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
活图腾--香火龙
2018-02-02 11:08:38 禾源 来源:  责任编辑:璃语  

炎黄子孙的图腾——龙,从远古走来,传播着华夏几千年的文明,福祉世代龙的传人。我们敬畏、膜拜这古老而又鲜活的图腾。

巍峨的鹫峰山脉,流泉飞瀑的溪流,山水相依,养育了屏南19万的人口。他们秉承龙的传人勇敢,勤劳的精神,安居乐业,坚守着龙的文脉,耕读传家,世代相袭。意味着吉祥、火旺的龙,有着无量的雄风。狂舞香龙,借助龙的威武,保护合境平安,祈求风调雨顺,也就成了这方人笃定的信俗。有的在正月十五闹元宵迎请香龙,有的在二月二龙抬头之日,新春伊始之时,敬请龙行天下,纳福呈祥。

屏南传统古村落后龙村就是在二月初二举行这盛大的祭拜仪式。500多年,久盛不衰。世代相袭,守本不放,精益求清,制作和游龙技艺也更加精湛。二月初一家家户户除尘扫庭,门前屋后,大街小巷洁净如洗,男女老少个个精神,看社戏、敬神仙,把过年的热闹挽留。二月初二,最大的节目就是游香火龙,全村老幼,人人参与,采来洁净的竹杆、木棒、稻草、蕨草等。谁也没想到夜色中浑身通红矫健的长龙就是由这些长在山野的草木编成,民间的香龙,一草一木,道出了伟大来自平凡,尊贵出自天然,神威来自心诚,梦想来自心中念想,等等朴实的哲理。

稻草编成长长龙脊,蕨草扎成肌肉,香火披上龙甲,一根根木棒挺立着龙行之态。一颗硕大的芋头成了龙珠,两把手电成了光芒四射的龙眼。整条长龙有20多米,分为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龙身取九或十一节数。枝龙之杖也阳数,游龙人21或25人亦为阳数,旨为三阳开泰。

夜暮降临,鸣炮焚香,烟雾缭绕,檀香弥漫。三通鼓,三声锣,健龙出游,走街串巷,礼炮声声,鼓乐喧天。喜庆与热闹的能量足以漫过村庄的各个角落,为村庄种下一年的吉祥。游龙所到所经过的家门,燃烛、鸣炮、放烟花致诚相迎,家家户户诚心可鉴。龙进入祖祠,一下子热火沸腾,礼炮、烟花释放出所有的欢庆。可谓是“礼花满天,灿烂辉煌”。游龙走到宽敞处,便狂舞了起来,龙嬉珠,珠逗龙,尽展各种姿态。随迟缓节奏的鼓点,香龙盘缠,仿佛要一口吞下龙珠。可此时,快节奏鼓点击响,龙珠飞起,香龙也一跃腾空,矫健得让人赞叹。神秘、神灵、神威赢得声声喝彩,此境中再也没有人记得这条巨大的火龙只是稻草为骨,蕨草为肌,香火披甲,村中汉子擎举而出的乡土之龙,而是一巨活生生的龙图腾。

游历整个村落的香火龙,尽兴了农家乐,也安顿了农家心,有着这巨龙的庇佑的村庄,定能风调雨顺,合境平安。接过这龙的香火插在家里神龛上,这家家户户一定能家道兴旺,吉祥如意。

龙归大海,龙归天界,福祉四方,四海升平。一家家的愿望,也就是龙的传人的愿望,一户户的祈福,就是龙的传人的大福,神秘而又现实,远古而又是当下和未来,龙承载着信念,承载着梦想,带着欢乐,在祥和的音乐中穿过后龙村的村尾廊桥入潭归海,而行天下,期待着来年一期一会。

文/禾源 图/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