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国宝传(附记) (一)“指虎画”陪嫁 甘国宝不但是一员虎将,同时还是一名风流儒将,他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年轻的时候,甘国宝就擅长画山水田园,以后的军旅生涯增长了人生阅历,画山水已不能尽抒胸中之意了,就学习画老虎。他画出的虎威鸷传神,特别能表现出老虎的威风。更为奇绝的是,他画虎时不用毛笔,而是用手指头,每次开始作画,他必先活动手指头,然后蘸上墨水,在画纸上挥洒涂抹,画到老虎的脚趾时,就用两手的十个指头按捺,不一会儿,一只健硕的老虎便跃然纸上了,落款署上“甘国宝指头生活”,因此他画的老虎称“指虎画”。 话说当年,甘国宝任广东提督时,乾隆皇帝特地恩准他回乡省亲,父老乡亲久别重逢,全都赶来亲切地看望他,场面非常热闹。甘国宝亲自铺纸磨墨,用手指头蘸上墨水,一节一节地续着,画成一幅幅的“指虎画”,分别送给亲朋好友。甘国宝流传后世的“指虎画”不多,但是有位侄孙甘兴文识货,将一幅墨宝珍藏起来。这幅画上是一只健硕的母老虎,正慈爱地回头看活泼可爱的小老虎,充满了浓厚的亲情。后世称之为《回头顾子》。 ![]() 周家后代珍藏的甘国宝指虎画 后来,甘兴文的二女儿甘姜使要出嫁了。屏南旧时有女子哭嫁的风俗,从出嫁的前一天起,准新娘躲进绣楼哭嫁,做出万般不舍的样子,临出门时,还要向娘家讨要陪嫁物品,否则不肯上轿。据说,这样就能破七煞、求吉利。甘姜使出阁时,迟迟不肯让“全福人”梳妆上轿,当爹的就问她,家中那么多金银细软,还要何物陪嫁,你尽管要去,一切照给,她回答说,十里红妆,什么都满足了,我只想额外讨要一幅厅堂的一头“老虎”。其父说:“这不是闺门之品,你要它作什么?”她回答说:“这‘虎’出自武将指头,威猛雄姿,能镇魔治邪,带到夫家能显示门庭钦贵。” 甘兴文听了,心内暗自称奇,亲自撤下画幅,送给女儿陪嫁。于是这幅画陪嫁到了本县棠口乡周家。 ![]() 周家大厝前的陪嫁湖 ![]() 广东甘国宝后裔参访棠口的周家大厝 小梨洋村甘兴文是太学生,亲家周尚辅是拔贡,时为武平县教谕,其子周大权和周大楷都是庠生(秀才),时为棠溪望族,两家都是显贵,可谓门当户对。甘兴文精通青鸟之术,他发现,亲家的房屋面对鸡鸣山北麓双峰,按“甲子”推算出“双峰”属“火山”,火要以水治,方为大吉,但周家的大门前只有一条尺余宽的清水沟,一旦发生火患,救火之水何处来?因此,他建议亲家,在门前筑池蓄水,以防火保平安。只因这土地属于他人,须费高价,周家当下犹豫不决。甘兴文看到周家不以为然,为了女儿嫁到周家后能世代兴隆,毅然决定,由甘家出银买下那块地,接着,雇工挖出一口三丈宽、三丈五尺长的蓄水池,并在池的东边又掘出一口水井。周家当然是非常高兴,一来,往后女人洗菜洗衣方便了,二来井水溢入池中蓄起来,既能防火救火,又可养鱼观赏。后来人们因为这是甘家嫁女时的好意行为,也视作陪嫁物,便称为“陪嫁井”和“陪嫁湖”,成为村中一景。 甘兴文的亲家周尚辅,他把大儿媳妇陪嫁的《回头顾子图》视为存家之宝,悬挂于当厅,以供文人墨客欣赏。人们都赞此画传神,会镇邪治煞。甘姜使晚年成为一家60多人的内务总管,她主张在上横路建成两座新房,把全家分为十灶,这幅珍贵的指虎画,由各座房屋轮流悬挂。 ![]() 周家大厝 相传当年作为陪嫁的指虎画就挂在这大厅上 说也奇怪,据说,这幅指虎画压在箱底时,周家一直六畜兴旺,可是只要挂在大厅上,家里的猪就难以饲养。因为那时农家的猪是放养的,每当经过厅堂,看到逼真威猛的老虎时,就吓得瑟瑟发抖,惊恐不安,后来就有的养猪户,感觉到悬挂老虎的图对养猪不利,就归给不养猪的堂屋悬挂。《回头顾子图》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保藏至今。 此画长近两米,宽约一米,指头醮墨,一节一节地勾皴,所以画出来的虎斑或粗或细,似断若续,墨韵色彩凝重朴实,更显得山中之王的虎虎生机。与其它画幅不同的是,这幅画中多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老虎,母老虎正深情凝望着撒欢嬉戏的孩儿,舐犊之情,跃然纸上,充满生活情趣,也体现了一代虎将甘国宝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甘国宝有一支在台湾的六代裔孙甘景乐,与胞弟甘景炘生长于福州文儒坊,1948年背井离乡去了台湾后,与家乡、亲人失去了联系,其后经过一场洪灾和文革浩劫,所有祖传珍贵字画与家谱荡然无存,少小离家老大回,当他再次踏上大陆的家园时,与亲人惊喜团聚、共叙天伦之余,又多了一项搜集家谱的心愿,可惜多年来茫无头绪。2006年,福建历史名人甘国宝研究会成员联系上他们,“始知小梨洋村甘氏宗亲枝繁叶茂.期望他日能有幸返乡造访。”当他携子女从台湾远道而来,寻亲认祖时,在祖祠堂,仰望国宝公的神牌,老人对着潮涌而来的甘氏宗亲,动情地用福州话说:“小时候,姑祖母告诉我们,国宝公有一幅名画《回头顾子图》,前导大虎频频回首,诸小虎背后紧紧跟随,这些话在我脑海中留下很深的印象。今天到了这里,我更加领会到这幅画的深刻含意,我们就像跟在后面的小老虎,作为后代子孙,敢不奋发图强!” 甘国宝的指墨作品很多,在他的每一副指墨画上,都署上“甘国宝指头生活”的落款,它们都留有祖先的手泽,都有亲切的情意,也因此被赋予灵魂,它们溶入宗族血脉,萦绕于每个子孙的耳边脑际。它们泽被后世,有着无穷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吸引后辈“紧紧跟随”。 ![]() 台北博物馆的甘国宝指虎画 甘国宝指墨画真迹中,还有一帧《蹲虎图》珍藏在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猛虎引颈回首,气吞万里,目光炯炯,如炬,如电,仿佛是祖先瞩望的目光,穿越岁月风尘对海峡西岸的一次深情回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