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社会广角 >  
社会广角
闽人智慧丨一粒种子里的福建力量
2022-09-23 16:54:57  来源:“闽人智慧”编辑部  责任编辑: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今天丰收节

我们来说说

稻种里的闽人智慧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

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

小小的种子里

蕴藏着福建非一般的战斗力

靠着一颗种子

福建人改变了世界!

图源:武平发布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福建水稻育种在超高产品种选育、抗瘟不育系选育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科学家的手,怎么晒得比我们的还黑?比耕田的还粗?”每到田间,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研究员谢华安的一双手,总会引发稻农们的好奇。

图源:CCTV

正是这双饱经风霜的手,选育出了中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品种,让无数中国人端牢了自己的饭碗。

1972年,谢华安进入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

当时全国正掀起杂交水稻协作攻关浪潮。作为三明南繁领导小组组长,他带队前往海南三亚,在那里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生涯。

谢华安院士在福建南繁基地 图源: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中国第一代杂交水稻恢复系主要由国外引进,不抗稻瘟病,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在福建和海南,谢华安首创稻瘟病重病区多点多代抗稻瘟病选育程序,终于在1980年选育出抗稻瘟病、强恢复力、高配合力的恢复系“明恢63”。

“明恢63”被认为是中国创制杂交水稻恢复系的优良种质和遗传贡献最大的亲本。

1984年至2014年,由其配组的杂交水稻累计推广面积12.66亿亩。

图源:央视新闻

其中,以“明恢63”为亲本选育出的杂交水稻良种“汕优63”,丰产性高、适应范围广、抗稻瘟病,迅速赢得南方稻区农民的青睐,种植面积以翻倍速度增长。

“1986年袁隆平院士到福建看到我,第一句话就说‘老谢,祝贺你,‘汕优63’已经是全国最大面积的品种了。”谢华安说他对这句话记忆犹新。

2013年4月10日,袁隆平院士(前排左二)、谢华安院士(前排左三)和朱英国院士等科技工作者在福建南繁育种基地视察。福建省农科院 供图

1988年,“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63”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但更大的奖赏在广袤的田野上。

据统计,从1986年到2001年,“汕优63”连续16年是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良种,是全国推广面积最大、推广时间最长、效益最显著的杂交水稻良种。

图源:央视新闻

不仅如此,“汕优63”还推广到东南亚国家并进行大面积种植,被当地农民誉为“东方神稻”。

继“汕优63”后,谢华安领衔的福建水稻育种团队,在超级稻育种、航天育种、优质稻育种、抗稻瘟病不育系选育、两系稻育种、再生稻育种和栽培等方面,屡创佳绩。

近日,沙县区6000亩再生稻陆续成熟,头季稻喜迎丰收季。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通讯员 陈光铨 许琰 摄

福建水稻育种制种的成就,还远远不止于汕优63。

三明建宁,是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全国每10粒种子里就有一粒来自福建建宁。

建宁县=“中国稻种第一县”

为什么是建宁?

水稻田很多人见过,但当你去到建宁,会发现这里的水稻田很不一样。

位于建宁的水稻制种田,水稻高低相间。陈晓星 摄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建宁就开始进行杂交水稻制种。

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良好的时空隔离条件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让建宁的农民历史地选择了水稻制种这一产业。

建宁城区航拍图 曹建平 摄

建宁地处闽江源头,它的丘陵与河流相互交错,为种子生产提供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1975年左右,建宁先后选派了近千名农民和农技人员到海南学习杂交水稻制种,为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推广普及奠定了扎实基础。

2013年建宁被评定为国家级制种基地。近十年来,种业发展更是有了质的提升。

在生产过程综合农机化率方面,从2012年的60%,上升到2021年的80%;当地的职业农民数,从2012年的只有5000多人,到2021年的11000多人。

近日,在建宁县溪口镇枫元村水稻制种基地内,制种农户正在使用机械收割水稻。图源:新华社

2021年,建宁全县制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15.3万亩、3550万公斤,产量占全国杂交稻种约17%——全国每10粒杂交稻种就有1粒来自建宁。

“建宁水稻种子”还获得全国唯一水稻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在福建,不止是建宁,整个三明都是全国杂交水稻制种的传统优势制种区。

三明尤溪联合梯田,上万亩“金稻”进入最美观赏期。图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总站

2015年,福建出台支持三明市建设“中国稻种基地”的六条措施。三明市确立以建宁为核心区,泰宁、宁化、沙县为重点区,尤溪、将乐等县为辐射区的三区布局,构建起“中国稻种基地”建设的“四梁八柱”。

目前,建宁、泰宁、宁化等县建成高标准制种田30.7万亩;建宁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全国第3个、福建省首个以水稻种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为“福建省建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题名 图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如今——

三明市“中国稻种基地”“北有张掖,南有建宁”等称号逐步获国内种子行业认可;
培育壮大科荟、天力、禾丰、六三、福瑞华安等一批制种业龙头——
科荟种业出口越南的杂交水稻占全国总出口额度的40%以上;
天力种业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专业化制种企业……


2021年,三明全市制种面积28.8万亩、产量6300万公斤,产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稳居全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第一市的地位。


图源:三明日报

与此同时,福建省杂交水稻制种收获面积达35.8万亩,生产种子7600万公斤,平均亩产212公斤,三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满足了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25%以上用种需求,稳居全国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大省位置。

今年初,建宁、泰宁、宁化、尤溪4个县又入选新一轮国家级制种大县认定名单,标志着种业的进一步提档升级。

水稻抽穗稻花开放 图源:新华社

小小一粒种

关乎千万家

新时代新征程上

福建人将继续

助力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