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传统戏曲
传统戏曲
四平戏——深山里的古老剧种“活化石”
2015-06-18 10:38:12 罗钦文 来源:屏南戏研办  责任编辑: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一个作为独立剧种曾被视为已绝迹的古老剧种,400多年来却依然以古老的原貌完好地保存于闽东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龙潭村,地处福建屏南县熙岭乡境内,距乡政府所在地还有10多公里之远,全村仅有200多户千余人口。这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只因为后来发现这里存活着全国仅有仍在演出的“四平戏”,而引起瞩目。专家学者来这里观摩考察,有关四平戏的研讨会也在这里举行。
    四平戏,亦称庶民戏、赐民戏,迄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据考证由弋阳腔衍变而成,始于明朝嘉靖年间,兴盛于明末清初,清末后渐趋衰落,濒于灭绝。而龙潭存有四平戏,是福建一位从事戏曲研究的专家80年代初深入闽东调查闽剧时偶然发现的。经他考证,龙潭四平戏就是明代“四平腔”的遗响。她那古朴精湛的表演,激越高亢的唱腔,诙谐风趣的插科打诨等别具一格的艺术手法,尤其是前后台与观众的和唱,实属剧坛一绝。
    在龙潭,当地艺人世代相传:明末时,龙潭人陈清英,善拳术,受邀赴江西设馆授拳,因而参加四平戏班学戏长达十几年,后因母亡故返乡。乡人知其在江西唱戏,便组织戏班请他为师教戏。从此,四平戏扎根龙潭,代代相传。
    如今,村中男女老少或许是祖祖辈辈的沿袭,或许是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多多少少都能唱个几句或片断。古朴的唱戏遗风也在村中一直保留。按照传统的乡规班俗,村里唱戏技艺只能父传子、子传孙、传媳妇而不传女儿;村里小孩每年二月二开始学戏,六月四响排,八月三出艺,九月九后戏班外出演戏,次年春耕时节回来;外出前一天要演一场“出门戏”,回来那一天要演一场“回场戏”给村里人看。“看戏屏南班,下酒老鼠干,零吃地瓜干,配粥豆腐干。”民间流传的这首民谣以及“会溪出瓷瓶,龙潭好四平”的口头禅,显现了历史久、技艺精、流传广的龙潭四平戏当年的影响与声誉。
    不过,岁月流逝,今非夕比,小小龙潭村繁盛时期曾有三个专业戏班闯荡江湖,现却仅有一个业余剧班;70多本百余年前完整手抄的传统剧目,也多在文革中惨遭焚毁,如今只能靠老艺人凭记忆背出几十本。当地已开始抢救这些剧目,以让藏于深山的古老剧种“活化石”重放异彩。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