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
桥之长桥 村之长桥
2015-12-18 09:31:53 屏南•唐 戈 来源:  责任编辑: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古村长桥,先有河上长桥,后有桥边因桥得名的村庄长桥。

这桥便是横跨于龙江之上一座始建于宋哲宗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的木拱廊桥,桥长近百米,有万安桥、彩虹桥、龙江公济桥等称谓,这些称谓应为官方或文人所起,是凿刻在石碑上、印写于纸上写的。赤脚走过桥上的、乘凉于桥侧的,以及住在桥边土房草屋里的百姓不这么叫。屏南山陡谷狭,溪窄水湍,山民们从不乏险桥陋桥的见识,而百米长桥确实罕见;他们眼观桥身、步量桥面,体验到的这座桥比其它的桥,是一条“很长很长”的桥,便自然呼之为长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称之为长桥,一点也不为过,据考证,万安桥至今仍是所发现的世界第一长木拱廊桥。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 年),三十里开外的凤溪村包彦路过此地,见大山里难得此处一洼平地,可开垦数项良田,又见水尾处的龙江桥“桥接溪渠畔,遥瞻似彩虹”,甚是壮观。及至登桥远眺,但见龙江水远处翠树苍岩冒出,款款而来,一分为二流过绿草如茵、古松如黛的卧龙岛,又在龙江桥下合二为一,传说中的桃世桃源也不过如此吧?包彦顿觉神清气爽,砰然心动。遂率全家迁徙到此,选择一处形如龙舌石的地方肇基定居。此处果然是个风水宝地,此后包家子孙人丁繁茂,人才荟萃。其后,又有黄、林、陈、王、胡、魏等姓氏陆续加盟,村庄迅速长大。为便于管理,官府将长桥村析为长桥、长新、新桥三村。历经六百余年风雨悲欢,如今仅长桥村已有各姓人口2900余,昔日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如今已是屏南的繁华的南大门重镇。

1987年9月,福建省文物考古队在长桥村东北500米处山包处就挖掘出大量商、周时期的陶片和石器等,证实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先民在长桥繁衍生息。

长桥村周边风景秀丽,长桥村祖先中的文人将其归结为内外“八景”。“内八景”分别为灵应泉、神岩洞、彩虹桥、卧龙岗、七星洋、双镜水、演武台、倚山阁。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安桥无疑是“内八景”中最亮丽的风景。

万安桥长98.2米,宽4.7米,桥面至水面高度8.5米,五墩六孔,船形墩,不等跨,桥堍、桥墩均用块石砌筑,桥屋建37开间152柱,九檩穿斗式构架,顶盖双披青瓦,桥面以杉木板铺设。桥中设神龛,祀观音。桥西北端有石阶36级,桥东南端有石阶10级。工艺堪称巧夺天工,气势雄伟,古朴端庄,不愧为中国古木拱廊桥之最,有诗描述其为:“长虹饮涧、新月出云”。遥望该桥形如长虹卧波,处子浣溪,堪称世界桥梁史上的绝品。清贡生江起蛟诗云:“千寻缟带跨沧州,阳羡桥应莫比幽。月照虹弯飞古渡,水摇鳌背漾神州。汉家墨迹留中砥,秦洞桃花接上流。锦渡浮来香片片,令人遥想武陵游。” 中国传统木构中技术含量最高

长桥之长,不仅在于空间的跨度,还在于时间的长度。木拱廊桥营造技艺复杂,是中国传统木构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类结构形式。一般桥梁专家不相信如此复杂精湛的技艺出自于当时的“南蛮”,认为闽浙木拱廊桥结构与《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相同,应是“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北方匠人南下所建。但最近在维修万安桥时,意外发现桥正中石墩上有一嵌入桥墩的石碑,碑文云:“元祐五年庚午弟子江稹谢钱一拾三贯又谷三十四石结石墩一造为考妣二亲承此良因又为合家男女及自身各乞保平安。” 记录了建桥准确时间远比“靖康之难”要早。

万安桥不仅为长桥村美景之翘楚,还折射着当时当地民风之美。

江稹时为附近官洋村村民,捐钱13贯和谷34石建一石墩,是一笔不菲的财物。据考证,北宋时一石合现在160市斤,34石就是5440斤。这座桥原为六墩,仅6个桥墩造价就要谷53520斤,钱104贯。加上梁柱檐壁,土石方、瓦片,以及工匠费用等,这样一个在当时堪称“浩大”的工程,全凭民间之力捐建,其中不乏江稹这样殷实人家,更不乏普通百姓,多者一个桥墩,少者一条木柱,甚至几个瓦片,实在供不起钱物的,就出力当义工。不仅是此次修桥,万安桥修建以来,数次被毁,数次重修,全靠民间募捐助修缮。修桥铺路,长期以来一直被民间视为一大善举,不用官府组织,更不用强捐逼税,一种叫做“行善积德”的传统信仰积淀于心,外化于行,促成了大众自觉自愿为此奉献,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不能不说包彦选择长桥肇基眼光独到而长远,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屏南,长桥山势平缓,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自古以来都是屏南之粮仓。长桥一度还成为屏南县人民政府驻地。解放之初,位于屏南北方的县治所在地双溪,因山高峰险而匪患盛行,县治几度险被土匪攻破。1949年12月,县人民政府迫于形势要求将治所迁至长桥村,直至1956年2月全县局势平稳后,才因长桥位置不在屏南县域中心而迁于古厦村。如今,长桥村的原县人民政府、县公安局、县税务局等建筑依然保存完好,成为屏南特殊时期的一段历史见证。

“外八景”分别为两霖桥、南山寺(今天宝寺)、虎婆岩、凤头石、积雪峰、飞泉际、三望亭、千尺岭。其中演武台又称圣王殿,始建于宋,重建于清初,构造精美,内设戏台,台沿木雕尚留下12位捐款人的姓名。天宝寺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九年,现修建面积达4861平方米,为全县规模最大的寺院,每逢佛诞等节日,附近各村及邻县许多善男信女到寺中焚香拜佛,日达千人之多,香火极盛。此外还有宋宁宗敕封的“ 九天巡按江夫人”殿,以及始建于宋元七年的岑洋“鹫峰寺”等古迹。长桥的内外十六景使长桥成为历代文人骚客流连忘返的桃花源。

长桥村保留着较为完好的连片明清风格古民居,以及一批古祠、寺、庙,以及基督教堂等,见证着长桥村悠久的人文历史。

长桥现存屏南最早的基督教堂。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英国人科力比牧师受英差会安立间委派,到长桥设点传教,并在村西南建土木结构教堂一座,名真福堂,开了基督教在屏南传教的先河。

长桥人杰。相传龙江中有蛟龙,若蛟龙露头角则附近必有人登第。据传,明永乐年间,村民章沛霖见之,果然于永乐十三年登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后章沛霖辞官回故里,归隐于龙江,在卧龙岛上建沧州书院,著书育人。

捐建万安桥桥墩之一的江稹,其后代江枢,生于宋淳熙14年(公元1187年),官至太平州知州,带兵剿乱有功,擢升御史中丞。后告老还乡,在长桥办书院讲学,去世后葬于长桥村西南。

江枢胞妹更是威名赫赫,她就是与陈靖姑齐名的江夫人(本地人称江姑奶)。江姑奶自幼好武,相传其拜梨山老母为师,练就了一身好法力。明代古田方志《玉田识略》卷二记载:“龙江之里有江姑焉,江氏之处女也。一虎相侦,欲搏之。姑誓虎日:‘欲我以身殉汝,汝须了我一身,祈勿留残肢剩骨于人间,不然死者有知,何能纵汝也?’虎为首肯,挈姑于层崖而吃之。吃竞,遗姑指于崖罅,虎愈爪之而指入愈深,虎无奈何。逾夜,里人见姑着绯衣跨虎,匝村而鸣,人人讶其灵变。是夜,姑复假梦乡硕日:‘吾始从身事虎,虎今以躯降吾,吾今当为此山之王,为尔铺厥虎可乎。’里人因特祀之,自是此乡从未见有虎警,即偶有之,祝姑而警亦遂宁。后江枢征剿叛乱,江姑奶皆显灵相助,宋光完、理宗及清咸丰帝等多次御封江姑奶为“九天巡按江氏夫人”。长桥百姓为纪念江姑奶伏虎除害,保境安民,在石龙岗上江姑妈遇难的石崖上,建庙祀之,人称江姑奶庙,香火颇为兴旺。现石龙岗上还保存多处江夫人伏虎遗迹。

说到长桥的人杰,不能不说到长桥民间传奇式人物包文礼,文礼字约生,生于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617年)为人机智多才、任侠好急难。筑室龙峰山上。《屏南县志》载:“甲寅年(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冠攻寨,势如危卵,礼乞师于刘将,将不允,负墙而哭,(刘)感其诚,遂出军解围”。后耿精忠反,闻包文礼名,召不应,遣兵执之,不从。三年后,耿精忠兵败始得释。仍居隐龙升峰,著书讲学,作诗表白心迹:“抛却城居入翠微,翠微日日染荷衣。退藏此处真堪隐,不向尘寰问是非。”至今屏南乡人多能绘声绘色地说出许多关于包约生的机智故事。其旧居现仍存在村中稍靠溪边,是座土木结构的三进大厝,石雕门档、砖雕户对,大门顶上有精致的鹿、鹤、龙、凤等砖雕。经历数百年风雨,其房屋已破败荒芜,但宽敞的厅堂、硕大的柱子、精致的石础等,无不折射出当年的繁荣,其家当时在乡村里,应算中上人家吧。这样的老房子在长桥还有多座。

近代,屏南“旅外华侨第一人”包嘉增也在长桥村出生。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他跟随英国基督教会到福州工作,后又跟其出国到新加坡,参与了福建会馆等创办工作。

现存万安桥的主梁上,默书主绳木匠师傅黄生富、黄象颜父子也是长桥村人。黄象颜之子黄春财,现已年近八旬,是当今木拱廊桥技艺的唯一传承人。他15岁随父建桥,几十年的建桥生涯,使他成为当今国内集设计、绘图、建造于一身的建桥名匠。2013年,被授予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木拱廊桥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桥还有盘诗对歌、射箭等独特民间习俗。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月圆之夜,村民汇聚于卧龙岛两岸盘诗对歌,你唱我和、你问我答、你叽我驳,唱到深夜。盘歌之后是射箭。人们预先扎个草人稻草立在岸边,在稻草人身上插满点燃的香线,用箭射击对方的草人,射中目标多者为胜。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