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部门传真 >  
部门传真
深化改革|“四维发力”,推动特色剧种焕发新“声”
2025-09-25 09:21:00  来源:  责任编辑:  

今日屏南消息  戏曲是镌刻在地域文化肌理中的活态基因,承载着一方水土的集体记忆。近年来,屏南县立足县域地方戏曲文化资源优势,以“人才、舞台、内容、文旅”四维协同为抓手,为四平戏、平讲戏等濒临失传的特色剧种注入新动能,让古老声腔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书写了县域非遗活化传承的生动答卷。

一是做好申报推荐工作,确保活化传承“有人才”

在开展全县戏曲普查工作的基础上,成功组织申报四平戏(包括四平提线木偶戏)、屏南平讲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屏南乱弹戏、屏南杖头木偶戏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先后推荐陈秀雨、陈大并、张贤读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雪妃、陈玉光、陆绍灿、苏孝朋、周回利、张正芳、张贤楼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楠、徐秀玉等27人入选市、县级传承人。

二是推动文艺演出进基层,探索活化传承“新舞台”

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古老艺术为宗旨,积极组织县域特色剧种开展惠民演出,送戏下乡以及戏曲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等活动,累计完成近千场公益性惠民演出。组织四平提线木偶开展北墘村常态化旅游演艺活动30多场。同时,组织非遗传承人到中小学演出、展示50多场;在古峰二小、屏南职业中专、棠口小学等学校开设地方特色戏曲课程,组织各级传承人授课300多节,教授学生达5000人次。

三是坚持内容改编创新,推动活化传承“年轻态”

复排四平戏传统剧目《赠宝带》《沉香破洞》,改编四平戏反腐倡廉题材剧《贤良祠》、禁毒题材剧《状元与鸦片(烟枪误)》,新编平讲戏历史题材剧《陋规案》、乡村振兴题材剧《龙潭里》等经典传统剧目和创新剧目并进行汇演。平讲戏《陋规案》获第七届福建艺术节剧目三等奖;四平戏《贤良祠》获第八届福建省艺术节剧目奖、导演三等奖、谱曲三等奖,传承人张雪妃、徐秀玉分别获得表演三等奖;由四平戏传统剧目《天子图》改编的《夺图奇缘》在第九届艺术节中,获得剧目奖、编剧三等奖,主演吴国妹、陈厨妹分别获得表演三等奖。

四是“非遗+文旅”融合,打造活化传承“新IP”

组织县域特色剧种等参与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民俗文化展示活动、2024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宁德主会场暨“闽东之光”非遗宣传周等各级非遗展示活动,充分展示我县地方特色戏曲文化。同时,在旅游重点区龙潭村打造四平戏艺术展演厅与博物馆,将地方特色戏曲艺术活化保护与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探索传统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从“抢救式保护”到“创造性转化”,从“养在深闺”到“走向大众”,屏南县以“四维发力”的系统思维,让特色剧种完成了从“活起来”到“火起来”的蜕变。未来,随着人才梯队的持续壮大、演出场景的不断拓展、创新实践的深度探索,这些承载着闽东文化根脉的戏曲瑰宝,必将在“非遗+”的融合发展之路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成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与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独特标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