县长中,唯一屏南双溪籍人士。其注重民生,发展经济,促进教育,政绩颇丰。d、著名外交家、名教授、戊辰中学第12届毕业生薛谋洪。曾担任过朝鲜战争中美板门店停战谈判,中方首席发言人黄华的翻译,驻肯尼亚大使及东北非使团长。外交部《外交季刊》主编。北大清华等十余所大学客座教授。e、上海复旦大学教授陆栋,戊辰中学40年代毕业生。著名热表面物理学者,与复旦大学前校长谢希德合著高校物理教材,多次出访俄、日、意、德等国讲学。f、省科学院副院长:戊辰中学40年代毕业生张纬光教授。g、薛贻源教授:戊辰中学首届毕业生,1931年全省初中会考第一名。北大教授,国民政府治黄委员会委员,地理学硕士,九三学社理事,政务院参事。h、薛承健博士,戊辰中学第4届毕业生,留美密纳西林业大学博士,美国北方科学院院士。i、陆传务教授:戊辰中学第6届毕业生,武汉华中理工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j、陆则慰教授:戊辰中学创校人陆仲渊先生之孙,随父迁居福州,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副主任研究员。北大博士,气象学院副院长,教务主任,多次参加联合国气象会议。k、陆则坚教授: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研究所所长,澳大利亚留学访问学者。l、陆益民:现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处长,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同志秘书。m、陆修任教授:戊辰中学40年代毕业生,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n、宋绍宏研究员:戊辰中学解放初毕业生,北京食品研究所研究员。o、薛承弼:戊辰中学40年代毕业生,曾任台湾“电讯总局”局长。p、薛谋治:戊辰中学40年代毕业生,曾任台湾电机部总经理(军工专家)。q、薛志新教授:戊辰中学40年代毕业生,上海仁济医院主任医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