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屏南消息 近年来,甘棠乡深化乡村振兴战略,挖掘和保护地方文化资源,促进文化、旅游、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创新文化传承模式、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精品旅游路线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打造宜居宜游、富有特色的美丽乡村,成功推动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促进农文旅发展迈上性新台阶。 一是创新文化传承模式,焕发文化新活力 甘棠乡立足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传承模式,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推动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一方面,设立非遗文化传承队伍,吸纳老村干、宗族长辈、非遗传承人等参与,学习“虎尊拳”、“梅花棍”、“火凤凰”等非遗文化,传承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另一方面依托甘国宝故居、畲族文化展示馆等阵地,举办漈下村春晚、巴地村“火凤凰”民俗表演等活动,利用抖音、微信等线上平台广泛传播,扩大文化影响力,成功打响了“国宝故里”特色名片,线上观看量超过百万次,有效提升了地方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是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旅游新IP 甘棠乡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通过引进旅游开发公司、发展民宿经济等措施,打造乡村旅游新IP。推行“党支部+企业”发展模式,引进缦荷文旅开发有限公司,通过老屋流转、古村修缮等模式,统一运营管理8家民宿,带动农家乐、特色农产品销售等业态发展。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实施以来,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还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和增收。同时,民宿经济的兴起,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人均年收入增加近万元,有效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三是打造精品旅游路线,营造宜居宜游新环境 甘棠乡通过规划精品旅游路线,精心规划“日游漈下、小梨洋,夜赏巴地‘火凤凰’”精品旅游路线,推动各村优势互补、抱团发展。为让“一日游”变“多日游”,打造具有黏性的旅游服务,优化布局、用心运作,用成串的精彩留住远方来客。开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地“火凤凰”演艺项目,策划生成“日游漈下小梨洋,夜赏巴地火凤凰”的屏南县南部精品旅游线路“小梨洋——巴地——漈下”特色体验游。谋划新田村穿竹海、赏花海、观天湖的“一湖两海”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线路,王林、梧洋村“春赏花夏品果”农旅体验游等,促进旅游业由“观光型”向“目的地型”转变。从“一枝独秀”到“串景成链”,从“单打独斗”到“攥指成拳”,串起了甘棠乡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气象,勾勒出美丽乡村的崭新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