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
路下古村印象
2016-10-27 16:05:32 姚世英 来源:  责任编辑:小路路  

  今日屏南消息(姚世英) 路下原名“鹏鹭”,这有个典故:路下卧牛山的肚子下,有金鸡孵蛋。一只鹏鹭在金牛背上横游,发现隔河有虎出来觅食,对金牛和金鸡虎视眈眈,却不敢轻举妄动。原来是水尾处蹲着一雌一雄两头狮子,饿虎畏惧雄狮,只好缩头思索。鹏鹭就展翅飞到金鸡边上,在此就寝。人们认为此处是安乐窝,就到这里开辟家业。为感谢大鹏恩德将此地命名为“鹏鹭”。大鹏飞过的路就在路下村后山,古时是一片竹林覆盖的幽境,故而路下又名为“盖竹”。

  第一次到路下,路下溪给我留下难忘印象:一条倒影青天白云的溪流翻卷浪花,几个妇人在桥下浣衣。路下溪,其实是由两条清澈的泉流,分别从石门店和凤林汇聚到路下,再流往五溪至古田水库。古时溪流两岸都是农田,村民为了引水灌溉农田,就砌坝蓄水,开通水圳,多次改变河道,造就水道曲折多致之势。路下古时有桥四座:攀龙桥、附凤桥、广济桥、大通桥。我想先人以吉祥语命名这些桥,是对村庄世代繁盛的美好祝愿吧。这些桥如今都已毁坏。说到攀龙桥,就想到攀龙宫。攀龙宫在乡政府旁边,整座建筑气势雄伟,门口立着一对石狮子,抬头见双龙抱珠,里头供奉路下林家的始祖婆曾氏。古时候,攀龙宫通往路下上村坪的林氏先祖九公祠堂,出了殿门要先经过一条河,就在河上建造一座拱桥,叫“攀龙桥”。

  路下村后山像一头卧牛,起名“卧眠牛”。路下古村坐落在山脚下。村头旧公社旁两株虬劲柳杉,与村庄一样古老。进了村落走一条青石街巷,两边古朴的土墙木阁楼,青砖雕刻门檐垂花,据说旧时这条街是繁华商业区,如今静谧无人。一些人家的门匾上,正中间雕刻“八卦”图案,左上角雕刻“葫芦”图案,右上角雕刻“诗书”图案,这让我好奇。问了村里的老人才知道,葫芦、诗书、八卦这些雕饰都是驱邪消灾之物,它们默默延续着路下人家对诗书礼教的传承。

  沿着青石路走,依次见到林氏祠堂、吴氏与高氏祠堂、游氏祠堂以及他们的拓主庙。林氏拓主叫黄伯使,听说是林氏祖先的管家,对林家居功至伟,死后被林家敬为恩公,在村中为他立了一座庙堂。我参观了恩公庙,庙前有下马亭,两颗龙柱石年代古远。大门外粉白的墙上,用墨笔题写一首七律,赞颂其功德。佛龛里的恩公慈爱端庄,受万众香火。据说解放后、文革时候曾氏夫人像、黄伯使像都被毁坏,后又再次重塑,庙宇也重建,可见路下人对祖宗与神灵的虔诚信仰。

  从小路往山上走,见到一座荒废的小学,其中一座楼改成了养老院。一路见老房朽坏,梁木架悬,人去楼空,青藤从黑瓦垂下来。被称为“上四栋”的老房,还有两座人家尚在。厚实的土墙与朴素的马头檐角,守住了一个乡村世界。白天养鸡喂猪,种菜耕地,疲惫之时仰望青天白云;夜里挑灯读诗书,守住清苦里的志向。正是“筠馆绿分孺子榻,药阑红点邺侯书”。不知这些古老与破落的院子里出了多少的秀才举人。恍惚间,见一户人家屋顶正中立着一只赑屃,它在暮色苍茫中守望着什么?

  走出古村落,看到溪流两岸砖木结构建筑,土灰色的店面,朴实的村民,让我倍感亲切。路下村朴素,路下人则个个细心打理生意,做石板材、香菇生意、水果收购,家里都有些积蓄。路下还是著名侨乡,在街上总能见到回来探亲的南洋侨民。暮晚,潺潺溪流穿过几座石桥,夹岸灯火景观,浮船摇着情侣。路下美得让人心旌荡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