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传统戏曲
传统戏曲
两岸戏缘说乱弹
2017-10-27 09:47:13  来源:  责任编辑:许静娴  

今日屏南消息(苏维邦 ) 前不久,我到莆田涵江购买乱弹戏装。恰遇台湾龙凤园戏剧团团长李永乾先生也在那儿选购,两人偷闲饶有兴趣地聊起来。得知台湾也有乱弹戏剧种,只是现在已经衰微,只剩下一批老艺人和几个业余戏班。但是,台湾同胞依然喜爱乱弹戏。正如台湾那句俗语所说,“吃肉吃三层,看戏看乱弹。”(表示肉类以五花肉为美味,而戏曲则以乱弹戏最好看。)李先生告诉我们,清中叶以来,乱弹戏曾是台湾民间最盛行的传统戏曲。

由此我想到被列为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屏南乱弹戏,它于清中叶由寿山村苏兆岁聘请闽浙赣三省乱弹戏名演员,创办“三省福”乱弹班,一直沿续至今。目前寿山乱弹戏班还有老艺人十多人,他们平时坚持在村里业余演出,用那优美的旋律、唱腔愉悦山民的精神生活,成为一道难得的艺术风景。据《中国戏曲.福建卷》载:乱弹戏于清乾隆初年由江西、浙江传入福建。史料记载,传入台湾的时间在乾隆、嘉庆年间,稍晚于福建。台胞80%祖籍在福建,不难判断,当年福建的乱弹行当跟随先辈进入宝岛,在拓荒的新天地上再唱响。这个两岸戏缘的佐证,还有连横所著《台湾通史.风俗志》,其中提到,“台湾之剧,一曰乱弹,传自江南,故曰正音。”乱弹在台湾又称“北管”,泛指早期传入台湾,以官话(普通话)演唱的非闽南、客家语系的各种声腔。而狭义的“北管”则专指乱弹。

两岸戏缘除了追溯源流,它的表演艺术特征,听李先生介绍,许多也是一致的。譬如他们说得都是官话,曲牌音乐也相差无几。乐器有调规胡(台湾名称为吊规仔)、三弦、笛子、唢呐等,打击乐主要有摇板、板鼓、锣钹。乱弹戏的剧目以历史戏、宫廷戏、武戏居多,传统剧目有《对珠环》、《碧玉钗》、《节孝图》、《倒铜旗》等。两岸乱弹戏还有一个共同特色,正戏之前先演小戏。屏南俗称“神戏”,台湾称为“扮仙戏”。即在正戏开演之前,先演一出“吉庆戏”(也就是扮仙戏)。由演员扮成神仙祈求赐福,讨个吉祥。兴盛之时,两岸乱弹戏专业戏班如雨后春笋。随后的社会动荡,乱弹戏便渐渐地萎缩,只留下一些业余戏班了。好在这些业余爱好者,立足于草根,培育着旺盛的生命之树。例如传统剧目《对珠环》以明朝末兵荒马乱社会为背景,讲述尚书之子见义勇为,救下上京举子李茂林,于女扮男装的失散女子结为夫妻的传奇故事。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久演不衰。一批精彩的剧目,一批热爱乱弹戏的业余演员,他们活跃于希望的田野,受到农民兄弟的热烈欢迎(如图,寿山乱弹戏培训基地培养的新人在汇报演出)。业余戏班秋收结束开始集中排练,秋冬挑担出去表演,春耕之前回乡,卸下戏装又拿起锄耙投入生产。正是仰仗这些草根戏班,让具有2、300年戏龄的古老剧种得以遗存。现在两岸的有识之士都在忙乎,吸引更多爱好者参与。在忙着开展文化交流,共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乱弹戏发扬光大,为中华复兴做出一份特殊贡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