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传统戏曲
传统戏曲
《福建地方戏剧》屏南四平戏
2015-06-09 10:34:51 叶明生 来源:中国·白水洋  责任编辑:admin  

        闽东山区屏南县,古有“万山之县”之称。离县城约45公里的深山密林里,有一个龙潭村。1981年,在这山旮旯里发现了一个三百多年前流传下来的古稀剧种-一四平戏。

  龙潭村座落在山谷间,一条小溪从村中流过,注入深不见底的龙潭。全村一千多人全都姓陈,四平戏是陈姓家族世代的传家宝。因当地方言谐音的关系,故称四平戏为“庶民戏”。关于该剧种,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唐明皇喜欢看戏,有次邀请文武百官在宫廷内同乐,但见一位宰相边看边流泪,于是唐明皇便问他:大家看戏都很高兴,为何你却如此伤心?宰相回答说:我在这里看戏,可我老母亲在家里却没戏看。唐明皇听后很感动,便“赐”一个戏班到民间为庶民演出,于是这种戏便叫“庶民戏”,又称“赐民戏”。 据调查考证,屏南县龙潭村的庶民戏实系四平戏。明代末年,由于社会动乱,有几个“南青”(江西方言,“南昌”的谐音)-带耍拳术的人流落到龙潭来,招收门徒,传授武艺。当时村里有一个名。“陈清英(音)的农民成了他们的得意门徒。不久,陈清英艺满出师自立教馆,并从屏南到建瓯、建阳浦城等地沿途传艺。因浦城与江西毗邻,当地居民多有江西人,于是陈清英便应邀到江西设馆,又参加了当地的四平戏班,开头演小生,以后改演老生,前后达十几年之久。后因其母亡故,陈清英即从江西回到屏南龙潭村。乡里人得知他学过四平戏,便请他组班教戏,同时派人去抄写剧本,集资购买行头,成立戏班。从此,四平戏便开始在屏南县流传开了。至今已传16代,历三百多年。

  清中叶后,屏南四平戏十分兴盛。据乾隆十七年(1752年)沈宗良增修的《屏南县志》记载:“元旦,拜祖先尊长,鸣锣放鞭炮,十一、十二起,县民演剧庆赞。”又据乾隆五年(1740年)首任知县沈钟修纂的《屏南县志》载:“山头奶宫,在城东门外东山上,昔有孝女为父讼冤至此殁焉,或云神戴姓,邑人于六月初一演剧庆赞。”由此可见其盛况。清咸丰年间贡生黄正绅,因慕龙潭四平戏,特地携儿从旧城所在地双溪镇,翻山越岭步行几十里来到龙潭村看戏,并留下一首《龙潭村观剧赠陈陶川茂才》诗:“到门溪水响潺潺,一榻全收四面山。佳景乍经当驻足,故人相见况开颜。欢筵鸡黍叨元伯,舞榭钗裙讶小蛮。喜得从行二三子,归途也学唱刀环。”可见四平戏唱腔、表演是很有特色的,尤其是通俗的音乐曲调,连小孩看过也能学唱。

  龙潭四平戏有一套严格的班规习俗,父传子,代代传,只传媳不传女,辈辈相延。龙潭村里的孩童每年二月初二开始学戏,六月四响排,八月三出艺,九月九秋收晒好番薯米后,戏班便外出演出,第二年春耕时节回来。外出前一天要演一场“出门戏”,回村那天要演一场“回乡戏”,这种古朴遗风沿袭至今。更有趣的是,全村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唱四平戏,台上演唱台下众和,浑然一片,十分热闹。假如某一个角色因故不能上场,台下便有人可以临时上台顶替,哪怕是十几岁的小孩也可以。

  自清中叶至清末民初,是龙潭四平戏最繁荣的时期。村里先后成立几个专业性质的戏班,有名的如老祥云、新祥云、赛祥云等,长年累月外出演出,往西沿古田、南平、闽清、尤溪、顺昌、邵武、光泽进入江西资溪等地,最远的曾抵达赣湘交界地区。往东经宁德,沿连江、罗源、霞浦、福安、柘荣、寿宁、福鼎进人浙江温州等地;往北,穿周宁,过政和、松溪、浦城直到江西弋阳地区。

  由于屏南的四平戏历史久,技艺精,流传广,闽东、闽北的北路戏、平讲戏都尊称它为“老戏”,并流传着这样一些民谣看戏屏南班,下酒老鼠干,零吃地瓜干,配粥豆腐干”;“会溪出瓷瓶,龙潭好四平”;“玉洋出茶瓶,忠洋出贵人,龙潭出四平”;“皇帝有朝廷,龙潭有四平”;“龙潭出戏班,唱戏很大声,出班去做戏,夜夜睡大厅。”因此,本县乃至外县都曾派人来请龙潭班前去教戏。

  屏南四平戏传到宁德后,因方言关系被称为“说平戏”。屏南四平戏传到政和县后,曾在杨源村落户;每年农历二月初九与八月初五纪念当地英烈张瑾夫妇庆诞时,都要演出三天二夜的四平戏。

  1981年,屏南龙潭村发现一批清代遗传下来的古抄本,其中有注明清咸丰六年(1856年)的《虹桥渡》和光绪三年(l877年)的《中三元》以及《全十义》全本,此外还有角色本的合订本。发现清代常演的剧目有《白兔记》、《崔君瑞江天暮雪》、《沉香破洞》、《反五关》、《王十朋》、《中三元》、《白罗衫》、《商辂》、《葵花记》、《李彦贵》等八十多个剧目.屏南四平戏的表演一直保持唱白皆用土官话的传统;前台干唱、后台帮腔的高腔,风格粗犷而古朴,并有过真刀真枪的武打场面,惊险而精彩;其两军对阵的穿花程式,十分严谨。加上剧情中经常出现丑角的插科打诨表演,令人捧腹。

  清末后,由于闽东地区平讲戏的兴盛,尤其是闽剧出现后,古老的四平戏受到严重的冲击而日趋衰落。现在仅屏南县龙潭村,政和县杨源村保留有业余四平戏班,前者成立了民间职业剧团在周边地区作流动演出,后者多在年节或庙会神诞期间演出。

  四平戏属于三四百年前明万历年间产生于安徽徽州地区四平腔,戏剧史家以及有关辞书都认为,古老的四平腔到了清中叶后便开始消亡了。它的发现,改变了人们的看法,四平戏也被视为“明代四平腔的活化石”。

  四平戏从江西进人福建,除了在闽东的屏南与闽北政和落地生根外,还有一支则从赣东南经闽西而落户于闽南平和,并广泛流传于漳浦、诏安、云霄、南靖等地。因其演出“戏台大,照明灯火大,锣鼓音响大,唱腔声音大”,而被人称为“大戏”。四平戏已在清初传入了闽南地区。据平和县四平戏老艺人曾宪乙生前回忆,明末清初江西不少移民迁来福建,四平戏也随之从江西传入闽南。曾宪乙的祖先就是从江西南丰移民到闽南的。

  传人闽南的四平戏早期演出的剧目、音乐唱腔、表演技巧与闽东、闽北的四平戏基本一样,很受当地观众的欢迎,所以当地也同样流行一些生动的民谣。称赞漳州万盛班的有“万盛鼓,诱查某(女人);万盛锣,诱船婆;万盛吹,诱囝仔胚(年青人;称赞云霄老三胜班的有“爱看老三胜,无米吃根钉”(“根钉”,春夏之交长在田边的小地瓜,可解青黄不接之饥);称平和荣华班的有“荣华看一出,胜过咸菜烧排骨”等。

  闽南四平戏自清末民初以后,逐渐受到竹马戏、芗剧尤其是京剧的影响,更敌不过潮剧的冲击,从20年代开始更走向衰落。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厦门一度沦陷,闽南经济破产,四平戏便宣告消亡,不少艺人改唱潮剧或汉剧。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