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
《戍台忠烈薛文潮》连载(19)第三辑少年飞澄
2024-06-14 17:25:00  来源:  责任编辑:  


《戍台忠烈薛文潮》连载

第三辑少年飞澄


第七节 解围双溪(上)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二月下旬,春寒消退,春风送暖。萧日安与各头目密谋攻打富庶的古田城,意在开仓入库劫取军火和粮食,培植羽翼,壮大队伍,直取福州城,以接应海峡对岸的黄教起事。由于缺乏攻城战经验,遂决定先攻打弱小的双溪城,一为演练,二为补充军需,三为鼓舞士气,可谓一举三得。


清乾隆年间屏南县治图


“一月坐,二月看,三月犁田连劈塍。”过完年,农人春播的脚步声在童谣中响起。三月初,春雨连绵,春播开始,城门大开,农人进出忙于农事,正是攻打双溪县城的大好时机。萧日安率众直达双溪城南门,南门曰“承柱门”,墙高一丈九尺,厚一丈一尺,光听城门名就知道炮大兵勇墙高且厚,为一城之“承柱”。知县柯瑛上任尚不足一个季度,不熟悉地貌情形对方兵力及战术,乃命炮兵发炮守御,姜师爷慌里慌张地调动东门兵力增援。初,萧日安人数不多,受炮攻击即往两翼避开,来回数次后,“定远将军”李素臣摸清了炮火射程,采用声东击西的灵活战术,让城内大炮频频虚发。接着,又攻击东门,东门曰“通福门”,意为接纳东来紫气通往福地,城墙略矮略薄,大炮等火器次等,柯瑛见东门不支,复又调拨南门与北门兵支援。北门依山而建,地势最高,曰“拱极门”,即为拱辰,有群星分辉拱耀之意,为衙署重地,若被攻破,来兵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后果不堪设想,柯瑛恐北门失守,遂火速调集全城兵力死守。想不到正中对方声东击西之计,萧日安让张长带领老弱残兵击鼓鸣炮,摆开一字长蛇阵,制造声势,开弓轮射,自己暗中转移主力带上“军师”彭朱山、“护国将军”甘国臣、“定远将军”李素臣等头目集中火力攻打西门,西门曰“来安门”,来则安之也,城墙大炮装备与东门相近。萧日安冲锋在前发起猛攻,典史薛大经率领老弱病残之兵抵挡不住猛烈的攻势,城门被攻破。薛大经无奈边战边退,城内大乱,市民“各家奔走”。

少年薛文潮见到萧日安攻打县城,来势凶猛,料想小小的县城缺兵少枪难以固守,迅速找来兄弟张纲与章维纲商量招募乡勇守城报国。三人志向相投一拍即合,立即分头招集乡勇组建起一支以武生为主的临时护城民团,薛文潮任临时团练,张纲任临时师爷,章维纲任临时副团练。眼看西门告急,薛文潮准备带领乡勇冲入西门大街。临时师爷张纲说:“不可!”若遇上萧日安大军则有可能全军覆没,宜避开对方锐气,从后街进入待机袭击。三人迅速带领乡勇进入西门后街,萧日安果然攻破城门杀入西门大街,薛文潮与章维纲一左一右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然杀出,直捣萧日安背部,萧日安不知对方虚实,急忙调头应战。少年薛文潮谙熟《山地战巷弄战技法实录》乘着萧日安阵脚未稳一阵冲杀,待到对方阵脚稳住时则迅速退回后街。萧日安愤怒追赶,薛文潮带领乡勇分散入巷,展开巷战,薛大经见状带兵杀回,萧日安顾此失彼两头受夹击在慌乱中败退城外。


《史料旬刊第十六期》记载萧日安聚众


知县柯瑛眼见薛文潮组建乡勇立下首功,大喜,遂授予薛文潮令旗令牌“派拨守城”。临时师爷张纲指出城被攻破的主要原因在于被萧日安牵着鼻子走,疲于奔命,削弱局部兵力。薛文潮遂将柯瑛与姜师爷送往薛家公馆办公,自己带领乡勇坐镇中军,扎稳阵脚,随时支援接应告急的城门。次日凌晨,萧日安发动第二轮攻城,薛文潮布下师傅甘国宝授予的“卧虎阵”依墙而卧。萧日安无法判断出各城门守城兵力,只能倾巢出动盲目攻城,薛文潮以静制动时而伏墙藏身,时而伏地而卧,时而奋起攻击,日防夜守,补差固弱,神出鬼没。县城在萧日安一波强于一波的攻击中始终固如铁桶。萧日安怒火胸中烧欲倾全力攻下双溪城,“军师”彭朱山言若继续攻城,即使攻下,也将要面临“损失大,获利少”的局面,如此则贻误大事,不如撤兵调转矛头直取富庶的古田城。萧日安觉得言之有理,遂整顿队伍直奔古田县城。双溪城之围终于得解,地方始静。关于萧日安起事,道光版屏南《凤池薛氏家谱》(第一部)记载如下:

乾隆三十五年(据《史料旬刊》《清实录·乾隆朝》《台案汇录乙集》《明清史料己编》第七本等史料记载,应为“三十四年”,疑为编撰贡生薛氏屏邑孙凤翱笔误),柯瑛县主任内,有贼匪萧日安字傅作乱,各家奔走,文潮公派拨守城,而柯太爷仝姜副爷俱往吾家为公馆,日夜防守,幸贼日子劄付不齐……地方始静。


道光版屏南《凤池薛氏家谱》记载

薛文潮解围双溪城


薛文潮见萧日安往南而去,火速派出快马驰往古田县城报信。古田知县张谦获报,立即增兵招民竖旗守御,同时派出快马驰往闽清县、福宁府与福州府报信求援。萧日安带兵到古田城下,见戒备森严早有准备,大有守株待兔之势,心知行动已经泄密,攻城则有被歼灭的危险,遂解散军队,待机东山再起。萧日安带上几位亲信返回屏南藏身,彭朱山、张长、张满等头目回到十七都东溪塔下,甘国臣、洪务、陈允治、钱保等头目各自回家,李素臣预兆不祥,心里发虚,认为官府必将派重兵前来“清剿”,就改名换姓远离他乡藏身。张谦获悉萧日安解散军队以避官府,彭朱山、张长等头目家在十七都东溪塔下,遂命千总曾世纶与典史夏廷英带兵缉拿归案,彭张二人闻风逃避,官兵扑了空,遂将其家属逐一缉拿究讯:

供出有屏南县民萧日安即萧傅制旗售卖,并纠人入伙等情。


老衙署遗址(中山堂)


月初十日,古田知县张谦即同千总曾世纶、典史夏廷英等堵御各路口,出击搜寻,拿获头目张满、彭朱山、甘国臣和洪务四人,“并于甘国臣身上搜出布旗一面,上书‘提督主帅’四字,盖有红土方戳,竟拟印形。又搜出小铜笤一对,长止寸余……”乡民陈士赞、陈其善等两人原为萧日安小头目,见到大势已去,本欲远走他乡,获悉官府悬赏搜捕萧日安,就投奔县署自告奋勇参与搜捕,很快他俩探知萧日安潜匿的秘密藏身地,就组织民众以锄头、草刀等农具为武器前往捕抓。萧日安奋起反击,因寡不敌众被陈士赞、陈其善杀死,并砍下首级“禀檄”知县张谦,谦给重赏,并上报省府。“当即,文武会同前赴各犯家内逐细搜检,并无别项悖逆字迹,亦无违禁器具,业经讯出伙党二十余名分头擒捕。”

来源:屏南县委宣传部   莫 沽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