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
一代名将的背影
2016-06-14 09:47:01 石城 来源:  责任编辑: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一代名将的背影
 
作者: 石 城
 
 
 
  佳垅环岛,位于屏南县城的东北角,303省道和202省道在这里交汇。这里,可以说是屏南县城的北大门。从303省道自东向西、和从202省道自北向南到屏南的车辆,首先必须经过这个环岛,减速慢行绕过它,然后才沿不同方向,徐徐进入到县城里。
  环岛中心,一位身高入云的巨人在那里临风沐雨,崴然屹立,仿佛以他那刚毅的表情,和锐利的目光,一一审视着过往行人。远远望去,但见他,官袍披身,顶戴花翎,手握佩刀威风凛凛,一股英气直逼人心,让人不由得不寒而栗。显然,这是一尊清代将军的塑像。那样子,多看几眼,时间仿佛又回到了两百多年前,将军突然现身在这里,以他的威严无声地警告域外来敌和那些鸡鸣狗盗之辈:这是我的家乡,尔等不可胡来。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他不是外人,就是本土先贤、大名鼎鼎的清代名将甘国宝。这是他的石像。这尊石像,高11米,重280吨,早在2009年就伫立在这里,转眼又经历四五年的风风雨雨了。将军去世已经有两百多年。两百多年后,老家的乡亲们会为他塑造一尊如此高大的石像,让他魂归故里,这一点,恐怕是他生前没有想到的吧?
不管怎么说,这石像一立,凭空就有了点穿越味道,让远近来屏的客人们,在这里突然有一种撞上了历史的感觉。也为本地人重新续上了一段时隔久远的景仰与钦敬。
 
 
  有一则故事流传甚广,在我们这一带。我打小听过,至今依然印象清晰:一个卖硋(此处读[hái],本地话泛指陶器)的客人一大早路过一村子时,在后山看到一只小老虎,正张开四爪,扑在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身上,像是在吃人。客人大惊,急忙放下硋担子,操起扁担,追过去,想吓退老虎。谁知,那老虎见了他,竟不惊不动,依然如故。客人无奈,跌跌撞撞跑到山下的村子,见人就喊:“老虎吃人啦!快救人哪!”村人闻讯又急又怕,纷纷敲着锣扛着铳,成群结队赶到山上,一看,哪有什么老虎,分明就一小孩,正躺在那空地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呢!
 
  这小孩不是别人,就是后来乾隆年间,有虎将之称的一代名将甘国宝。山下的村子,就是他的出生地,屏南县小梨洋村。
  据传,甘国宝原是虎精转世,与常人不同,幼年时,就特别顽劣捣蛋,刚猛好武。他经常打架,将同村孩子打得一个个鼻青脸肿、哭爹喊娘不说,还自制弓箭,把村人地里种的南瓜葫芦、家里养的猪狗鸡鸭,统统都当成了活靶子,看见什么就射什么,乱射一气,概不放过,弄得全村鸡飞狗跳,怨声四起,不得安宁。左邻右舍三天两头就上门告状。为此,小国宝少不得经常遭父亲责打。可是小孩腿快,一打,他就跑,跑得无影无踪,干脆夜不归宿。上面故事说的,正是他有一次挨了打之后,独自逃到后门山过夜,睡觉时现出了原形,被卖陶客人偶然撞见。
 
  还有一次,他父亲又要责打他,小国宝转身就跑,跑出厨房,到大厅,一看,门关着,出不去,情急之下,一纵身,竟然跃上一丈高的墙头,跳出门外,跑了。这一次,又有人看见,分明是一只小老虎哗一下跃墙而出,转瞬消失!
 
  类似的故事不少,一个个都说得有鼻子有眼,活灵活现的,全屏南上了点年纪的人,几乎都耳熟能详。不仅仅是屏南,举凡甘将军曾经生活和任职过的地方,特别古田和福州两地,距离这么近,恐怕都有传闻?
我最早听到这些故事,是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那个时候,我还小,只是个孩子,大约六七岁光景,正是崇拜英雄的年龄。诸如卫青、霍去病、关张赵、岳武穆、还有抗倭名将戚继光等等,每一回听长辈们讲起他们的故事,我都禁不住血脉偾张,心驰神往,恨不得立刻穿越时空,到他们跟前去,为他们牵马拽蹬出生入死;或者幻想自己转瞬间迅速长大,直接成为他们一员。
 
  而听甘国宝的故事,内心的感觉却复杂得多。虽说,从长辈们的语气中能感受到,他或许没法跟历史上的那些大英雄相比,但是,同样从长辈们那突然放亮的声音,和眉飞色舞的表情里,也能感受到说者与被说者之间的某种仿佛是息息相通的亲切,和对被说者的由衷的爱戴。毕竟,甘将军他不是外人,是自己家乡的人。也毕竟,他离我们这么近,可以说近在咫尺。不仅时间上近,只过去两三百年,空间上更近,就在同一个县内,相距仅几十公里。如此特殊的情感与时空距离,小小年纪的我,同样能感受得到,内心对甘国宝这个名字,除崇拜外,还多了一份说不出的亲近,仿佛他就是我们家的哪一路久未走动的亲戚、或慈爱的长辈。对他的出生地小梨洋,也充满了温热的神往。
 
  实际上,那时候甘国宝不仅成了我心目中的骄傲,还一度成了激励我懵懂意志的力量。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这种感觉依然清晰,足见当初幼小的心灵所受到的震动。而且我相信,受到这种震动的不仅是我,还包括之前和之后,凡听到过甘国宝故事的绝大部分人。因为,甘国宝的确算得上是这一方土地上的一个传奇,的确足以成为人们心目中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清道光年间的《福建通志》和建国后所编撰的《福建省志》,都有关于甘国宝的粗略记载。其中,《福建通志•列传》卷三十六《甘国宝传》记载:
  甘国宝,字继赵,号和庵,古田人。少习文,后应武试。雍正癸丑成武进士,由侍卫授广东游击。以军功荐,授湖广洞庭协副将。擢贵州威宁镇总兵,移山东、历江南、浙江及南澳、海坛,又调台湾镇挂印总兵。御批云:“此系第一要任,非他处可比,必须才干优长、见识明澈者任之”…… 
  这大概是甘国宝将军一生履历的最简要的概括。
 
  此处说,甘国宝是古田人有一个历史缘故。外人不知,本地人都清楚。屏南原隶属于古田县,直到清雍正十三年,即1735年,才从古田县分立出来。甘国宝出生于康熙四十八年,即1709年,也就是,他出生二十六年后,才有了屏南县。他的出生地,即现在屏南县小梨洋村,当时属于古田县二十六都。这样,按当时的历史归属,他是古田人无疑,但按后来的归属,他自然就是屏南人了。
 
  民间也有人误把他当福州人。因为,少年甘国宝跟着父母几经迁徙后,最终在福州文儒坊定居,并在当地考中武举,之后又入京考取了武进士,从此踏上仕途。因此,福州也算是他的第三故乡,当然更是他的发祥之地。
 
  说到他们家当初的迁徙,还有一段奇闻。据说,甘国宝自小性格顽劣,被认为是虎精转世,其父甘亨贵不知吉凶,心中不安,私下跑到当时古田黄柏村天王殿听口语。所谓听口语,是当时民间流传的一种求祈神示的方式,心中有事难决的人,到神灵前焚香祷告一番,然后,把出殿后听到的第一句话当作神灵给的谶语进行详解,从中获得启示。甘亨贵焚完香出来,正碰上一个妇人在那里破口骂人:“你天没缘地没份,老虎咬去,有去没回头!……”甘亨贵听了这些话,甚觉不祥,心中忐忑。当时宁德有个蔡姓女子,十八岁,披一头长发,会祥口语,甘亨贵于是赶到宁德,在中街找到这位女子,求其详解。没想到,几句骂人话,经女子一详,竟详出个吉祥无比的含义来。女子说:天没缘,地没份,是说你这儿子将来上盖下抬,头不用露天,脚不用踏地,是一个骑马坐轿的贵人;虎就是府(当地方言,虎和府发相同的音),老虎叼去,说你儿子日后必居高门大府;有去没回头,说你现有乡村太小,容不下大人物,要趁早搬到大地方去,越大地方越好,千万别再回来。后来这番话果然一一应验,此处不赘。当时甘亨贵听了,立马心花怒放,转忧为喜。就这样,为了儿子前途,甘亨贵决定举家迁徙。康熙五十四年,即1715年,小国宝虚岁七岁那年,先迁到同属古田的长岭村,取长岭的谐音“长领”,暗寓长期领受皇恩之意。雍正四年,即1726年,虚岁十八岁,再迁到福州的文儒坊。福州是省城,自然够大。于是从此定居,不再搬迁。
 
  客观地讲,甘国宝后来能成为人中麟凤,无疑正是得益于这两次家庭迁徙换来的成长环境的改变。毕竟,龙必须放入到大海里,才是真正的龙。藏在阴沟,不过是一条沾满污泥的小虾。至于说,当初他父亲是否真正是因为获得神示才决定迁徙,就不必细究了。对一些事物的解释,民间自有民间的逻辑。
 
  纵观甘国宝一生,他拥有众多显赫的身份,比如,武进士、御前侍卫、参将副将,最后官拜提督,诰授荣禄大夫,从一品,还获得过乾隆皇帝御赐的福字竖匾,的确是无比荣耀。但以现在眼光来看,他一生中真正的华彩篇章,是在台湾写下的。他曾两度出任台湾挂印总兵。关于挂印,经请教于方家知悉,挂的是地方行政之印,意即兼摄地方行政管理事务。挂印总兵,实际上就是当地的军政长官。甘国宝先后在乾隆二十四年和三十一年,两度出任台湾挂印总兵,总共在台湾呆了四年多。那个时候,虽说离康熙从郑氏手上收回台湾已有七十多年,但它毕竟是孤悬海外的一个岛屿,且又游离于大陆太久,不但倭寇依然觊觎,时有进犯,岛内也是“番汉错处,争界豕突,每至杀人”。甘国宝审时度势,一方面,严守海疆,加强巡逻,打击贼寇;另一方面,又倡导礼义,鼓励耕种,以种种举措促进迁台居民与当地少数民族和睦共处。在他的励精图治之下,最终是,倭寇“慑其威,服其勇”,不敢放肆,岛内也出现“兵安其伍,民安其业”,一派和谐景象,以致当他升任广东提督离开台湾时,老百姓主动“送万民伞、万民旗,同舟送行至鹿耳门,不忍分手,挥泪而别”。最后,还在当地为他建祠设祀。他在台湾民众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用当下时髦一点的话说,甘国宝治台四年多,是既对外捍卫了国家主权,又对内增进了岛内民众的文化融合与国家认同感。光凭这一点他就是中华民族的有功之人。
 
 
  在甘国宝的出生地小梨洋村,自古流传一个有趣的说法:该村是蛇形地,坐癸向丁,水出巽方,属水局,村中龟蛇相会,前朝巨门之水,村尾狮象把口锁闭明堂,丁未方白虎武曲俊朗,坤方近案如马鞍候主,更兼文笔峰前拱,早有风水先生预言:必出大官,巳酉丑人见之。当时乡村小,村前的龙漈溪与村后的小山涧,两水在村尾处汇合,恰好将整个村子包住,成“蓬舟出海”之势,甘国宝故居正好处在前舱舵手的位置,可谓执全村风水之牛耳,这才出了个甘国宝。对照他的八字,果然生于己丑年。一切似乎早有定数。
 
  对于风水,信者固信,不信者固不信。但不管如何,出现这种说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屏南虽说地处闽东,但并不靠海,境内也无大江河,小梨洋即算是现在,也只是一个人口刚刚上千的山村,三百年前自然更小。可就是这样一个山区地方,这样一个小村子,那时竟然诞生出一位足以名垂青史的水师提督,从一品大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一个难解之谜。
 
  这些年,我曾多次实地拜访过小梨洋,每一次,也都是怀着对甘国宝这位先贤的无限景仰去的。如今的小梨洋,当然不是三百年前那个小梨洋,不知比当年大了几多倍。好大一片房子,挨挨挤挤的,新旧风格的都有。一走进村子,就陷身在那幽幽曲巷之中,抬头只见高高墙头上一线蓝天,视域不能打开,传说中的奇妙风水无从领略。当然,就算真有风水其事,也不是人人都能领会。但是,这个乡村毕竟不同于别处,一到这,似乎就被一种厚重而神秘的气氛笼罩,让人不由得心生敬意,不敢稍怠。村中一个古老的练武坪,虽废弃已久,依然可见曾经的尚武之风,一具三百斤的石锁赫然在那放着,尽管游人如梭,却鲜有人能将它双手掇起。此外,村中代代相传的少林梅花棍术,也是一绝,其传人之一还算是我朋友。所有这些或多或少,都将人的思绪朝着悠悠三百年前引领。
 
  甘国宝斯人已去,但故居依然。一座据说是建于大清顺治年间的古厝,位于村子的中心,由于前排房子地势低了几米,使它显得特别高一些,门口多了十几级台阶,和一个石砌的平台。晴天时,阳光正好,站在上厅,面前一片开阔,举目就能看见对面绵亘的青山。此外说实话,整座房子,除了年代久远的破旧、烟火熏出的黝黑、和一幅让人提心吊胆的风雨飘摇状,就没有什么特别地方了。如果不是村里人亲口说的,估计谁也无法将这座普通古厝与一位曾经威镇敌胆的边疆大员的出生联系起来。但是,信不信,这都是事实。村里人言之凿凿,仿佛亲历,说,当年小国宝被父亲追打得无路可逃时,幻成一头小老虎一跃而过的那堵墙,就是大门东侧那堵,的确有一丈多高,如今就叫“虎跳墙”。西侧后厢房那间房间,地上至今有一处凹坑,据传就是当初甘国宝呱呱坠地时砸出来的。为此,还有个有趣的说法,因为村名“小梨洋”的本地话与“小地场”三字谐音,“小梨洋”也就意味着“小地场”,即小地方,地力自然太轻,出不起大人物,所以甘国宝一出生,难免就地陷三尺,风水出尽。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才必须早早搬出小梨洋,到大地方去。
 
  又是风水!说来说去,是风水使这个乡村孕育出了甘国宝,同样又是风水,使他最终与自己的出生地缺缘少份。若果然如此,那也真是造化弄人了。
 
  后来,我终于恍然大悟。正如我自己,没来这里前,对这里怀着无比的神往,期待通过亲眼所见,来解开内心对一个英雄人物的种种疑惑,但真正来了,看了,而且看了不止一遍,反而更加疑惑了。眼前这个乡村、这座古厝,都太普通、太平常,看不出哪怕是一丁点神奇鬼怪、不同凡响的地方,怎么也无法与心中那位在想象中镀满晚霞般辉煌光芒的古代将军对接起来。这一点,我想大概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吧。两三百年来,甘国宝的传奇的一生,即便是在他的出生地,也同样是超乎人们的想象的。毕竟,人不能仅凭着点滴遗迹激活时间,将已逝的历史从头再见证一遍。因此,民间这才有了种种故事和传说,直至将他归结为风水这种据信是超人力的自然安排。凡此种种,无非都是后人对他的一种诠释,一种猜度,一种基于个人想象力的自我答疑,或者有意无意的锦上添花。但不管怎么样,此中无不透着对他的深度钦慕与敬重。
 
 
  诚然,时至今日,甘国宝离开这个世界可谓久矣。他是乾隆四十一年,即1776年在福建任上出巡八府,途经泉州时染病逝世的,时任福建陆路提督兼闽阅操大臣。但是,将军虽已离开,却并未消失,而是转身变成了一种文化的存在,一种精神的存在,继续对后世发挥着更加深远的影响。
  一句话,他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早在古代,台湾人就为他建祠设祀;到现如今,老家人又为他竖碑立像;更其甚者,闽剧《甘国宝》尽管剧情与史实出入甚大,还是红遍八闽大地;而在他的出生地,自古至今,层出不穷的民间故事和传说,更是盛传不衰,演绎着他的神奇。所有的这些,足见他对后世的影响之深。而这些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又会生发出新的影响,直至无穷。包括我此刻写下的这些文字,也概不能例外,也是在努力感受着他的影响,并试图激发出新的影响。是的,将军仿佛从未弃绝后人,他只以他高大俊拔的形象远远地走进历史那头,并就此定格,向后甩出一个迤长而辽阔的背影,任人瞻仰,凝思,直至叩问与自勉。多少人曾沐浴在他的背影里,汲取着丰富的营养和无穷的力量……
 
2014/12/10
 
 
  作者简介:石城,诗人、作家,原名陆林松,1968年出生。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屏南县作家协会主席。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和评论数百篇,著有诗集《乌鸦是一点一点变黑的》。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