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非遗“八音嗽”进课堂
2016-03-25 10:25:41  来源:  责任编辑: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八音嗽”第一课在寿山学校开课
    今日屏南消息(特约撰稿 玫莹)3月24日,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八音嗽”第一课在寿山学校开课。高年级学生和老师认真听取非遗志愿者苏维邦开讲的《八音嗽语探秘》,并初学“八音嗽”传承人苏永旦的现场示范。受到一次生动的历史教育。
非遗志愿者苏维邦开讲《八音嗽语探秘》
“八音嗽”传承人苏永旦 与学生们互动
    “八音嗽”主要流传于寿山一带,已有450多年历史。明嘉靖年间,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部赴闽抗倭。在宁德捣毁倭寇老巢横屿,追歼残寇到过宁德相邻的康里、寿山。戚家军为北方人,不懂福建方言。戚继光十分重视军民融合,依靠人民打胜仗,于是吩咐属下一名精通音韵的大学者陈第(连江人)等依据古八音编出“八音嗽语”,以秘军声。即现代的秘密军语。
    同时所编《戚参将八音字义便览》,可供戚家军通过这本土话字典查出当地方言,从当地方言查到汉字。该书的《戚参军例言》中记载了“嗽语和嗽语切”相关内容:嗽语,嘴前话之转音也。上字不离三十六韵,柳字八音;下字不离宾之二韵。嗽语切与切字法相反。切字以上字作标,下字作箭。嗽语切以下字作标,上字作箭。有如现在的声母、韵母加音反切而来。只要掌握了拼切规律,随口而语,即使文盲也能流利说出。既可保密又很有趣。然而,现在能说“八音嗽”的人已经不多了。
    县文体局、寿山乡、寿山学校十分重视非遗教育与传承,学校结合教学计划,具体制定了“非遗进校园活动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成员分工。科学安排“八音嗽”课程内容和课时,由浅入深,从单词到复词,从单一到综合,最后进行测试,力争同学能掌握八音嗽拼音与反切,熟练地进行交流,达到传承的目的。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