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雨廊、错落老宅、叠石流水、环抱绿树,村民与游客穿梭其间……初秋,漫步在屏南县熙岭乡四坪村,一幅秀美灵动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四坪村位于屏南县南部、九峰山山下,是福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至今已有七八百年历史。20世纪八十年代,四坪村人口曾达到700多人。而后,随着大量村民外出务工、经商,空置的老房子经风雨侵蚀,东倒西歪,萧条至极,村庄日渐冷落。 如今的四坪村,兴起了啤酒屋、音乐酒吧、咖啡屋、民宿等旅游新业态,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和年轻人来此打卡、定居、共建村庄,成为令人向往的“桃花源”。 “空心村”如何成为“网红村”?这源自四坪村因地制宜改革创新机制,探索出一条用文化创意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2016年的四坪村,全村仅十多人留守,且多是老人、孩子,村内荒草丛生,古屋破败不堪。再这样下去,我们就成了没有故乡的人了。”谈及村庄早前的情况,四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家如不禁叹气。 近年来,随着屏南县文创工作的深入推进,也给四坪村带来了生机。2017年6月,熙岭乡在龙潭村召开文创现场会议,通过现场观摩、交流研讨,让四坪人燃起了“复兴古村”的梦想。 古村要“复活”,当务之急是要修缮古屋。农村房屋共有人多、产权复杂,若依照“新村民”与老村民直接进行房屋流转的传统模式,容易出现哄抬租金、权益纠纷等无序现象。 对此,四坪村积极探索建立中介式流转机制,全面推行“老屋认租15年或20年”模式,由村委会统一从祖居户中流转旧民居,承租方再与村委会对接,以此规范老屋租赁市场,化解可能产生的矛盾。 很快,四坪村吸引来了五湖四海的乡村造梦人。来自浙江温州的高蓉蓉,正是四坪首批“新村民”之一,初来时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认租的古屋已经腐朽倒塌,只剩下裸露的石头地基。” 传统村落是不可多得的宝藏,古宅老屋租出去后,如何修缮,实现有效保护和活化利用?“乡村建设项目具有数量多、造价小、修建内容难以标准化的特点,若按照传统招投标流程实施,就容易出现项目建设前期准备时间长、工程间接费用占比大、村民参与度低、村庄风貌不统一等问题。”潘家如介绍道。 于是,“工料法”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即由村级组织自行购料、聘请工匠、组织当地古建筑修缮队伍投工投劳,并组建村级监察“三员”,对工程项目进行全程监督。这一做法,最大程度简化流程,节省了时间和资金,也让屏南几近失传的传统建筑技艺再度振兴。 机制的变革与创新,陆续引来“三农”专家温铁军教授团队、林正碌文创团队等专家团队驻村实施文创项目,成立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完成“四坪慢生活生态创意村规划设计”,并引入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福建省天文学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频道,构建“文创+农创+星创”产业布局,启动全国首个“云村民”计划,建成全国首个大食物馆、福建省首个乡村天文馆。 同时,越来越多的“新村民”也在四坪村安家,发展民宿、咖啡馆、书吧等新兴业态。四坪村也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古巷道修复、立面改造、道路硬化等公共基础建设,打造村口雨廊、亲水景观、平讲戏研习所等公共艺术空间,进一步焕发乡村生机。 人来了,村活了。如何把人留住,成为四坪村发展的新挑战。为此,四坪村给“新村民”颁发居住证,让他们有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为“新村民”设置了村民副主任专岗,把“新村民”吸收到乡村振兴中来,促进“新老村民”融合发展,推动“新村民”参与乡村治理。 乡村的变化,同样唤回了在外打拼的老村民。2021年,长期在外经商的潘国老,返乡成立屏南爱故乡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担任理事长,并组建“乡土·潮农”共创团队,开展生态堆肥试验,探索“农创+文创+星创”新业态,带动更多青年融入乡村的同时,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村庄发展起来了,如何让村民从中受益,成为我们着重考虑的问题。”潘家如说。 2023年秋天,四坪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映衬着古村落的黄墙黛瓦,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旅游最高峰时该村单日车辆达8000辆次左右,游客3万人次以上,日均客流量超过国庆中秋长假。 柿子本是农村常见之物,为何四坪村的柿子突然“红”了?关键就在于观念出新。2023年,四坪村通过机制创新,做足特色文章,由村党支部牵头流转村内柿子树,通过保留柿子供观赏拍照、研发柿子文创产品等方式,推动柿子从“一产”变“多产”,延伸出“我在屏南有喜柿”等创意产业,打造旅游新“爆点”。 在此基础上,四坪村还投入30余万元对雨廊进行综合整修,对30余个雨廊摊位进行提档升级、免费对外招商,吸引一批老村民认领摊位,经营农副产品、饮品、果蔬、手工艺品等,有效拉动群众增收。 “在雨廊摊位上售卖农产品,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不耽误我打零工。旅游旺季的时候,一天可以卖300多元,很不错。”四坪村村民韦顺淑高兴地说。 机制创新、文创引领,从隐居山间的“空心村”到火热出圈的“网红村”,四坪村实现了华丽的“蝶变”,已成为许多游客追逐体验的“诗与远方”。2023年,村内常住人口从原来的10多人恢复到200多人,入住新村民37人,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单位31家,接待游客约75万人次,旅游创收15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3.16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2万元,形成“人来、村活、业兴、文盛”的发展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