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屏南消息(郑凯 陈孝眷)“黄书记,我们家房子是安装木门还是铁门?窗户是统一的样式吗?”3月28日,在屏南县熙岭乡前梨洋村造福工程一期安置点,建档立卡贫困户刘监营站在已完成基础建设的自家房前,关切的问着乡党委副书记黄小平,对于5月份即将入住的新房他的心中充满期待。   熙岭乡前梨洋造福工程安置点于今年1月份开工建设,项目建设用地46.12亩,规划住宅户129户。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三通一平和64栋的基础建设或一层封顶。 “即将完工的一期64户造福工程安置中,有14户是偏远自然村地质灾害点或所住房屋属于危房的建卡立档扶贫搬迁户,剩下的50户均为本村的无房户或危房户。”熙岭乡党委副书记黄小平介绍说,对于这14户国定精准扶贫户,按照异地扶贫搬迁补助标准给予每户每人2.8万元补助金。同时,乡镇党委在考虑到补助金申请周期较长的问题后,经集体研究决定,由乡政府出面联系好工程队,牵头贫困户与工程队签好合同,采用先盖房后付款的方式,先帮助贫困户建好一层住房,等领取补助后,贫困户再将领取的补助款再还给工程队。   “即便我们乡政府已经考虑比较周全了,但去年让这14户贫困户加入造福搬迁工程时,他们仍有不少顾虑,为此我们还做了大量思想工作。”黄小平说,“你别看刘监营现在对自家新房这么上心,当时光他家我就去了八九趟呢。”   刘监营一家三口目前蜗居在一间20平米左右的土房里,隔壁祖房早在三十年前就已塌了大半,而这间居住了三十余年的破土房如今也已成为危房。   “去年6月,黄书记到我家,告诉我乡里已经完成了造福工程安置点的审批,说我的条件正符合政策,让我合伙一起建房子。”刘监营回忆道,“当时听说要建房子,我心想哪有这些钱呀。本想向亲戚借上2、3万,在旁边自家宅基地上简单盖个40平米小屋凑合住就好了,听别人说在外面建一层楼房就要十几万,我哪敢想啊。” 贫困户本是囊中羞涩,再加上对国家帮扶政策不了解,有这样的顾虑也是在所难免的。为此,乡镇干部只能多次上门为他们解读政策、算经济账,打消贫困户的困扰。 “第二次到刘监营我就给他算了笔经济账,造福工程搬迁补助款他家三口人能领到8.4万元,他家又是计生户还可以多领3000元,再加上他妻子是残疾人,一家又能多领3000元,累积就能领到9万元。”黄小平介绍说,余下的资金与自建简易房相差无几,但是造福搬迁房却有104平米,况且乡里还能为他申请金融信贷,解决他的后顾之忧。 这样一来,贫困户心里有了底,其他贫困家庭也都积极加入造福工程搬迁项目中。   精准扶贫,不能只搬不扶。乡政府在考虑贫困户造福搬迁的同时,还投入200多万元专项资金,在紧邻安置点的田地里规划建设了熙岭乡高山花卉产业园荷花园区,吸纳搬迁后的贫困户参与其中。不仅解决贫困户的搬迁问题,还解决了他们的生产生活问题。 据了解,近年来,屏南县加快造福工程建设步伐。2016年,启动长桥、路下、熙岭、寿山等4个乡镇5个造福工程安置点建设,完成造福工程480户、1855人。同时,今年继续启动屏城、棠口、岭下、双溪、甘棠等造福工程集中安置点,安置人口1350人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