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
观寿兜:繁华落尽见真淳
2016-12-02 15:21:42 莫沽 来源:  责任编辑:小路路  

观寿兜 繁华落尽见真淳

大学期间,我的宿舍住着六位同学,其中有一位是来自福安的闽东老乡,其它的分别来自福州、南平和永泰等地。让我俩感到尴尬的是,我们两位闽东老乡之间竟然无法用方言交流,而我与非老乡关系的其它几位舍友却都能流利地用方言交流。这使我对闽东方言的复杂性,有了切身的体验。

十多年前,我在寿山工作过一段时间,发现当地人皆能听得懂我说的方言,而我若想听明白当地的方言却相当吃力,甚至有许多听不懂,这完全不符合同种语言具有双向交流功能的规律。经了解,原来当地方言中融入了濒临消失的 “八音哨”,使其语言交往增加了信息接收的能力,而大大地减少了信息输出源,难怪与当地人交流会有一种“只出不进”的感觉。那么,屏南大地上为何仅寿山村流传有古老的“八音哨”?这是一种怎样的语言?它来自哪里?

“做吃靠双手,传话凭一口。”这句古老的顺口溜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就刻在村民心里,并随着村庄的烟火一传数百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耕读文化,除了得以耳闻的母语、行腔顺畅的北路戏、官树兜的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弯弯曲曲的茶盐古道、零散的古茶行遗址、树林公庙序匾、朱子手迹“韩潮苏海”、孤寂的石旗杆、苏氏宗祠,以及大量的民清古民居等文化遗产。所有这些,无不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在执着地诉说着村庄曾经的繁华。

良禽择木而栖,智者择地而居,是动物进化的一个普遍规律。寿山是个传统血缘村落,聚居着青一色的苏姓人家。印象中寿山离不开 “穷”字,是个典型的省定贫困乡。可见,苏氏开基始祖并不遵循这一规律择地肇基。我由此联想起自己的故乡也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开基始祖曾经是个流浪汉,一个温暖的小窝该是他最大的梦想了吧!凭着他勤劳的双手,终于被一户人家收容并入赘,而繁衍了一个炊烟袅袅的村庄。那么,苏氏肇基始祖是如何看上这样一个穷山僻壤的山旮旯呢?

环顾寿山,只见东有巨石兀自斜出,大有将军出阵之势;西有崇山逶迤,呈半月沉江之象;南有延绵群峰,如朝天逐浪锦鲤;北有巍峨笔架山,布开北斗七星阵。村口左右双狮守关,金钟送福;水出关口悄然跌落,雾气腾腾;一石如鲤,欲跃龙门。远看村头山如龙伞,村庄呈一条吉祥的上港鲤鱼,站在这里,你会赞叹苏氏开基始祖那一双辨识福地的慧眼。

据官树兜《苏氏家谱》载,寿山这一支苏氏始祖于隋时南迁入闽,几经辗转,由福安迁往厚福洋,即今之寿山猴洋村。明初,苏氏廿八代孙开立到寿山村开田耕作,结寮而息,观山数寿,乃称之为观寿兜,至开立之孙温四公始定居观寿兜,至今已有 500 多年的历史。当初那孤寂的一寮一灶一炊烟之家,现已分出 300 多灶, 繁衍子孙1400 多人

村中流传有多种关于村庄名称的版本,除观寿兜外,围绕 “观山数寿”定下村名曰寿山;由观寿兜谐音,对功名仕途的向往,加上村前有一棵灵异的古椤树,又称之为官树兜,简称为官兜、观兜。有《官树兜的传说》《美女峰与古椤树的传说》等关于官树兜村名的美丽传说在村中流传。

传说很久以前,一日,村前那棵枝繁叶茂的古椤树突然干枯了,有村民操起利斧子欲砍了作起厝木料。一连三斧子,斧口处喷射出殷虹鲜血,这位村民受到惊吓弃斧而归。夜晚梦见椤树说它去阴间为官,任期三年。三年后,枯枝果然又逢春发芽,枝叶又郁郁葱葱。此后,这棵古椤树就成了官树,寿山村也成了官树兜。树兜处设有香案,村中学子赶考或求取功名者必前来焚香许愿,以抚慰心灵。

“眉山人物推三杰,许国文章是一家。”这是苏氏宗祠大门上的一幅对联,联中讴歌的四位先人是苏氏家族引以为荣的典范,是代代子孙茶余饭后最响亮的谈资。论文论官唐有苏颋,袭爵许国公与宋璟一同拜相 ;宋有眉山苏轼父子,世称 “三苏”,“唐宋八大家”苏家三杰占三席。村中名望人家多有采用这幅掷地有声的楹联激励子孙后代,与此相类似的励志联还有“功高崇许国,望重仰眉山”“高才标五凤,名华重三苏”等,读之让人心生敬仰之情。

苏氏宗祠坐南朝北,始建于明代,在历史长河的起起落落中,几经磨难,近乎荒废,于1958 年、 1995 年进行了两次大重修。宗祠正堂设 12 座神牌位,观寿兜肇基始祖温四公端坐正中,下廊有一大天井,立有两对高大石望柱,其中一对石斗上阴刻“光耀月殿,志步云衢”八个大字,为道光年间贡生苏万元所立。驻足仰望,苏氏先人读书出仕光宗耀祖之豪情犹历历在目。

受许国文章、眉山人物等读书出仕家风的影响,苏氏代代子孙中皆有浓厚的书风,历史上通过读书 “光耀月殿”的学子辈出。如乾隆年间开县秀才苏鸿章、道光年间贡生苏万元、咸丰年间恩贡苏万泉等。至光绪元年,小小的寿山村,竟然传出了“一村三监生、三贡生”的美名。村中一块立于光绪年间的“树 林公庙序匾 ”,记录下了这六位学子的芳名。匾的正中间镶嵌有一块铜镜,寓意“秦镜高悬”,学而优则仕,仕则公正廉明造福黎庶。苏氏先祖将匾悬挂于林公殿,可谓用心良苦。

朱子过化存神,满地草木生香。我不敢想象寿山这个藏在山旮旯的小山村的草木亦能生香,但我从长房弄上得溪前厝,驻足凝望朱子手迹“韩潮苏海”的那一刻,似乎闻到了朱子过化后留下的余香。《〈盛世危言〉跋》曰:“观其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直兼乎韩潮苏海,则不啻读《经世文编》焉。”清代杨毓辉将苏氏先人苏轼的文章与“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并称“韩潮苏海”。想当年,朱子为这户苏氏子孙题写“韩潮苏海”,有榜样、有鞭策、有激励,其中更多的应该是期待吧!

晚秋,寿山已有明显的寒意,由于人口的外迁,使得原本孤寂的古村大街更显寥落。然而大街两侧的黄土墙、青黛瓦和小木屋却并不寂寞,远处有群狗撕咬的吵闹声,却随着一阵杂乱的爪刨声消失了。很快,一辆拉着谷筐与打谷机的板车从我的眼前轻快而过。哦,原来已是刈稻谷的季节了。

街道两旁老柜台上的木窗板已经卸下来了,窗板很随意地堆放在窗户边,店内空荡荡的,偶尔有两把老椅子,或随意堆放一些无用的杂物。柜台边有青苔快活地往上爬,一些青苔爬进店内步调拉得特别长。一位老奶奶端着一碗饭,在空荡荡的店里绕着一个小孩子跑。店内有两个叠放在一起的破竹茶焙,成了这对老少跑跑抓的障碍物。

我从两个破茶焙中闻到了茶香,寿山曾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茶村,清末进入鼎盛时期,全村有八大茶行,所产茶叶多数经传道士销往德、英、法、俄等欧洲诸国。 “据调查,民国五年( 1916 ),寿山村‘协升’‘泰和’‘泰丰’三个茶行收购茶叶 22.5 吨……”《屏南县志·茶业》记录下了这三个茶行该年的茶叶收购量。在寿山,我看到了岭头正丰行、溪头协春泰茶行、溪尾行三座老茶行遗址。从那零落沧桑的遗址上,可以想象由茶事带来的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繁荣景象;大街旁的那两排老店,也该有各种足以吸引八方来客的叫卖声,奏成一曲古老而铿锵的交响乐吧!

手握银两是大爷,吃饱喝足好嗑聊。茶、酒、戏是古代村民主要三大健康休闲娱乐方式。茶酒激活味蕾,戏曲大饱眼福。茶酒不分家,几乎家家户户都饮茶,都喝酒、酿酒。客人来了一碗蛋茶不可少,围炉小饮、嗑聊闲啜、三五交杯也别有风味。晚饭后,信步在寿山村,一种古老的戏剧唱腔勾起我的许多回忆。儿时,村村都在演戏,戏剧陪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仔细聆听,这种穿插秦腔、老拨子和杂调的唱腔似乎又有些陌生。据村中的老艺人介绍,这种颇具特色的唱腔为乱弹戏的独有唱腔 ——梆子腔,乱弹戏又称北路戏、尺调戏等,兴于明,盛于清。传统剧目有《碧玉钗》《状元游街》《双合缘》等数十种,清道光年间,农民表演家苏兆岁组班到闽浙赣等省演出名噪一时呢!

望着那一班自弹自唱自娱自乐的老人,我不敢想象,这些快乐的老人与那些飘零的老屋还能坚持多久?

出了寿山村,村前的茶盐古道有一种让人一走为快的欲望。朝北,穿过上下七房,直达旧县治双溪。朝南,越过前墘,下得莒洲,就可以参与 “赶鲜瓜”了;再往前就到了金钟渡、霍童,那可是一个要啥有啥的另一洞天。寿山,这座位于宁古屏三县(区)交界处的村庄,是这条茶盐古道上的一个重要枢纽,无疑是屏南对外敞开的一扇窗。这就不难理解,开县之初,寿山为什么会成为这条茶盐古道上最大的村庄了,其规模比肩县治双溪。

村头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老柳杉,像一把撑开的巨伞,又像一个挺立的卫士,枝干粗壮,且已开裂,局部恰似一节脱箍的大木桶。有一两根枯枝随风飘落,是为来春去旧迎新做足了准备。一阵劲风吹来,又有一两根带着绿叶的细枝落下,这大概就是弱者下的自然淘汰法则吧!

一位老大爷坐在树下身倚树杆闭目养神,偶尔也睁开眼在脖子上挠一两下,一位小女孩手捧一个大竹简,在地上寻寻觅觅,好像是在捡树上落下的种子吧!间或,爬到爷爷的大腿上黏上一阵子,尔后又心满意足地跑去玩耍了。突然,有 “啪——”的一声闷响,老爷爷抬起了头,朝着掌心乜了一眼,想必是打着一只大蚊子了。他朝小女孩做了个手势,小家伙立即心神领会,拾起一枝树叶递给他,他摘下三两叶放在掌心里揉了几下,往被蚊子叮咬处涂抹了几下,又若无其事地闭上眼睛了。见到我疑惑不解,同行的一位朋友介绍说,柳杉叶具有止痒、止痛、清热解毒药等药用功能……

村民的生活如此恬淡宁静,很难让人将 “风云”“火红”“烽烟”等激昂的字眼与之联系起来。可是,在跌宕起伏的历史长河中,寿山却有过无数次风起潮涌的际会。面对黑暗,苏氏子孙对光明有着强烈的渴望,执着的追求,甚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先祖眉山苏轼横眉冷对桀骜不驯的性格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据村中长者介绍,早在明朝,就有村民加入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军队参与抗倭战争,在打击倭寇的战场上冲锋陷阵,至今流传在寿山村的 “八音哨”,正是当年戚家军内部使用的一种军事暗语。寿山光饼,是倍受老少欢迎的零食,耐于贮存,中有孔,可用绳索穿成挂饼挂在身上,据说为戚继光发明的军用干粮,简称“光饼”。

“同仁联五福,主义达三民。”这是清末副举人、中国同盟会会员苏寿崧撰写的一副对联。这幅饱含共和理想包袱的对联,阴刻于寿崧自家的大门上,并借此大力宣传中国同盟会宗旨和革命纲领。在他的影响下苏福康、苏正仪、苏俄弟、苏正蓄等青年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抗战期间,村民苏正享等一批爱国年青人,报名参军,奔赴前线,奋勇杀敌,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抗战之歌。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中的清风正气史鉴馆,收藏有一张署名时任国民党军长黄百韬,并加盖私章的 “直接参与作战官兵证明书”。这张发黄的证明书,证明了苏正享为第一百零八师炮兵连“一等兵”,落款时间为“民国三十五年二月”。

解放战争时期,著名锡匠、五金匠苏永篇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游击队修补枪支的事迹,至今仍传为美谈。采访中,我发现寿山村上了年纪的人,还会说一种美妙的 “鸟语”,据说是由清末苏永彻等人创造的。我想这种美妙的语言,在那红色年代定能发挥出“红军嗽”的威力吧!

稍作流连,日已西落。刈稻谷的农夫陆续收工,古街上推拉板车的老夫老妻,挑谷担哼小调的农夫,洒下满街的稻香。我在这熟悉的谷香中与古村匆匆作别,猛一回头,却看到残日如血,染红了天际。

作者:莫沽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