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
千里酒香一北墘
2016-12-02 15:26:16 阿曼 来源:  责任编辑:小路路  


 

      就算是在同一个屏南县城,也未必到过县里的每个村庄。但是,一提到北墘,就算没去过那里的屏南人,也会立刻想起“北墘老酒”。因为北墘的酒,比起村子本身被外人所熟悉的程度,不知要更甚多少倍。以至于我们去拜访北墘的一路上,仿佛都在酒香里微醺。  

      这个名曰北墘的村庄,隶属屏南黛溪镇,离县城54公里。奔流的莒溪穿村而过,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也使村庄因一溪之水而变得秀美。“清溪如带水平流,眠象伸牙挽欲留。濯足濯缨堪自适,卜居疑似武陵州。”民国初期的屏南文人苏义昌,就曾把北墘之美比作陶渊明笔下的武陵田园。700多年前,吴氏的先祖看上这片四面环山、山山有景的钟灵毓秀之地,携家带口到此肇基。在当时从阮家买来的八丘荒田上盖屋居住,以此为本,开枝散叶、绵延子孙,形成如今这个两千多人的大村庄。历时700多年的北墘,保持着较好的原生态农耕文明和各种明清风格的院落,依然完好的祠堂、庙宇、廊桥、古街、水硾房、粬埕……无不见证着北墘繁荣的过往。有人说,北墘的村庄史,就是一部酿酒史。因为直至今天,你在北墘的所到之处,几乎都有与酿酒有关的影子 。而这些影子的背后,就是无数个酿酒的故事。

 

 

     在村中行走,不时会碰到古井,圆的、方的、六角的,井口的形状各异。有很长一段时间,北墘全村人喝的都是这些井中之水,如今已牵上自来水,井水便专用于酿酒,所以仍未废弃。去的那天下午,骄阳似火。路过的一口六角井里,清澈的泉水从井底汩汩而上,僵持片刻,我终于还是忍不住诱惑,俯身用双手一捧一捧掬到嘴里,咕噜咕噜地喝起来。顿时一阵清冽冽的凉爽直抵心田,一阵感激也油然而生。都说北墘老酒能够长久不衰,是因为取山泉而酿,鲜甜爽口。对此,你若亲尝过眼前的井水之后,就也一定会和我一样,深信不疑。

      来时的路上,因村名而带来的酒的遐想,走到村里之后变得更加具体了。村庄的巷道、村民的家门前,大大小小的酒缸和酒坛子随处可见。原来,这些被洗净的酒缸,是要晾干了为即将开始的新酿而准备。农家的一间又一间屋子里,一坛坛不同年份酿的黄酒,被精细地封存着。前些天刚被开封的一坛,早已上了盖,只不过是当时用的一个漏斗未收好,便将酒香泄漏到整条巷。酒香深深的古巷里,北墘老酒的故事由远及近,从隐约到清晰。


      元朝皇庆二年(1313),八丘从阮家买来的荒田,便是肇基始祖天灵公仅有的财产。但骨子里的勤劳,却是北墘人世代用之不竭的财富,在这片土地上,除了种植水稻、地瓜、水果、蔬菜外,吴氏的先人开始酿酒。清冽的山泉是自然的馈赠,优质的糯米源于自家的耕种,而酿酒的技艺是祖上的传承。每当隆冬腊月之际,家家飘着米香,这是粮食的味道,更是黄酒的气息。制做酒粬、浸米、备粬、煮酒、拌粬、发酵、压榨、装坛。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严密把关,稍有差池,便是前功尽弃,整个过程的每个步骤,也都饱含着执着与情怀。 

 
    年复一年,北墘人的一颗匠心,苛求着每一个环节的精益求精,一双巧手,传承着祖上的绝活。香醇味美的北墘老酒,终于远近闻名。早年就有北墘红粬,运到福州和福宁府的许多县销售。到民国中期,又通过宁德海运到浙江温州、杭州一带。至今,家家户户都有祖传的配方和工艺酿制老酒,一个家庭少则年酿十多坛,多则酿上几百上千坛。逢年过节,都有远近的客商驱车来北墘买酒。老酒成了北墘族人发家的源泉,也成为北墘的名片。用勤劳的双手,把生活的光景越过越好的北墘人,开始将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也开始向往对文化的追求。

      北墘村保存下来的大量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就是北墘经济与文化达到鼎盛的见证,其中以“佛子厝”最为著名。这座占地434平方米的古民居,是清光绪七年由耆绅吴云辉创建,到光绪三十三年落成。前后历经的二十多年里,装修及雕刻就费时十年,其做工极为精细考究,且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宅院的门柱上,镌刻的30多幅对联里,篆、隶、行、楷、草俱全,且都出自当时名家之手。屋内的窗、桌、门上更有一百多幅木雕神话人物,阴阳对应、左右对称,令人拍案叫绝。在大门封火墙内测的墙帽下方,还有一组精美的彩色泥塑,苍松翠竹、人物车马形态逼真,活灵活现,历经百年风雨侵蚀而不褪色。


      从眼前的这座百年老屋,我们看到了什么?工匠的技艺之精湛和用料的考究,是主人身份与财富的折射。而随处可见的琴棋书画之雕刻,则为主人文化品味和修养的涵盖。据说落成的当年,屏南知县曹芸芝来参观后,亲笔题下“齿德兼优”四个大字。黑底镏金的横匾,至今依然在厅堂上赫然醒目,散发着曾经的无限荣光。而这令人艳羡的荣光背后,又隐含了多少代人的艰辛与努力?从几丘荒田的一贫如洗,到通往富裕光景的途中,是无数酒坛子作为铺路,在无数个起早摸黑的日夜里,二十五代北墘人从青丝变白头。对于我们这些前来参观的人来说,这走马观式的逗留,即便有再多的感慨,恐怕也抵不过这个家族任何一个成员心中所埋藏一个故事和一丝回忆。而所有铭心的刻骨,又岂都是言语能够诉说的?佛子厝,是北墘先祖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也是全屏南人的骄傲与财富,愿这份财富万古长青!在记取佛子厝的美好之后,我们留下这份美好的祝愿,悄然离去。

 

      为了便于商客往来,清朝中期,北墘先祖举全村之力,请匠人用石条,在村中主街铺就了一条全长一百丈零八尺的石道。沿街配备了流水沟,在个交叉路口处还设一个防火池,古街两边有许多店铺与客栈。如今这些古迹大都还在,足见先人的智慧与良苦用心,也足见当年的繁华。到清朝后期,政治腐败,社会治安混乱、匪盗肆虐,这一时期的民间建筑,也就常有防匪方面的考虑。所以,吴家先人们在北墘古街的街头街尾,又各建起一座两层土木结构的“哨楼”,并在第二层四周各开出一个“瞭望口”,必要时轮流值班,以防外患。

      北墘东南的山脚下,一座建于清光绪年间的炮楼,是防御敌人的另一个典型例证。这座土木结构的建筑,因是个六面体而被称为六角炮楼,它占地面积30平米,20多米高,内有木梯向上。只要值班站岗的人到达炮楼的第二层,便可监控全村,里外的设计看起来既严密又周到。
      今天,那些匪患横行的日子,因为时过境迁而变得云淡风轻。这座矗立在村庄与竹林之间的炮楼,在偶尔的鸟鸣声里越发显得安然静谧,已再无一丝火药味。青翠的竹枝从楼顶上方伸下来,与它的黑瓦黄墙构成一种别样的景观,不时被前来拜访的人驻足与流连。只有在村中年事已高的老者娓娓的述说里,那些惊心动魄的画面,才重新越过久远的时光,在我们面前回放。一代又一代北墘人,以勤劳为斧,硬是将荒田变为富饶之地,又因一腔热爱,用智慧、勇气、甚至生命去保护。那种守护家园的决心和韧劲,是我所了解的北墘人另一种可贵的品质,也更让人醒悟,如今村里的种种遗存,是多么来之不易!

 

      北墘古村有许多值得一看的地方,每一种遗存后面都有一段传奇。而所有传奇又或多或少地,与北墘的老酒有关。村口右边的吴氏宗祠,是明朝万历年间,为纪念始祖创业之艰辛,将祖厝改建的。经过几代人的修缮,北墘祠堂看起来富丽堂皇,庄严气派。在祠堂门前,有七口长生池,如北斗七星般摆布。据说,是用来承接长生水,号曰“曲沼洄澜”。它饱含了北墘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希冀,有前人留下的诗为证:池溏春梦草长生,护列吾乡最著名。鱼养化龙腾浪去,满天星斗月华明。

       如今,与北墘古村一道起步、一起繁荣的北墘红粬制作和黄酒酿造技艺,已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在祠堂对面的进村路口,一块酒坛形状的巨形村标,屹立于蓝天之下,与祠堂门前的北斗七星池遥相望。何以酒坛为村标?初到之人,会觉得诧异。但是,当你走进村子,当你仔细了解北墘的故事之后,你就会觉得,这样的村标设计得多么合情合理,它几乎是天经地义!
 

                                                          2016/11/02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