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文学艺术
屏南漈下的马仙信俗
2021-09-07 09:47:58  来源:  责任编辑:  

今日屏南消息(李周泰 游澜)马仙,又称马仙奶、马氏天仙,是闽越地域崇奉的地方保护神,与妈祖、陈靖姑合称福建三大女神。马仙信俗肇始于唐代上元年间。据李阳冰《护国夫人庙碑记》记载,马仙为栝苍下邑鸬鹚(今浙江省景宁县鸬鹚乡)人,家贫丧夫,孝养家婆,有异能,乡人合为立祠,水旱疾疠,祝祷多应,因助乡人立边功而获敕“护国夫人”。马仙信俗原为鸬鹚的地方文化,但在闽越地域不断的交往交流中,兼之明清时期民间造神运动的推动下,开始向浙南、闽北、闽东等地传播,并逐渐成为当地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神祗。

屏南县的马仙信仰主要分布在甘棠乡的漈下、洋头寨、王林、梧洋、彩虹、会溪以及屏城乡的蔡厝等七处村落中。在屏南当地的传说中,马仙有了六位姐妹,合称马七真人,分别降临在上述七处村落,庇护着当地百姓。马仙七姐妹的说法与其发源地的传说并不相符,但却反映了马仙信仰由单一中心到多中心的传播特征,也体现了民间传说对多中心信仰合法性的支持——既然七处村落都各有一位马仙护佑(无长幼之分),那么村落之间也就无须合并祭祀。七处村落的马仙信仰因此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信俗文化也各具特色。其中,信仰的表达形式最为完整的当属漈下的马仙信俗。

马仙是作为漈下甘氏的宗族保护神传入屏南的。据漈下甘氏族谱记载,明代正统年间,因看管的公粮被盗,原籍浙江景宁县的甘氏八十四世祖德英公甘细旷,带领二十多位族人出逃避难。德英公一行人沿河迁徙,途径棠口、西洋、大碑、长桥,最终定居于龙漈溪傍的漈下村,而马仙信仰也随之传入屏南。作为来自故土的保护神,马仙曾在甘氏一族颠沛流离、开基拓土的艰难岁月里给予他们精神的慰藉,也在春耕秋收、生老病死的轮替循环中为其提供心灵的庇护。祈雨、求嗣、问药、询期等大小事宜,漈下村民无不祝祷于马仙,而马仙亦多有灵迹显现。据传,漈下历史文化名人、清代护国名将甘国宝就曾受过马仙的指点。在担任台湾总兵期间,甘国宝率领的部众遭到了海盗的侵袭。战事吃紧之际,笃信马仙的甘国宝燃香向故乡的神明祷告。不多时,只见空中忽然飘下一面战旗,上书战胜海盗的秘法。甘国宝大喜过望,依照马仙娘娘的指点,终于肃清匪寇,护佑台湾百姓平安。

为答谢马仙娘娘的神恩,漈下村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迎仙仪式。农历五月初四,福首即请师公道士打盃询问吉期。迎仙的日期一般拟在农历六月,谓之“过半年”。此时正当农闲,全村人皆可参与到祭祀活动中,甚至已经嫁离漈下的姑娘们也会携家带口回村参加庆典。迎仙当日,整个漈下村充满了节日的热烈氛围,鞭炮鸣响,香火氤氲,沿河的长廊也挂满了飘舞的彩旗。男女老幼穿戴济楚,组成浩浩汤汤的迎仙队伍,以锣鼓、神幡开道,用舆辇抬着马仙的神像绕村巡游,最后再将神像重新安放于马仙的宫庙——“龙漈仙宫”中。在屏南,迎马仙的祭祀活动并非漈下独有,但论规模之盛大却无出其右者。这一方面与漈下村人兴财旺的“硬实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漈下村民对马仙信仰超乎一般的热诚有关。即便是在农历七月——所谓“鬼月”,屏南全境的祭祀祝祷活动基本停止时,漈下村民为了纪念马仙飞升成仙,也仍会于七月七日乞巧节做斋打醮,吃素祈福。

在漈下,所有与马仙有关的祭祀活动基本都在“龙漈仙宫”中举行。这座巧夺天工的宗教建筑始建于明代隆庆三年(1569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但仍保留着良好的古建形制。漈下甘氏始祖德英公一族初到闽地时,人丁不旺,基业未稳,没有余钱修建宫庙,因此最早的马仙宫不过是龙漈溪傍三角洲上的一座简陋小庙。经过几代人的繁衍和劳作,本为外姓的甘氏反而成为漈下乃至整个甘棠乡的望族。甘氏族人于清代光绪十七年(1891年)集资重修马仙宫,这才建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龙漈仙宫”的大体风貌。“龙漈仙宫”由四方朱墙环绕,沿墙而过的溪水清澈见底,溪中红鲤相嬉,墙内榴花累累,紫薇芳香。宫庙的屋檐由能工巧匠以“九重旋顶”之式垒成圆形,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中国古典美学,亦酷似马仙从天而降时所持的法器仙伞。殿外楹联书有“龙涧环宝岛,花移接仙洲”之句,门额上悬“方壸圆峤”四个大字,寓意仙气缥缈的仙山隐所。

“龙漈仙宫”殿内正中供奉着马仙娘娘,左侧为叶大元帅、卢相公,右侧为三位拳师。据传,叶大元帅本为金华石溪泉畔的“草药郎中”,曾肩担青草,走街串巷为人治病,后受到马仙的点化,追随其修炼,并成为其得力副将。卢相公为马仙娘舅,是浙江金华地区马仙传说中的重要人物。清康熙贡生潘可藻所撰《马孝仙传》云,马仙出生于五代十国的后晋,其父马二公卒后,“舅氏携眷属,求深僻处居之”,使马仙得以存活于乱世,故以其抚育之恩同列仙班。据今学界考证,潘可藻的《马孝仙传》应为杜撰,但其对“孝行”的强调,却符合民间绝大多数信众的价值观,因而祭祀卢相公的习俗也广为流传。

三位拳师的来历已不可考,但大抵与漈下甘氏崇尚武功的家风不无关系。甘氏出身镖师家族,在迁徙至漈下后虽然放弃了祖上的基业,但其尚武的传统却被沿袭下来。这不仅是家风陶冶的结果,更是现实生存环境提出的要求。作为移民,甘氏在开基拓土之际所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乱世匪盗横行,深林虎豹肆虐,有一身保家卫族的拳脚功夫是何等重要。在漈下甘氏的历史中,或许曾经出现过三位拳师,他们或是将一身武艺毫无保留地传给了村民,或是在族人生命遭受威胁时冲锋在前,又或者从未真正有过这样的人物——三位拳师的形象只不过是甘氏追思先祖遗风的一种寄托。一切猜想皆因年代久远而不可追溯,但作为宗族保护者的象征,三位拳师就这样被纳入了马仙的神灵谱系中,与其他神明同享香火。这也是漈下马仙信俗别具地方特色的表现之一。

在如今科学昌明的时代里,人们对神明的精神依赖已不似从前,但漈下的马仙信仰却依然繁盛。对于漈下甘氏而言,祭祀马仙似乎已不再是单纯的宗教行为,它更是对先祖披荆斩棘的艰苦岁月的追念,也是对宗族与血缘亲情的紧密联结。漈下的马仙信俗串联着一座村庄、一个家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它既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又带着神话的浪漫性与神秘感,是管窥屏南民间信仰文化的一面宝镜。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