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木拱廊桥
木拱廊桥
屏南古廊桥┃百祥桥记
2017-10-27 08:28:30  来源:  责任编辑:许静娴  

百祥桥原名白洋桥,位于屏南棠口乡下坑尾村与寿山乡白洋村交界处,号称“江南第一险桥”。 我慕名而往,太保村村委主任的父亲热情地为我带路。从寿山村出发,车子沿着狭窄公路转弯,道路下临悬崖峭壁、深邃幽谷,沿途过太保、仙洞里、白洋村,村庄人烟稀少,土房空落。真叫古道荒凉,风景莽苍。

百祥桥是旧时寿山与宁德、福安来往的交通要道,留下很多的传说故事,在东盘村流传这么一个故事:一次有五个人担着酒糟,从东盘村出发要到棠口去,一路说说笑笑,途经百祥桥,为首的老人叫大家不要大声讲话,也不要直呼姓名。过了百祥桥大家都没事,惟独那个老人中了邪似的,往山林乱钻,头往树上撞。大家只好用绳子捆住他,把他送到了白洋村的一个神庙里,方才清醒。想来百祥桥古时真有山灵守踞,能听人言语,察人心思。

沿一条黄土斜坡下到一处停车坪,再走一段古道,就见到了百祥桥。一座单拱木廊桥横跨大峡谷,峡谷两岸崖壁峭拔,溪谷散布巉岩怪石,景象颇为壮观。也许正是地处深山险地,使飞虹搭天堑非常艰难,而且廊桥也不容易保护。百祥桥南宋高朝阳始建开始,就屡遭水灾火患,又多次重修重建。从桥头一通碑刻里“桥之易毁、欲渡无梁”之概叹,我读出了其中的深切痛苦。改名“百祥桥”,原本就寄寓着纳福吉祥之意。

向导说百祥桥2006年毁于一场火灾,在2011年由黄春财师傅仿照原桥重建。黄师傅是传统木拱廊桥技术的传承人,他以精湛的技术让“江南第一险桥”复活,让人们又看到一座千年古桥昔日的雄峻风采。

百祥桥有桥屋15开间,68根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悬山顶。桥至水面22米,单孔跨度35米。同行的一位建筑师说,桥的拱架部分由两个系统组成:“三节苗系统”,三节并排9根圆木,纵连成八字形拱架;“五节苗系统”,五节每节以8条圆木为主纵连成五折边形拱架。桥的受力结构十分精巧,在拱架的转折处都设有一横贯枋木,俗称“牛头”;桥顶部的水平拱木称为“平苗”,通过燕尾榫铆接牛头,作用相当于梁;桥两端各设4根“将军柱”,作用是稳定廊屋重心;将军柱至三节苗牛头与五节苗牛头之间还有两根交叉圆木,称为“剪刀苗”,用来消除横向推力,避免拱木侧移。

百来根拱木纵横拼接,榫卯衔接,彼此依托,相互支撑,共同构成稳固构架,千百年支撑着飞跨峡谷的廊桥,风雨不可摧毁。这真是桥梁建筑的奇迹!

百祥桥下面的河床却是另一般景象。沿着溪边行走,见深深浅浅的潭,潭水幽碧,卵石清晰可见,溪床里大小参差、奇形异状的石头,像是远古神奇的“冰臼”,无法想象什么样的激流能把这些巨岩,从白洋溪的上游搬来,又怎样打磨成器。它们有的像熟睡的野猪,有的像水中嬉戏的海狮,有的像溪边饮水的海龟,无不生灵活现,令人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不时有清泉从山中的崖壁流泻下来,哗啦的水声掀起琼花碎玉,在溪边的巨岩上形成水晶瀑流,在阳光下闪动虹彩。碧潭,云天倒映其中,像融化掉了一大块,远处的百祥桥的单拱,与映在水中的另一半合抱,优美动人。我突然觉得百祥桥美并不仅仅在惊险,它像一大块与世隔绝的璞玉,散发着时空的旷远、诗意的隽永。

回返途中,老向导饶有兴致地说起“百千万”(百祥桥、千乘桥、万安桥)。他说百祥桥是单孔,突出一个“险”;千乘桥是双孔,突出一个“美”;万安桥是六孔,突出一个“长”。我想百千万堪为屏南木拱廊桥的代表,三座桥都建造于宋代,历经水灾火患,又从毁灭中重生,“百祥”“千乘” “万安”都是吉祥祝福语,从桥名的背后不难读出桥的沧桑变故。屏南地处高山丘陵,古时候交通极为不便,造桥修路是造福后世的大工程。每次建造或重修一座木廊桥,都要广众集资、乡绅募捐、花费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廊桥还传承着习俗,上梁与落成都有仪式。寿山村民告诉我百祥桥落成后,要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或多子多福的寿星走桥,走桥时往地板撒铜钱,在桥中间的神龛前上香。在千乘桥、万安桥上每逢年节都会举行热闹的民俗活动,可见一座廊桥就是一部民俗史,正是千百年来人们对桥的重修与改造,使得廊桥的古老元素一点点保存下来,让人文习俗与古老历史得以积淀。

随着宁屏公路的开通,村民的大量外出打工,百祥桥卸下了古道的使命,但沧桑的记忆与深厚的人文底蕴却沉淀下来,等待文人的发掘。百祥桥奇丽的自然景观更是画家摄影师的灵感源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