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木拱廊桥 >  
木拱廊桥
屏南庆祝“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4-12-09 09:29:0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  

7日下午,宁德屏南县长桥镇万安桥岛心公园热闹非凡,锣鼓阵阵响起,一条长龙在万安桥边翻腾起舞……当天,屏南县举办活动热烈庆祝“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现场舞龙表演。屏南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北京时间12月5日,巴拉圭首都亚松森传来佳音,中国申报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3个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评审通过,由《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开创了中国名录转换的先河。

屏南县政府副县长苏健说,“此次转换名录,不仅是对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认可,更是对我县保护和传承工作的一种激励。”

活动现场。屏南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活动现场,群众们通过盘诗、歌舞表演等方式庆祝“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天,在万安桥上还举办了万安宴,村民们齐聚一堂,喜笑颜开,热闹非凡。

中国独有的木拱桥,被誉为桥梁技术的“活化石”。自宋代至今,我国现存木拱桥约110座,主要分布在闽东北、浙西南各县,其中屏南境内现存古代木拱廊桥13座。然而,20世纪的城市化进程与木材稀缺等因素一度威胁其存续。

2009年,在福建和浙江联动申报下,该技艺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闽浙两省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履约实践,开展了一系列保护与传承工作。

现场歌唱表演。屏南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廊桥始于技术,又不止于技术。为把这种高超技术一代代传承下去,近年来,屏南县成立木拱廊桥保护协会,建立木拱桥技艺传习所,扶持非遗传承人参与廊桥保护,实现技艺传承与增产增收“双赢”。结合“四普”完善廊桥信息调查,谋划主题游径,通过“中国木拱廊桥展示馆”集中展示廊桥的特色风貌与历史变迁,让文化遗产真正“传下去、活起来”。

在保护方面,在抓好人防物防的基础上,屏南引入科技管理,在文保单位安装消防、安防、结构等物联网监测设备,搭建智慧安全监管平台,实现监测预警和日常监管网络化、信息化、精准化。

苏健表示,下一步,屏南县将以转名录成功为新的启程,继续依托木拱桥技艺文化,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对木拱桥营造技艺进行记录、展示和传播,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和认识这一古老技艺。同时,探索与现代建筑设计、文化创意产业等相结合的新途径,推动木拱桥营造技艺的创新发展和活态传承。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