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屏南武术发展综述
2015-06-18 11:06:48 佚名 来源:同程旅游网店  责任编辑: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自古以来,为了强身健体,自卫防身,抗暴除恶,屏南县武风盛行,传统无数源远流长,人才辈出,尤其到明清时节最为鼎盛.中武学人以上14人.曾任九门提督,两任台湾总兵的清朝虎将便出生于本县小梨洋村.武进士张渊澜,抗倭名将武举薛文潮,少林高僧"铁头和尚"在当时都武功超群,名闻遐迩.至今起许多事迹还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此外,农村中出现一批没有出仕专门授徒的武林高手,如:际下村的甘曹,甘六兄弟,际头村的张宗标,往里村的张安宁,前塘村的林有章,南峭村的林日炳等,都是一代名师,身怀绝技,行侠仗义,广授门徒,垫实了屏南传统武术坚实基础.

  自民国以降,70-80岁以上的著名拳师比比皆是,例如:往里村的张 振昌、张振午、张振笋、张振屏;际下村的甘郑意、甘茂元、甘德弟、甘登居、甘派恩、甘富雍;甘棠村张益寿;上山登黄川J流,际头村张世造,熙岭乡梨洋村的胡昌立、胡久钻、胡永坑、胡永训、刘仙茂;前塘村的林双颖、林郑兴、林桂宁、林样周;小梨洋村的甘好传、甘景星;九洋周膺周万接、周万试;上洋头的陈昌尧;长汾村的林兴让等,他们经常在境外开馆授拳,影响甚大。

  屏南传统武术门派众多,习者甚众,能延传至今的传统武术有:际头村、往里村、前塘村的单鞭罗汉拳;际下村、上、下山登村的虎形拳;长桥村的龙虎形拳;九洋周厝村、棠口村、上培村、康里村的虎形拳;熙岭梨洋村的将军拳(该拳种系国内罕见的拳种):代溪村、梨洋村的一字棍;前塘村的鹿形棒;后章村的齐眉棍:浙洋村的六桩棍;小梨洋村的梅花棍;官洋、南峭村的八卦棍;岭下东峰村、上楼村的双头棍:连地的六桩棍等等。此外农村中还延传着许多由农具及各种工具演化出来的武功,例如:锄头功、扁担操、烟筒功、狼筅步、扫帚功、扇子功、镗术、扣链术、铜术、铁尺、刀术、剑术等。许多名师还身怀绝技,擅轻功、千斤坠、提肚吊阴、喷沙、喷针、铁沙掌、点穴解穴术等等,不一而足。

  数百年来,屏南无数武林志士为继承发扬中华武术,竭尽全力,苦练武功,惩恶扬善,行侠仗义,留下许多传奇故事,为屏南人民赢得了许多荣誉。他们不仅在屏南境内传授传统武术,而且在境外广泛授徒,比如宁德、古田、霞浦、建宁、绍武等地,均有屏南传统武术在流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仅往里村就有三十多人在外地教拳授徒,还有际下村、熙岭梨洋村、康里村、前塘村、九洋村等数位拳师长期在外开馆授拳。

  改革开放以来,屏南武术界同仁摒弃门户之见,齐心协力,在继承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去外地拜师学艺,大量吸收其他外地优秀拳种,丰富和发展了屏南武术,并结合国际国内的武术比赛项目,蓬勃开展了传统武术和现代的竞技武术:跆拳道、拳击、散打运动等,新涌出一批义务授徒的优秀武术工作者,如:陆强、毛志坚、薛乐、刘鑑梓、吴良滇、李剑南、张传俭等人。他们有的自筹资金,添置设备,租赁训练场地,有的因地制宜,带领一批又一批有志于弘扬屏南武术青少年习武练拳,将自己所学的武术内容无多件地、倾囊传授,促进了屏南武术的全面开展。

  屏南境内的传统拳术多属南少林系列,棍术和其它器械也多属南少林门,因南方多崇山峻岭,地形狭窄。受地形限制,无论拳术还是器械都讲究坚守门户,落地生根,架式沉稳,以守为攻,守中带攻,攻防招数上强调快速见效,不擅花架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