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文学艺术
爱情的翅膀折叠起的地方
2018-03-16 08:40:28 石城 来源:  责任编辑:璃语  

题记:本文初稿写于1990年代,2012年获“孙梨文学奖”全国首届散文大赛优秀奖。

在市井里经受着刺耳的喧嚣,日子久了,偶尔想起大山深处的鸳鸯溪,就像是在饥渴中猛然尝到了一口雪梨的滋味,使人立刻陷入那一派景清泉冽,气爽神宁的幽邃境界。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山间不闻车马喧,波平更映秋叶美。”说的正是鸳鸯溪的风光。随便在什么时候,听着那优美的旋律,仿佛就有了一只催眠的手,轻轻拍抚着安静的心。

说起鸳鸯溪,它的清幽与静谧,不能说与一路上的艰辛跋涉丝毫无关。最令人无法忘怀的,是那段沿山势蜿蜒爬升的土路。沿途没有期盼中的成片树林,甚至没有一棵像样的树,在秋天,连草都黄了。烈日乘机越来越毒,漫山遍野如同是烧焦了一般。在习习清风中扬起的尘土,就像高高卷起的海浪,一排排不断拍打着两边的车窗,并防不胜防地从玻璃缝中硬挤进来,弄得人身心疲倦,有点昏然欲睡。汽车翻过山岙,一路滑行到了宜洋村,所见又是一个山高地狭的小村子。鸳鸯溪究竟藏在哪里?单从村前那一线叮咚作响的浅水,不必说外地游客,就算是本地人,也怎么都看不出鸳鸯溪的影子来。但不要紧,只管顺着水流信步走下去,不要回头;或者继续往东,经望鸳亭,从情岭攀援而下,很快就眼界顿开,奇迹出现了。鸳鸯溪就静静地躺在那深深的山谷里,让你猛然震慑于那惊心动魄的美!

由此不禁令人心生感慨,美是否总是要历经艰难的探索,然后才被意外发现?祖国大地这么辽阔,鸳鸯溪,偏就躲在地处东南一隅的福建鹫峰山里。躲在鹫峰山里也无不可,又要秘密藏在这崇山深壑之中,路又这么难走。它已经在这里静候多久了?可是,世上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至今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它的名字。他们心目中从来没有存在过这个美丽地方。路途虽然相隔万里,人们对美的渴求应该总是一样的迫切。我们天生成为它的邻居,我们是有福了。那些远在他方的人们,他们今生会不会就此与鸳鸯溪擦肩而过,却无缘于匆忙之间回首一瞥?鸳鸯溪似乎并不在意这些,始终这么安静。

鸳鸯溪旧称白岩溪,因溪水特别清澈,溪底岩石白亮而得名。整条溪源于政和境内,斜斜穿过屏南与周宁交界地,最后,流往宁德入海,在宁德境内称霍童溪。去过的人们都知道,两岸谷深林密,岩绝滩险,风景特别幽美。

很快,我就进入了角色。从山顶俯望鸳鸯溪,但见林木掩映,清风送爽,一带白雾自谷底轻轻浮起。屏息宁神,隐约听见溪谷中遥遥传来涧水的訇鸣声。待到置身溪畔,忽像一下子陷入到万丈谷底,两边狭岸夹流,危岩壁立,头顶的阳光如白驹过隙,一闪即逝。举目看天,天就像是一条流淌在空中的狭长溪流。我忽然想起了“坐井观天”一词。此处正像一个特大特长的古井,周围群山紧锁,仿佛只有那一线蓝天才是唯一的出口,此外已经别无出路。沿溪溯流而上,但见一潭接一潭,一滩套一滩,一瀑连一瀑,一石挨一石,如同是上天特意摆下的一个连环阵。环环相套,阵阵相连。人穿行于其间,或者是浅水软沙,或者是巨岩裂隙,或者是悬崖峭壁,或者是苍藤古树,道路总是被中断,方向总是被改变。竟不能平平坦坦地走上五分钟。

现在我才知道,原来美也是不能割裂的。鸳鸯溪并不乏突出的景点。峭拔秀丽如岩后村,曾经是闽东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洋洋大观如白水洋,号称三万米水上广场,闻名遐迩。更有气势夺人的百丈漈瀑布,据说当年《西游记》剧组到此游历,站在瀑下,竟激动得说不出话,看那如虹的水练自百米山崖上凌空而下,山鸣谷应,气势浩荡,再看山崖下还有深洞,洞外峰尖色秀,水亮流白,俨然是一个天然的水帘洞。不觉深恨此前不曾耳闻,否则那一出猴王戏的外景,实非此地莫属。再远一点,上游还有一处叫洞宫的神奇地方,对岸峭壁千寻,半中间有洞府如宫,深不知几许,约可容百人。旧日曾有一股流匪龟缩洞中,昼伏夜出,为非作歹,官兵们数战而不能下!这些,确实是那样的吸引人,却又是这样和谐地组合在一起,使我始终无法将它们一个个分开来描述。一分开来,它们似乎就成了一个个孤立的景点,而不再是美丽鸳鸯溪的组成部分了。

是的,这里真是太美了。这里的水特别清澈,特别灵动,哗哗的水声也特别爽脆。这里的蝉声高迈而澄明,激越而透亮;偶尔自山林深处传来的一两句鸟鸣,也显得格外幽婉和清丽。这里地处深山,由于丝毫没有外界的喧嚷和浮燥,显得特别静谧,静谧得使人单纯,使人质朴,使人隐隐然感到有点紧张,甚至有点不安。如此雄奇的胜景,如此幽静的境界,发生世上最奇妙的事情,实在是理所当然的。不发生倒有点不正常。而将人类自古最美的情感纳入到这里,和这里的深涧幽谷,这里的一山一水,一沙一石,以及一草一木联系起来,也只有大自然才有这样的胆识和魄力!

这里,真的进入到美的心脏了,我觉得。虽然人在这里,有时候仍不免想起外界的恶浊与鄙陋。

鸳鸯栖息在这里,不知有几百年了。鸳鸯鸟情笃性烈,自古是爱情的化身。历朝历代文人墨客,涉及到鸳鸯的诗句楹联加在一起,可谓汗牛充栋。《诗·小雅》中已有《鸳鸯》的篇目,借指谓富贵人家。此鸟系人类的世亲。但人们似乎更愿意相信它们是唐朝名将张锦与妻柯素贞羽化而成。因生前含怨遭殃,变成的鸟,就称作鸳鸯。

查史料,黄巢率领的义军果然曾转战于福建。而传说中张锦受命南征,不忍心与义军决战,拔剑自刎以谢天下的地点——政和铁岭一带,距鸳鸯溪正不远。推想他死后灵魂遨游广阔天地间,发现一条溪流风光秀丽,落而化成一只美丽水鸟的地方,该就是屏南的鸳鸯溪无疑了。至于说张锦生前锦袍加身,变成的雄鸳鸯艳丽,素贞身穿孝服,变成的雌鸳鸯素洁,以及他们家住东北,魂游南方,因此年年都要回老家探亲一次,成了“岁岁南归不脱期”的候鸟,这些皆与鸳鸯鸟的外形特征乃至生活习性不期而合。不能不佩服编撰者的铁嘴钢牙。

这条溪是美丽的,鸳鸯是美丽的,传说更是美丽的。传说中美丽的鸳鸯鸟栖息在这条美丽的溪里,真是天作之合。爱情是美丽的,鸳鸯是美丽的。是爱情因为鸳鸯而美丽,还是鸳鸯因为爱情而美丽,现在都不重要,它们早已经在这里不可分割地融为一体了,并且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扎下了深根。我想爱情自古应是很公平地分配给了每一个人,只是每一个人都没有力量好好地把握住它,珍藏住它,呵护住它,使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受了许多异质的惊吓,肆虐,侮辱和欺骗,因此人们才会共同幻化出一个美丽的影子落在鸳鸯鸟的身上。我想传说中的爱情越美丽,越能说明现实的爱情是如何饱受苦难。

这里没有污浊,没有喧嚣,没有弱肉强食,没有欺骗和暴力。隔着重重高山,道道峻岭,在这现实之外的爱的圣地,爱情再不用在荒郊野地飞来飞去,寻寻觅觅了,爱情可以将翅膀轻轻地折叠起来,放在背上,在这青山绿水之中自由自在地好好体憩一下了。爱情确实也需要休憩一下了。这人世间最美丽的和最纯洁的情感,自古就承受着太多太多的重负,差不多面目全非。现在,爱情需要在这里静静地瘉合伤口,怡养精力,需要让日子一天天过得悠闲而充实。一切的丑恶,一切的虚伪,一切的世俗偏见,一切的残暴和一切的势利眼,都给我走开去,走得越远越好!时间,你请慢一点。

——但是,世上似乎并没有绝对安静的地方。不知人们最初是怎么发现这里有鸳鸯鸟的。听乡人说,宜洋村很早就有人以稻谷为饵,成双成对地捕猎鸳鸯鸟就近卖给商贾阔少,或者不远千里,送到大山之外卖给各地的动物园,以供饱食者即兴观赏。爱情遭到了践踏,遭到了凌辱。爱情感动万千苍生,却不能触及麻木的神经。

——但是,爱情是坚贞不渝的,爱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据说只要有一只鸳鸯不慎落入到捕猎者的笼子里,另一只必彻夜守于笼外,至天亮不肯独去,宁可双双被掳也不愿棒打分离。如果只单只被俘,幸存的一只亦绝不肯独活,必日夜以头击石,自杀徇情。爱情不允许以任何手段和任何名义加以亵渎!

——但是,现在这里已彻底恢复了宁静。爱情在漫漫的时间长河中猛然上升为美,溢出了溪谷,弥漫到了大山内外,获得人们广泛的理解和敬慕。现在,再也没有什么人敢来这里胡作非为了,再也没有人敢贸然来惊扰这一方静土了,再也没有噩梦了。现在,真的可以在这里好好休息了。来吧,你们都来吧。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时至今日,这方茂密的森林依然保持良好,很少遭到破坏,尤其溪右岸,大部分还是原始森林。放眼望去,但见老藤盘据,萧木横斜,古拙典雅之气扑面而来,涤荡你的五脏六腑,使人一下子变得神清气爽,不知疲倦是何物。在这片充满宇宙灵气的山水间,除了情鸟鸳鸯外,还生长着白鹇、猫头鹰、麂、和穿山甲等,人类自古的小伙伴们。更是猕猴的自由王国。

猕猴如今虽说已不多见,当年却多得猴满为患。就在整个游览区的最下端,现在叫做仙桥的地方,溪面颇为狭窄,上面桥小而高,飞架两岸,如游丝挂壁,古气薰人。桥下水流湍急,一泓深潭碧波莹莹,绿荫盖顶,站在桥上翁然有声,令人心悸。此处曾是猕猴的讳地。

据说过去这里并没有桥,只在水浅处扔几个石头做桥心,供过往行人姑且垫脚。不想成群的猕猴正好从对岸一路跳将过来,与人争食,把刚刚种下不久的花生、萝卜、马铃薯等作物,一股脑儿拔个精光。年年如是。人们辛辛苦苦种下的庄稼,总是轮不到自己去收割。打,打它不着,骂,骂它不怕,还没等人走到近前,它一声嘶鸣,早已飞身上树,把一个通红的屁股对着你的脸在搔哩!有人气之不过,乃心生一计,撤去桥心石,将系好绳子的干葫芦置于潭中,绳子另一端系一石块沉入潭底,让葫芦浮在水面,做成好端端一排桥心状。猕猴不知有诈,依旧雀跃而至,不幸踩着葫芦儿,俱落水中矣。

这是一个不失为有趣,但却感觉凉沁沁的传说,为鸳鸯溪的风光平增了几许生气,虽然有点古老。曾是人类祖宗的猴子,终不如不肖子孙聪明,这符合进化论的观点,至于竟受骗上当,一丝不挂地跌入深潭之中,虽说不免狼狈,但自己既不争气,也就不能怪罪谁。只不知其最终能否死里逃生,游出深潭,从此痛改前非?

如今的游客,只懂得站在桥上临风沐日,美目流盼,看看脚下的雄瀑,听听头顶的鸟鸣,便自以为风流,实不知内中的曲折。唯知情者还能约略看出两岸山上那一坵坵荒地的轮廓。

鸳鸯溪的神隽奇观,使不同的游客从中获得了不同的体会。有人用“曲径通幽”来概括,颇得此中的妙蒂,又有人感慨它如此古老而神奇,却发现得这样晚!甚叹其藏在深山人未知,亦不无道理。

福建电视台的陈先生乍到此处,立刻就被这方美景深深震撼,只身躺在溪石上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这么美的地方,不是人类先发现,而偏偏是被一种鸟首先发现了呢?他由此想到,正如现在人们由于深埋在工业时代的尘埃中难以翻身,于是向往自然界的纯净质朴一样,人类美学发展的最终趋势是不是会返朴归真?

我是本地人,我去过不只一次鸳鸯溪。每一次游览,灵魂都得到一次新的洗礼。鸳鸯溪在这一方土地的白纸上,真可谓神来之笔。

我想,是鸳鸯发现了美景也好,美景发现了鸳鸯也罢,二者如今已经在这里完全融为一体了。奇只奇在,这些传说中美丽的精灵,年年北归年年又南下,最北处,远在内蒙古或者东北北部,而它们只凭着一双与生俱来的肉翅,怎么会飞越万里迢迢,始终准确无误地找到这片故地,并成双成对在这里留下爱的纪印,实不得而知!

• END •

文字 | 石城

图片 |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