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传统戏曲
传统戏曲
屏南平讲戏的历史沿革
2015-06-09 10:13:25 佚名 来源:中国·白水洋  责任编辑:admin  

      平讲戏以俗文化的面貌出现,适应了下层广大人民群众的欣赏需要,沿着民俗之道发展流行,在屏南这方热土上已生存了400多个春秋。据近年来的调查发现和有关资料的记载,屏南平讲戏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清康熙至乾隆年间(1662—1796年),是平讲戏的萌芽阶段,当时正处于官腔改用方言的过渡时期,境内发现最早的平讲戏班社是棠口乡的际头上村平讲班,该班的戏师傅(名旦)张志慎,生于明末崇祯庚辰年(1640年),卒于清康熙丁酉年(1717年),他二十岁从艺,三十岁成名,后人称他为平讲戏一代宗师。

  清乾隆十年(1746年),代溪镇九洋谢厝办有平讲班。该村恩贡谢昌朝之子谢天鉴,当时正在攻读诗书,因爱好娱乐,在课余时间经常到祠堂里去看教戏,时间久了就学会唱词道白,戏师傅发现他是个戏剧人才,就想方设法把他强逗入班,后来成为一名出色的旦角,并能改编剧本,他为平讲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1年),是屏南平讲戏的发展阶段,由于用方言唱词道白,观众易听易懂,也易学易传,又接近于生活,适应于当时文化落后的农村文化活动,全县班社达到20多班。清嘉庆年间的际头下村八家族绅士张旭偃(1733—1802年),他家财豪富,又爱好雅乐,招收一批当地弟子,创办平讲儒学班,培养出一大批平讲戏人材,逢年过节、婚喜寿庆,常演戏庆贺。乾隆十六年的知县李应明在招举乡贤耆宾时,特赐“赤松烟霞”匾额一块给予褒奖。

  棠口乡龙源村嘉庆初年办有平讲班,至今保藏有两箱31件古戏装,登记清单的《交头簿》上写着清嘉庆丙寅十一年(1806年)的年号。该村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又办“吉祥庆”平讲班,还保藏一件领口上写有“清道光二十八年”的年号的衤莽袍。光绪十五年(1889年),该村的“新玉利”平讲班,曾到福安岩下村演出了《赠宝塔》、《赠金钗》、《赠宝珠》和《赠宝炉》等九本戏。龙源村保藏的古戏装样式独特,袖阔襟宽,刺绣精美,是我省自1949年以来所发现的数量最多,有明确年代记载的古戏装,从而证实了我县平讲戏的悠久历史。

  三是咸丰至民国中期(1861—1931年)的七十多年中是是屏南平讲戏的兴盛阶段,各地班社犹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从剧本、音乐、服装、道具以及表演艺术上都具有新的进展。据1984年全县地方戏调查资料记载和近年来三次深入熙岭乡四坪村调查发现,四坪村潘姓祖先是于元朝末期从江西宜黄八角井徙迁而来,他们将宋元南戏带到村里,逐步形成平讲戏,成为世代相传的潘姓平讲班。该村的平讲戏老艺人潘光渭,生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他于1984年4月时口述,该村的平讲戏可追溯到“潘光闽班”。他才10岁时,潘光闽已是80多岁的戏师傅了,正是道光年间屏南平讲戏兴盛时期的艺人。继“潘光闽班”的是“潘永万班”,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年),当时潘光渭才十二三岁,潘永万已经70多岁。继“潘永万班”的是“潘永玉班”,大约在光绪中期。潘永玉是潘光渭的师傅,潘永玉死后,由潘光渭的父亲潘永玄继任班主(掌班头),潘光渭也成为教戏师傅。这个代代相传的潘姓平讲班,一直办到1985年才停止演出。

  同治四年(1872年)七月,屏南平讲戏“枯洋平讲班”曾到寿宁廷家洋村演出《赠宝扇》、《赠金钗》、《三代荣》等戏。光绪四年(1878年)六月,漈水村(甘漈下村)的平讲戏“和升班”,曾到寿宁县官田洋村忠平王庙为神诞演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代溪九洋谢厝村的“新合兴”平讲班,曾到古田东路一带演出(古田东路许多古戏台墙壁上有记载)。清末至民国初,还有屏城大碑村徐有辛教的平讲班,该班能兼演乱弹戏,号称“北路一”,宣扬自己在县内是独一无二的戏班。还有双溪镇后峭村的“张公积班”、章岭村的“郑阿福班”、寿山乡硋窑村的“高白弟班”、白玉村的“韩麦鍫班”、路下乡罗纱洋村的“杨家修班”、熙岭乡韦溪村的“郑肃仔班”、屏城乡大碑村的“徐海仔班”等以班主姓名为班名的平讲班,以及“际头班”、“棠溪班”、“龙源班”、“郑佳山班”、“忠洋班”、“坑里班”、“天涂班”、“洹溪班”等以村名为班名的平讲班,当时到各地演出都享有盛名。

  尤其是千米高山的“天涂班”,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时敢在际头下村与罗源县的“新民乐”闽剧班唱对台戏(俗称“赛台”)。第一天晚上“新民乐”班演出《马诺一日君》,“天涂班”便演出《李安打朝》,意思是你演做皇帝,我就演打皇帝,以压倒对方。连续演了五个晚上,“天涂班”都能选出针对“新民乐”班的剧目,而且每晚都是让“新民乐”班先上演,到“天涂班”演出时多在下半夜,但观众愈看愈有趣,没有一个退场。际头群众最后评论是各有千秋,可见当时“天涂班”的表演水平是相当不错的。

  这一阶段,全县有63个班社,仅有十来户人家的东山岗、新竹洋、大坪亭、半村、坂顶、前里坪、木臭兜等小村也办起平讲班,曾有民谣唱道:“东山岗,平讲班,台搭后门山,丈夫去做戏,妇女管田山,演过六月四,还有八月三。” 至新中国成立前,全县发现有115个村庄办过平讲戏,占全县 个村的 分之一。由此可见,屏南既是鸳鸯之乡,又是戏剧之乡。

  民国后期,随着乱弹戏的兴起和多腔戏“闽剧”流入境内,占踞戏剧市场。同时由于抗日战争暴发,农村破产,民不聊生,平讲戏随之日趋衰退。全县初学班绝迹,只有郑佳山、龙源、四坪、洹溪、洋头、天涂等几个凑班戏,在为神诞演出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的指导下,平讲戏才获得复苏。1953年至1956年,政府文化部门举办了多次农村文艺汇演,全县有20多个剧团参加演出。其中平讲戏就有郑佳山、下七房、龙源、西村、四坪、周佳山等村的业余剧团参加演出,并得到人民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但到五十年代后期,因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国家处于暂时困难时期,境内所有平讲戏和其他地方戏全部停止演出。

  到1977年党中央拨乱反正,重申党的文艺方针,屏南的戏剧又似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全县又有四坪、恩洋、天涂、北圪、龙源、西村等平讲班活跃在境内。龙源村的平讲戏班曾到周宁、宁德的阰邻村庄演出,直到1983年才停演。四坪村的平讲班一直坚持到1985年才散班。

  2000年以来,在县委宣传部的重视领导下和省委宣传部、省艺术研究所的关心指导下,开展了四平戏、平讲戏和杖头木偶戏等“三戏”的抢救挖掘工作,恢复了棠口乡“安溪平讲戏木偶戏团”,编演了平讲木偶剧《江姑伏虎记》、《卖花记》、《赠珠球》等剧目参加县委宣传部在城中礼堂举办的“三戏”调演,受到省、市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