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传统戏曲
传统戏曲
乱弹戏概况
2015-06-17 17:43:18 佚名 来源:屏南戏研办  责任编辑: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乱弹戏又称北路戏,明末清初由浙传入屏南。其道白和唱词都用普通话,伴奏以京胡为主,伴之二胡、三弦、月琴,有时也用笛子、唢呐,音乐节奏多变,旋律起伏大,曲牌多达20多种。唱腔、做功与京戏近似。民国后期,谢厝、康里、寿山、西村、棠口、双溪等地办有“初学班”享有盛名。60年代,参加县15个戏曲团体会演,深受好评。文革期间,与其他戏曲同时被禁演,80年代后,乱弹戏逐渐消失。
   “乱弹”作为戏剧名词,含义很广。主要作为戏剧的声腔名称,为梆子腔的别称。过去有人曾把昆腔、高腔以外的剧种统称为“乱弹”,也有人单把京剧称为乱弹。“乱弹”的“乱”为“唱”的意思,“弹”指以弹拨乐器作为伴奏而言。
    清代中叶,北路戏从浙江传入闽东,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年)开始兴盛。据老艺人说,当时曾有“新和顺”、“新和春”、“新品福”等班曾活跃在省内寿宁、福安、古田、屏南、建瓯以及浙江南部地区。而早在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盛行于浙江温州的“温州乱弹”,已有“新益奇”、“新联奇”、“新同福”等戏班。这些带“新”、带“福”的戏班,常在浙闽交界县份活动,说明闽东的北路戏与浙江温州乱弹有着明显的一脉相承的关系。
     北路戏的道白、唱腔均用普通话,音乐以梆子腔和吹腔为主,与“温州乱弹”极为相似,所以两地演员可以互相客串。北路戏在流动过程中,吸收了徽调、汉调的音乐,在清末又受京剧影响,吸收了皮黄声腔的曲调和剧目,使北路戏成了一个以梆子吹腔乱弹为主的多声腔剧种。主要曲牌是头万(头犯)、二万(二犯)、三万(三犯)及其反调反头万、反二万、反三万。头万又称平板,二万称慢板,三万又称散板。北路戏另一类曲牌是叠牌,很有特色,旋律平易流畅,是一套由简入繁的同一音调不同变奏的分曲体,如三字叠、五字叠、六字叠、七字叠、十字叠、急叠、温州叠等。这两类曲牌与温州乱弹的主要曲牌“二凡”和“三五七”同属于一个体系。此外还有[走广东]、[茉莉花]、[小花鼓]、[五更鼓]等民间小调。
     北路戏的传统剧目多而杂,相传早期有一百多个,常演的代表性剧目被概括为“五缘”(《翠花缘》、《双合缘》等)、“六配”(《鸳鸯配》、《龙凤配》等)、“九阁”(《九龙阁》、《古贤阁》、《兰香阁》、《回龙阁》等)。“十三带”(《九玉带》、《蓝腰带》、《乾坤带》等)。后期北路戏大量吸收徽班京剧的剧目,诸如《乌盆记》、《狸猫换太子》、《野猪林》、《斩郭槐》、《三进士》以及包公案、施公案、济公案、水浒、薛仁贵等历史故事剧。
    由于北路戏剧目丰富,对当地的平讲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屏南县有的平讲戏班还改唱过北路戏,因“官”“土”结合,剧目混演,被群众笑讥为“平讲假乱弹,琴箫乱对弹”。
     1912年后,闽东地区由于闽剧的崛起,京剧的流传,北路戏开始走向衰弱,戏班大量减少,甚至出现有的地方的北路戏班改唱京剧的现象。《闽剧月刊》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创刊号上发表沈祖牟的文章说:“所谓古田戏班,大半还是演唱京戏的,可也渗入了江西的味儿,常在闽东及闽北一带演出。如东游(建鸥)、斜滩(寿宁),本地戏班都受到了它的重大影响。”抗战期间,北路戏艺人分散到各地进行业余的临时性的凑合演出,被人称为“北路碎”。到了40年代末,北路戏几处于消亡的境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