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从县文化部门得知,省文化厅将举办“第七届福建艺术节”、“第二十七届全省戏剧会演”,张乾胜意识到,这是一个展示屏南平讲戏艺术不可多得的舞台,是对《陋规案》的一个考验和验收,在平常训练的基础上,他集中全部艺人进行近一个月的封闭训练,舞美、灯光、服装、道具、走台、唱腔……每一个细节都抠到精确无误。 ![]() 屏南 一曲平讲,守望一方乡音乡韵 屏南平讲戏系闽剧前身之一,是明末清初流行于闽东民间的“驮故事”(也称“肩头棚”)表演艺术演变而成的,形成于清代初期,鼎盛于清咸丰、同治年间;起源于福建屏南,流行于闽东北及福州等广大地区。它用当地方言唱,平俗如讲话,因而得此名。近年来,随着屏南县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抢救、传承、创新力度,屏南平讲戏这一地方古老剧种,在沉寂了几十年后,又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屏南传统地方文化的一抹亮色。2018年的小雪时节,福州闽剧院这个福建戏曲的圣堂,第一次响起了屏南平讲戏的箫鼓弦歌。 枯木逢春迎新生 “诸位大人,今日看来,此案是我甘国宝有御下不严过,未能把持之误。开了端头有了滥觞。先贤有言:公生明,廉生威,公若不严,廉若不慎,祸之不远。既如此甘某情愿与诸位同罪并罚,以为永戒。来 ,笔墨伺候——居官廉慎”。 时已小雪,但是,第二十届福建艺术节专业艺术活动之一第二十届全省戏剧汇演分会场之一福州闽剧院却热闹非凡,台上的唱念做打和台下的掌声喝彩互相交应,屏南县漈头平讲戏传习所根据屏南戍台名将甘国宝传说故事改编的廉政历史题材剧《陋规案》正在这里铿锵上演。 这是展示近年来福建省文化艺术创作生产累累硕果中的一枚,是屏南平讲戏这一古老剧种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的新生。这次会演中,《陋规案》斩获剧本奖、导演奖、表演奖、音乐奖,还有两个艺人分获表演奖二等奖、三等奖。 ![]() 平讲戏《陋规案》剧照 屏南被称为古戏剧之乡,在这个只有10余万人口的山区小县,90%的村落曾组织过戏班,特别是自清初以来,全县有一百一十五个村庄办过平讲戏。“东山岗,平讲班,台搭后门山,丈夫去做戏,妇女管田山,演过六月四,还有八月三。”这些民间经久流传的歌谣,可见屏南平讲戏曾有过何等非凡的时光。但是,盛极一时的屏南平讲戏自民国后期以来,由于战争的爆发、乱弹的时髦等因素的影响,渐趋衰弱,一些艺人纷纷转行,屏南平讲戏一度濒临消亡。 2002年,屏南县成立地方戏剧研究办公室,对全县地方戏剧保留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在各方的努力挽救下,曾一度销声匿迹的屏南平讲戏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2008年6月,屏南平讲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贤读、张贤楼、张尊盟等老艺人被评为国家、省、市这一项目的传承人。屏南平讲戏在沉寂了几十年后,又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在老团长张贤楼的带领下,漈头平讲戏招集旧部,重振旗鼓。作为屏南文化艺术的一张响亮名片,近年来参与了各种规格的展示演出,甚至跨洋越海踏上屏南华侨聚集地马来西亚等地进行演出。 柳暗花明创觅新径 由于各方的努力,虽然屏南平讲戏免于消亡的境地,但发展的道路却并不是那么顺畅。传统文化的边缘化,让屏南平讲戏几乎只能靠政府的扶持度日,这些资金捉襟见肘,极大的制约了对传承人的培养和市场的开拓,同时,随着年岁的增长,张贤读、张贤楼等老艺人,都进入耄耋之年,都说老骥伏枥,然而岁月却是不饶人,体力和精力的衰微,让团长张贤楼忧心忡忡,因为他清楚战场上将军的重要性,几个老艺人急于寻找到一个可以担当屏南平讲戏发展的领头羊,他们把期望的目光投向了张尊盟年富力强的儿子张乾胜。虽然没有继承父亲的衣钵,但童年的耳濡目染,那些熟悉的锣鼓声腔,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有一种深入骨髓的亲切。2016年,他毅然接下平讲戏剧团团长这个并不轻松的担子。 ![]() 平讲戏市级传承人张尊盟准备登台 ![]() 平讲戏省级传承人张贤楼剧照 这一年,是屏南平讲戏道路上的又一个瓶颈期,剧团基本处于停滞止演状态,坚守的也只有张贤楼、张尊盟等不上十个老艺人,张乾胜接手后,在屏南县平讲戏剧团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屏南漈头平讲戏传习所,他呼吁召集一些尚未老去的市、县级,由于生计需要,纷纷投入能养家糊口的演出行业的艺人,复牌了《桐油煮粉干》《甘国宝假不第》两部传统剧目折子戏,恢复了常规训练。在文化主管部门屏南县文体局扶持下,2017年,剧团开始了大型廉政历史题材剧目《陋规案》的编创,剧团在平讲戏现有艺人的基础上,聘请了已经解散多年的县闽剧团一些担纲艺人,并请来著名戏曲导演李幼斌携优秀青年导演窦龙人执导、著名编剧饶晓编剧,著名戏曲作曲家邱开安时行音乐设计。同年12月27日,在县文体中心举行首映式,首映式的成功是屏南平讲戏沉寂几十年后的涅槃重生,标志着平讲戏已经可以独立创作剧本,可以演出整本大戏,可以切住时代的脉搏,弘扬正能量,成为人民需要的艺术。首映式后,《陋规案》又先后参加了“魅力闽东戏曲展”、屏南古厦“古山境”戏院、屏南花亭戏院等惠民演出。 与时俱进谱新篇 今年,从县文化部门得知,省文化厅将举办“第七届福建艺术节”、“第二十七届全省戏剧会演”,张乾胜意识到,这是一个展示屏南平讲戏艺术不可多得的舞台,是对《陋规案》的一个考验和验收,在平常训练的基础上,他集中全部艺人进行近一个月的封闭训练,舞美、灯光、服装、道具、走台、唱腔……每一个细节都抠到精确无误。一个几十人的剧团,从创作到上演,每一步的运转都要资金支撑,由县文体局三次下拨的35万资金很快告罄,为了在艺术节上的出场,张乾胜自掏腰包垫付了22万。11月16晚,《陋规案》在福州闽剧院华丽亮相,在本亦庄亦谐的插科打诨中,把甘国宝这个屏南名将的廉洁自律、处断分明的形象刻画得入三风,既保留了传统地方戏的艺术精华,又起到很好的廉政教育效应,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 ![]() 平讲戏排练现场 在搜集整理传统剧目,创作新编剧目时,屏南平讲戏不忘传承使命,近年来在漈头小学、屏南二中举办平讲戏进校园,培养了四十多个平讲戏小苗子,都已经能登台演出在地方文化活动中;为乡村打造3A级景区倾力出演,为屏南打造全域化旅强县站台,这些大大小小的展示屏南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地方,总有屏南平讲戏的身影。 对于平讲戏今后的发展,张乾胜说,虽然面临着平讲戏进校园停办,艺人出现断层青黄不接、平讲戏文化市场边缘化、资金短缺等种种困难,但他有信心,在各级政府部门和全县人民的支持下、在全团上下的努力下走出困境。下一步,他将继续带领剧团进行传统剧目的复牌、弘扬时代主旋律新剧目的编创、重振戏曲进校园、打造漈头小学平讲戏传习基地等。 这是一颗不改的初心,是对家乡这片热土的守望,这守望,将伴着屏南平讲戏的弦箫锣鼓,走得很远很远。 THE END 文字|郑玉晶 图片|邱仰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