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台忠烈薛文潮》连载 第三辑少年飞澄 第二节 薛氏家政 凤凰,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百鸟之王,羽毛丰美,充满神奇,雄者为“凤”,雌者为“凰”,象征祥瑞吉祥,常用来比喻仪态丰美品德高尚的人。历史上被喻为“龙”或“凤”之人,皆为俊杰。 凤池,即为凤凰池。“暨皇家之建国也,乃别置史馆,通籍禁门,西京则与鸾渚为邻,东都则与凤池相接。”唐刘知几在《史通·史官建置》中指出凤池的具体位置,而这个位置即为传说中孕育出薛氏文化的圣地,故有“凤池薛氏”之称。 ![]() 薛氏三凤堂 薛氏堂号主要有:“三凤堂”“河东堂”“忠谏堂”“沛国堂”“新蔡堂”“高平堂”“慎德堂”“崇礼堂”以及由此分支岀来的“凤伦堂”“思孝堂”“慈爱堂”“恭敬堂”等。凤池薛氏以“三凤堂”为堂号,屏南薛氏出自“三凤堂”,该堂号以唐初时期名扬河东大地的“三凤”而誉立。河东,即山西黄河流域以东地区,始祖薛元敬、薛收、薛德音等叔侄三人,饱读诗书,才学冠世,闻名遐迩,世人以“三凤”美其才华,是为薛氏“三凤堂”堂号之源。堂训曰:
耕者以勤俭为本,读者以勉力为先;修身齐家,以孝事亲;以忠事君,尊祖敬宗;敦宗睦族,敬长慈幼;孝友睦邻,和让谦逊;嫖赌莫占,偷劫莫为;贵莫嫌贫,贱莫失志;婚嫁则当聚贺,死葬则当尽礼;继往开来,奋力进取,为国增光,为族添彩,训教儿孙,切莫忘记。 ![]() 廉村薛令之像 福建薛氏以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为荣,创堂号曰“爱日堂”。薛令之(683—756),字君珍,号明月,福建长溪县西乡石矶津(今福安市溪潭镇廉村)人。唐神龙二年(706年)进士,官至右补阙兼太子侍读,与贺知章并侍东宫。著有《明月先生集》《补阙集》等著作流传于世。“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只可谋朝夕,何由度岁寒?”出自薛令之诗《自悼》,其为官一生清廉自律,生活勤勉俭朴,“廉俭”之风让人肃然起敬,是为福建薛氏“爱日堂”之源。“令之世德,苜蓿家风”之联句为世人所景仰,子孙后代争相传诵,或被雕刻成梧桐板联悬挂于厅堂,或被学子立为座右铭,“廉俭”二字成为薛维广的立家之本。 屏南薛氏家政以“三凤堂”堂训为宗,传承“爱日堂”之风,由五世孙薛绍桂总结后裔对入屏始祖薛维广的评价创立家训曰:
明明我祖、由古迁屏、惟孝惟友、大义昭明、创成基业、艰苦康宁、三嗣鼎立、凤毛蜚声、持躬正直、秉性忠良、嘉惠乡里、解囊济贫、力戒奢侈、持家有方、克勤克俭、忍让为先、赤手成家、富甲一城、堂连五代、子孙成林、有福有寿、百世流芳。 ![]() 光绪薛氏宗谱绍桂序薛维广一生中的八大传奇事略” 屏南薛氏家政为后世子孙成家立业相夫教子的传家宝。清光绪十年(1732年),屏南薛氏五世孙绍桂在光绪版《屏南薛氏家谱》中,以《续修义房实行小传》总结出薛维广一生中的传奇事略,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 薛府 翻阅清道光、光绪、民国等各版屏南《凤池薛氏家谱》,就不难发现入屏始祖薛维广是以“孝”字作为治家理念,立家根本;以“商”字为田,耕耘商海,培植发家;以“读”字启智,徜徉书海,博取功名出仕,并取得良好成效。孝则顺,顺则忠,忠则廉,廉则安邦,这一治家理念成为每位家族成员的行为准则,使得薛氏子孙武有武举人、台湾中营守备、戍台英烈薛文潮,武举人薛云张等;文有举人薛凌苑,恩贡薛举正,廪贡、浦城训导、诰封申宪大夫、四品顶戴薛云奇,雍进士薛文涛等代代文武英才辈出。 常言道:“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薛文潮作为薛维广的长子,从小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茁壮成长,能文能武,智勇双全。从“孝”字解读生活中的薛文潮,正是一位惟孝惟友、大义昭明、乐善好施的孝子、慈善家。观其纵横沙场一生,虽然短暂,却为保卫祖国疆土完整献出年轻的宝贵生命,留给后人的是一副廉洁勤政、戍台血战、视死如归、威震海台的忠烈形象。 来源:屏南县文化产业指挥部 莫 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