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屏南消息 近年来,甘棠乡紧紧围绕“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美丽甘棠”的奋斗目标,通过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促进产业融合,激发乡村活力,优化乡村环境,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文化助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是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甘棠乡在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的过程中,注重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无论是漈下村武术文化、福文化的历史底蕴,还是小梨洋村甘国宝文化、巴地村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都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围绕甘国宝文化,2024年上半年,小梨洋村建成甘国宝廉政文化馆、文化主题公园等,通过展示甘国宝孝廉事迹,增强廉洁文化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自6月份投入使用以来共承接40批1200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同时,进一步整合漈下、巴地、小梨洋等村的旅游文化资源,举办漈下村晚、闽台甘国宝武术文化周,开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地“火凤凰”演艺项目,1月至今共举办8次“火凤凰”旅游演艺,打造“日游漈下小梨洋,夜赏巴地火凤凰”的特色文旅品牌路线,将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促进甘棠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实现了从“一日游”到“多日游”的转变,有效提升甘棠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探索“文化+”发展新路劲,促进文旅产业相交融 甘棠乡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积极创新“文化+”模式,推动文化与农业、旅游、教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谋划形成王林梧洋村“春赏花夏品果”农旅体验游,陈祥榕展陈中心爱国主义研学游,惠泽龙酒厂精品工业体验游等,持续打响“竹梦新田”“甘棠有李”等文旅名片,促进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同时,稳步推进甘国宝文化闽台交流研究中心、闽台武术文化体验基地、演武场及户外武术体验提升项目、环村武术氛围提升、村庄人居环境品质提升等项目建设,提升小梨洋村古玩一条街特色文化体验游,进一步打响甘国宝文旅小镇的知名度。此外,甘棠乡紧紧围绕“古村+互联网+文化+研学+旅游”的发展模式,推出“闽台文化”课程作为全县“四下基层”现场教学特色课程,以研学游学点燃古村,助推乡村振兴。 三是构筑全维度文物保护体系,护航文物安全 甘棠乡在助推传统村落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漈下、小梨洋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一批老屋得到修缮利用。同时,构建一套全方位、多层次保护体系。对漈下建筑群1处8个点国保单位、小梨洋甘国宝故居省保单位、巴地文昌阁和厝桥县保单位及35个一般文物点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健全文物安全相关制度及应急预案,聘请4名专职文保员对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24小时巡查保护,为文化遗产的安全保驾护航;积极动员党员群众,通过自愿报名,分别成立漈下村11名、小梨洋8名的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伍及村主干为主的16人综合应急分队,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力量,营造了“人人参与、共同保护”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