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仙山之行
2016-12-02 15:38:36 姚世英 来源: 责任编辑:小路路
一
听说屏南路下九仙山有一座九仙宫,香火灵验远近闻名。每年农历六月初一,信众从古田、建瓯、屏南前来烧香拜仙,多达上万人。历史上饶守坤、左丰美、王助率领的红军游击队,曾在九仙山与国民党军队发生过激烈的战斗。
我被这些传闻深深吸引,开始了九仙山之旅。从路下村到九仙山行程大约二小时,同行的路下乡朋友、村民与我一路说笑。车到门里村,村民说“门里”与“山万里”的地名,与红军有关。说是当年国民党军队从县城来路下围剿红军游击队,一听“门里”,感觉里头有埋伏;打听到“山万里”(谐音“三万里”),原来红军地盘有这么大啊?再听说三万里还有个自然村“中州”(中秋村的原名),敌人心里害怕了就回撤了。
到了三万里村,我看到文明村的牌子,门口左边立着牌刻“饮水思源,毋忘老区”,落款是中共屏南县委会。右边立着碑刻“毋忘党恩”,落款是山万里党支部;“三万里”地图上的名字就是“山万里”,现在人们把村名“山万里”改成“三万里”,故事可能是真的。三万里村一片祥和宁静,街巷整洁,村里的一个五老与我聊天,说到三十年代黄垂明、陈邦兴领导的红军,曾驻扎在后山的岩洞里,坚持艰苦的游击战争。村支书想留我们吃饭,我还要去九仙山,老区人民待人的热情让我有宾至如归之感。
二
车到九仙山脚下的岭头村,那儿真是一个世外桃源。村头一株千年的水杉,树根如同巨蟒,村民说庞大树根深入到村庄的地基底下,如果树倒了,整个村庄的房子都倾毁。幸而水杉古老而越发苍翠,岭头村的村民像水杉的枝干凝结一团。 村里修了水泥路,公厕,走在宁谧的巷弄里,只见家家户户土墙黑瓦,门面都用青砖整饬,一户人家门口刻了一副对联:“门前绿水声声笑,屋后青山岁岁春”,透着一股怡然自得的情趣。

岭头村东边,岩石上长出一株千年红豆杉,树的怀里伸出了19根竹子,真是一大奇景。村里有个喜欢笔墨的村民魏承济,为它写了一首七律《观奇树仙洞有感》,里面有句“胸有成竹名其实”,眼前的奇景就叫“胸有成竹”。

岩石下有泉洞,流水潺潺,人称“益寿泉”。泉洞前古时有一座庙宇叫“飞石道殿”,殿内排列十八罗汉诸佛像,后改名为“桦泉寺”。如今寺庙里头供奉三宝佛、二十四星宿、顺天圣母陈靖姑、五显灵官大帝,香火鼎盛。一副门联“桦心翠竹皆佛性,清泉皓月照禅心”,文采洋溢。泉声竹影中仿佛真能见到僧人在修禅养性。桦泉寺旁还有一座古廊桥通往村里,建于明隆武年间。
三
从岭头往九仙山,行程越来越艰难。我想风景在险峻之处,仙人总在人迹罕至的山巅云海。尽管一路碎石颠簸,逢雨山上泥石就滑坡,每年六月还是有那么多的信众,来九仙宫烧香,这让我对九仙宫心生无限神往。
鹫峰山,在福建省北部,主峰九仙山在屏南县西,风景秀丽,为闽北名山。九仙宫在鹫峰山的中段。关于九仙宫,村民说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九仙山仙气缭绕,八仙云游到此就不走了。白天仙人在一块大石头上下棋玩,晚上就在山中的石洞睡觉。王子是岭头村的一个放牛娃,经常到九仙山放牛,看到神仙下棋,就去观看,看得出神忘了回家。八仙见他有仙缘,就决定考察他一下。在一棵桃树上变了九个桃子,八个又大又甜,一个又小又瘪。说渴了让王子去摘桃,王子把八个大桃给了八仙,自己吃最小的一个,仙人问他为何不吃大的?他说我人小吃小果,你们八位长者我应该孝敬。八仙呵呵大笑,就说你心肠好,老实又会孝敬老人,会有福报。你吃的瘪果子是长生不老的仙桃。王子回村,发现村里完全变了样,一个人他都不认得,原来山中三日,世上已过千年。王子无奈又回到山中,从此与八仙共列仙班,成为第九仙。后人为之建造了九仙庙。

到了一片开阔的道场,声响回荡,阳光下祥云罩着一座庙宇,那就是九仙宫。站在九仙宫前远眺,只见层峦叠翠,袅袅的仙雾在山林间飘移,远处的云海更是绮丽,远山的边缘云霞蒸腾,放出金光,山峦倒影天之青蓝,白云如凤鸟张翅,那是不是神奇的佛光?我是不是身处九天仙境?

守庙的老人说九仙宫,始建于明隆武元年,当时只是个小庙,年久失修。2009年岭头村民自发筹款重建。重建的九仙宫,飞檐斗拱,气势雄伟,前后两层建筑,前殿供奉九仙,其中王子就排在右手最后一个,牧童打扮;后殿是大雄宝殿。在如来殿外靠右的场地立着地藏菩萨。在九仙宫后面的山上,我找到了仙人下棋的那块“棋盘石”,还有“九仙洞”。九仙洞是个天然洞穴,面积七八平方米,有两个山洞,摆放着香炉,据说香客满的时候,有人就睡在这里。洞口旁边的岩石刻着岭头村魏承济的诗句,一句“人间烦恼随风去,仙人指点百事通”,
道出贫苦村民心中的仰望。

老人告诉我九仙庙,其实是红军的据点。后山的九仙洞,红军游击队司令员饶守坤、政委王助曾在这里住过。1933年红军在九仙山开辟革命根据地,先后开辟了大林笋厂、院林笋厂、牛场(仙山草场)据点。司令员饶守坤、政委王助机智勇敢,曾带领29人在“冬瓜洋”峡谷,设下伏击,打了国民党先头部队一个措手不及,打死20多个敌人,缴获机枪两挺、步枪30多支以及一批弹药,极大鼓舞了红军士气。有一次敌人突然包围了九仙庙,他们占据有利地形,架设机枪扫射,王助等十几个游击队员被压迫在一间小屋内,万分危急之刻,机枪突然哑火了,王助一声呐喊“冲啊”,带领队伍冲出包围,往后山而去,胜利摆脱敌人。
在这崇山峻岭之间,战火硝烟已然尘消,天地一片的静穆,不由得让人心生敬仰!九仙山之行,红色之旅,求仙之愿,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