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传统戏曲
传统戏曲
四平戏吉祥一家
2018-02-02 10:24:23 禾源 来源:  责任编辑:璃语  

太阳出来月亮回家了吗?没有!星星出来太阳去了哪里,天上!我为何找不到它?太阳、月亮、星星就是吉祥一家……这质朴纯甜的《吉祥三宝》成了我思想的一粒菌种,于是也就常常看着天空发问:四平戏的吉祥一家是什么?

“乡村三年不唱戏,普贤山上锣鼓鸣”。一句普通的俚语却道出“四平戏”地理情缘。

龙潭村的一位被称为乡村活家谱的大伯给我解读了这个地理玄机。

他开篇点题:“当年开基始祖,看这北有峰顶普贤帽,南则双象交牙,东西二脉如两牛相拱,这一带龙气聚汇,严守不透。这顶普贤帽守在村头,说是有佛家点化,兴村居家则出尊出贵,建寺起庙,悟者成佛,得道者成仙。确实是这样,尊贵都出了,上至帝皇下至七品,只可惜都出在戏台上。实在的是九峰寺素食者程惠泽食龙珠而成真龙。”

玄机已定,只要锣鼓一响,丈许戏台,帝王将相、臣子草民轮翻登场,神仙鬼怪大千世界万相尽现,锣鼓一息,你是你,我是我,做生意的做生意,学唱戏的学唱戏,大概这方水土就是这样。相传,村中若是三年不唱戏,这普贤山上就要想起锣鼓声,所以村子无论如何这戏不能不唱。

图:龙潭

我多次在村中沿溪走着,见溪中一里一滩,百米一潭,数丈一湾,溪中巨石随缘洒落,这里一台,那里一阁,时不时飞鸟停在石台上看水中鱼戏,水中鱼儿听台上鸟唱,又添白鹅浮影,少女照水。这般清水滋润的鸟鸣悦耳,浮鹅悦目,少女袅娜。站在“回村桥”上吟咏“桥头大树长长长长长生,水尾高山朝朝朝朝朝拱”诗文时,觉得一溪清水仅是景象,流淌着无数戏文,挂瀑中迭荡着四平戏高亢的腔调。

四平戏可谓是缘于山风送锣,清水润腔。

大伯说完地埋,笑了起来,几股的烟雾升到了他头顶,他说,实际上是因为村子开基晚,占地少,而人口繁衍快。人多地少,村里的农活不要费太多时间,闲余的时间就得到外谋生。这样也就带回了这古老剧种。上祖的第七代,有两位兄弟在江西打工时,居然迷上了四平戏,便放弃赚钱开始学戏,三年学成便回村教戏。当时的戏叫七角戏(七个人做一场戏)。一开始教戏就立下班规:父传子,子传孙,传媳不传女。就这样,至今为止历经十八代传承。

老照片:四平戏《白兔记》

大伯的记忆走进四平戏的历史旅程,眉宇间一展一拧越过了几百年,有如戏台上摔摔鞭子,转上几圈,就是八千里路云和月;几兵几勇就是千军万马。大伯说:“四平戏成熟于第十二代,辉煌于第十五代、第十六代,据说第十六代时一场教子戏,十妇九人哭。真刀枪,真功夫,同行更折服。”那年头班里师傅辈出,成了职业演出团,影响很大,赚的钱多了,村里的田山地界就不断扩大。此后,再也没有超过这个时期了。

再说我们这邻近的几个县都要演神戏,过年、祝寿没戏就好像热闹不起来。俗话说:祝寿没戏看,不能说是好命汉。大家都追求多子多福,长寿长福,于是四平戏的“云头送子,八仙祝寿”很受欢迎。更主要的是四平戏班,班中都有道人相随,而且这些道人道法很高,会调动到天兵神将。四平戏班开台、祭台不仅台上台下平安,而且合境平安,于是许多村新建的戏台,喜欢请我们四平戏开台祭祀。这样四平戏自然红火。

大伯说四平戏班谁当布袋,也是有信物相传的。虽然说布袋不一定演艺上的传人,但一定是班中财产和镇班之宝的保藏人。四平戏有三件宝:“老童爷、千岁拐、演出本”后来许多演出本都给省研究所收藏了,现在就剩下两宝。

我看到了这两件宝,老童爷是一尊木雕,别的都没有什么奇特,特别的地方就是老童爷喜新不厌旧,他小小的偶像上穿了非常多层的衣裳,大伯说是人家向他求子而得,报答他就送一件衣服一枚铜钱。我还以为是唐明皇吊儿郎当的喜欢乱着装。有书这样记载:梨园神—唐明皇李隆基,俗称“老郎神(即老童爷)”。他不仅通音律,还善于打羯鼓,时常亲自为乐队击鼓。有时还会穿上舞衣和宫女们一同歌舞。见乐工舞女练的不太熟练时会嬉笑地对他们说:“你们要好好练,莫给三郎丢脸”。他常自称三郎,后来亲随他的也敢当面叫他“三郎”。安史之乱后,玄宗从蜀地回都,途中听到驼马佩带的铃声,顿有感触,就对亲信说:“铃声颇似人言语。”亲信回答说:“三郎郎当!三郎郎当!”玄宗笑了起来,同时感叹惭愧,感叹:我就是这样吊儿郎当做皇帝,才这样狼狈。

这个老童爷不仅是班中戏神的偶像,居然还是求子之神,难怪是宝。至于那根千岁拐,听说取材东海龙惠泽龙羽化成仙的虎跳潭边,这拐奇特在不管多年轻的演员一握上它,走上舞台都会有一种颤巍巍的老态,把戏演到情节上。我握了握觉得有一股凉气透入,千岁舞台形象就在把握间,确实是宝。

想想大伯的话,看了这方山水,见了四平戏班中的传宝。对着洁白云说:地理、人文、戏中道法与四平戏是吉祥一家。

文/禾源 图/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