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欢迎投稿:184769182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屏南新闻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汴水虹桥和闽浙木拱廊桥的历史渊源关系
2015-06-17 17:04:43 佚名 来源:宁德市虹梁式木构廊屋桥  责任编辑: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汴水虹桥和浙闽木拱廊桥的历史渊源关系如何,中国现代最早研究虹桥结构的桥梁专家唐寰澄先生认为:浙闽木拱廊桥是汴水虹桥的改进型桥式,是随着宋室南渡士工农商将造桥技术带到了浙闽山区,再结合当地的木构技术逐步发展起来的。后来桥梁和建筑专家也多持此观点。不过,也有专家有不同意见,其中包括浙南山区的文物工作者,认为浙南木拱廊桥是浙先民在长期同大自然博斗的基础上,土生土长发展的结果。其发展的脉络是较为清晰的,有着独立的发展体系。我们在国家文物局课题办的支助下,经过近两年对闽浙诸县现存木拱廊桥的考古调查和初步研究,并参阅有关专家学者和兄弟省市文物工作同仁对木拱桥的研究成果,将闽浙木拱廊桥的产生与发展的两种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和叙述,希望引起木拱桥研究人员的关注,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1、浙南木拱廊桥有着独立的发展体系。
    浙南木拱廊桥因地处浙江山区,长期以来不为外界所知。直到1980年在杭州举行的一次古桥技术史会议上,浙江省交通在介绍了浙江地区的“八字撑架”桥,才引起了国内桥梁专家的注意。
    历史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各种文化乃至具体到各种桥梁在各地的发展有快慢、高低,并非都是同步直线发展。由于中国自然地理的客观条件不同,各地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同大自然的搏斗中,不断总经验,势必会创造出各种不同类型、满足不同地域需要的桥梁形式。部份专家和浙江文博工作者认为浙南木拱廊桥是浙江先民在长期同大自然搏斗的基础上,土生土长发展的结果,有其发展脉络和体系。闽浙现存木拱廊桥中,文献历史记载最早的是泰顺的三条桥,三条桥位于泰顺州岭乡和垟溪乡交界的溪流之上,临界福建省寿宁县。现桥为清道光廿三年(1843)所建,长26.63米,宽4.00米。据清光绪泰顺《分疆录》载:“三条桥在七都。此桥最古,长数十丈,上架屋如虹,俯瞰溪水。旧渐就圮。道光间里人苏某独力重建,折(拆)旧瓦有贞观年号。”当地文物部门曾对此做了专门的调查,未能发现“贞观”年号旧瓦,只发现在一片300×230MM的旧瓦上刻有“丁巳绍兴七年九月十二□□工□瓦其米谷□□□□□五十文”字样(夏碎香:《泰顺古桥》,见《温州文物》1984年第一期),并在其上游约10米处的西岸的岩石上发现了三条桥旧桥遗址,共四个方孔和两个圆孔,其中三个方孔(420×280MM)并列为主柱孔,偏左下尚有一个方孔(290×220MM),皆向东岸倾斜,再下还有两个垂直的圆孔(直径约510MM),根据残留的卯口、周围相关的地形以及当时桥梁发展的技术水平来判断,旧三条桥的拱架系统主要可能为八字形撑架。略同于闽浙山区木拱桥拱架的第一系统,其最下的两个垂直的圆孔或为附加桥柱支撑桥面。此当闽浙木拱廊桥的萌芽与雏形。
    闽浙现存木拱廊桥中,文献历史记载较早的另一座木拱廊桥是庆元县大济村的双门桥。据大济村《吴氏宗谱》载:“宋时吴彀、吴毂兄弟联登,立双门于桥侧,故名。”又据《庆元县志》(光绪版)卷二载:双门桥为明隆庆元年吴道揆重修。始建年代无考。而在旧双门桥(该桥于1992年5月8日倒塌,现桥同年12月重建)当心间脊檩下有墨书题记:“时万历拾玖年岁次辛卯□□□□□□”。其廊屋明间梁下,有墨书“大宋天圣三年甲子(公元1025)吴彀、吴毂兄弟二公在仝建双门桥”字样。双门桥的木拱梁桥桥式是大宋天圣三年(1025)建成,那其建造的时间要早于夏辣及“牢城废卒”于北宋明道年间(1032-1033)建造虹桥至少7年,早于无脚桥8年。
    旧双门桥长11.50米,宽4.80米。桥木拱架由数十根圆木拼接组合而成,自两岸各斜出九根圆拱木,水平顶端亦对应出九根圆拱木构成八字撑拱架。斜出拱木与水平拱木间用一牛头卯接。八字撑拱架上部平铺木平梁八字撑拱架顶部的水平拱木叠压,为了消减横向推力,在斜出拱木上方设“交叉苗”,增强整体拱架的稳定性。水平梁中部与拱架的根部固定在两岸竖式排架上,竖式排架亦以圆木组成,紧贴两岸竖立构成框架。排架左右两侧竖两根长圆木,下部与竖式排架的横坊木卯接,上部伸出桥面作为廊屋檐柱。或许是由于跨径较短的原因,旧双门桥拱架未用同如龙桥拱架的第二系统,但整体结构与如龙桥已极为接近。如八字撑拱架的具体做法、与枋木的卯接手法、“交叉苗”的运用等等,是闽浙木拱廊桥从早期(旧三条桥)到成熟期(如龙桥)之间的一种桥梁形式。
    万安桥,又称长桥、彩虹桥、龙江公济桥,位于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是现存全国最长的木拱廊桥,1988年10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北宋元佑五年(1090),正中桥墩上有一嵌入桥墩的石碑,碑文云:弟子江稹舍钱一拾三贯又谷三十四石,结石墩一造,为考妣二亲承此良因,又为合家男女及自身各乞保平安。元佑五年庚午九月谨题。至明末因“戊子盗毁,仅存一板”,清乾隆七年(1742)重建,乾隆三十三年又遭盗焚,架木代渡。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复建为34开间136柱桥屋,民国初烧毁。民国二十一年(1932)再度重建,桥身向西北岸延伸为38开间156柱,桥西北端建有重檐桥亭。传说在这次重建中有一工匠从拱架上跌落河中而安然无恙,故更名为万安桥。万安桥桥墩的石碑文告诉人们,该桥的创建年代为北宋元佑五年(1090),决不晚于宋室南迁后即南宋时期。
    归驷桥,位于柘荣县富溪镇富溪村旧街尾,始建于宋淳熙十四年(1187),历代毁建情况不详,现桥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重建。桥全长25米,宽4.8米,拱跨15.4米,离水高7.8米。东西走向,东以一巨石为自然基座,西端桥台用青石垒砌。桥屋为单悬山顶穿斗式梁架,7开间,32柱,屋顶为“人”字形,以黑瓦铺就。桥檐略向河面微斜伸展风雨板壁。桥面以杉木厚板铺就,平坦坚固。用料经济,造型庄重沉稳,总体风格朴实简洁,安全实用,耐风雨侵蚀。据富溪袁氏宗谱记载,该桥系袁氏第十四世祖鑑元公倡建,历代袁氏后人将归驷桥作为祖传遗产加以保护。20世纪60年代初、80年代中期,有过小规模的维修。考证其袁氏宗谱祖系,倡建者第十四世祖鑑元公确实是生活在宋淳熙年间。
    从上述四座桥的考古调查中可以看出,无论是闽浙的三条桥、双门桥,还是闽东北的万安桥、归驷桥,其始建年代皆早于南宋或在南宋初期,其也有一定的工艺技术,且有独特的造型和技艺,形成自己的建构文化和发展体系。
    闽浙木拱廊桥的历史沿革在正史上多无载,在民间宗谱中记载大多也语焉不详。而上文提到的“牢城废卒”,创建“无脚桥”或“飞脚”,“牢城废卒”流动性大,或许他生长在南方或许他在南方生活过,见识了当地建造“无脚桥”,把这个技术带回青州,故在青州城倍受青睐。于是他“有智思,叠石固其岸,取大木数十,相贯架为飞桥,无柱。”这种桥若是汴州一带首创,何以在建筑百科全书宋《营造法》和后来的明《天工开物》中不见记载。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闽浙木拱廊桥几乎都出于福建匠师之手。如景宁梅崇桥梁上墨书题记:“福建省福宁府宁德县主墨木匠李正满、张成德、张新佑、张成官。副墨木匠祖观、祖极、祖发、张茂江、张成号、张成功、吴天良”,泰顺薛宅桥的造桥主墨则是福建寿宁巧匠徐元良。单从闽浙木拱廊桥的历史演进过程来看,从早期的旧三条桥、万安桥(较汴水虹桥的时代更早)到双门桥、归驷桥,再到成熟期的如龙桥、鸾凤桥,其发展的脉络是清晰的。因此可以说闽浙木拱廊桥是闽浙的先民在长期同大自然的搏斗中,因地制宜地创造出木拱廊桥这一种符合当地地域条件的桥梁形式,有着自己独立的发展体系。
     闽浙木拱廊桥萌芽于唐宋,到了明代中期,已经较为成熟,到了清代中晚期,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乃至到了民国甚至解放后,少数地区还在建造使用。闽浙木拱廊桥从有柱的八字撑拱架到无柱的八字撑拱架,再到双系统、大跨径的贯木拱架,走过了自己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目前,闽浙木拱廊桥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得到了各地政府和人民有效的保护。
   2、闽浙木拱廊桥是汴水虹桥的改进型桥式。
   自唐寰澄先生发现《清明上河图》上之汴水虹桥为实际上曾在北宋时期流行过的木拱桥桥式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科学界认为这种木拱桥已经失传,因为自明代以后山西、河南、安微就没有了虹桥桥式再建的记录。20世纪70年代来,文物工作者率先在浙江的温州、丽水山区发现了类似虹桥结构的木拱廊桥。1979年11月,茅以升主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第二次编写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提交报告之一叠梁拱——虹桥。1980年10月第三次编写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会后部分人员考察了浙南木拱桥。后来,文物和桥梁研究者又在闽东北山区陆续发现与浙西南山区为同一类型的木拱廊桥。至此,桥梁专家们才确认北宋盛行的虹桥技术并未失传。(参见茅以升《中国古桥技术史》)。
   闽浙木拱廊桥是汴水虹桥的改进型桥式,也就是说是汴水虹桥的演变,是宋室南移后工匠将造桥技术带到或传到了闽浙山区,再结合当地的造木拱桥技术逐步发展起来的。我们课题组在历经两年的木拱桥考古调查与研究后,寻找与发现了一些这一观点的佐证。
    ①造木拱桥世家来源于北方。2002年11月,课题人员在周宁县进行木拱桥考古调查,得知礼门乡秀坑村工匠张昌智刚从屏南修缮完百祥桥回来,我们在周宁县政协领导的帮助下,终于与他相见。据其介绍,百祥桥位于屏南棠口、寿山两乡交界处,至2002年,桥毁坏严重,廊屋顶多处漏水,特别是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的拱木有5根或腐烂或丢失,急需更换。桥两岸村民认为祖先造桥让我们使用了一百多年(百祥桥创建于宋代,今桥为1894年重建),若让其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失毁,觉得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后代。所以他们争着集资修桥,可到处找不到修桥工。后来根据桥梁上墨书有主绳为宁邑秀坑村张茂钰、张茂秀、张茂春,故来秀坑村寻找到张昌智等人才使的祥桥得以修建。我们得知张昌智家族为造木拱桥世家,考其族谱,先人是从中原(河南)迁福居福建,历28世,从屏南寿山乡碗窑村迁秀坑,至今又历15世。此外,我们调查了造寿宁芹阳尤溪桥的肖朱锋、屏南棠口金造桥的黄玉云、浙江泰顺薛家桥的徐元良,他们是造这些桥的主绳,其世家或所从师的先人皆与张昌智家族一样,都是随宋室南移而到福建。
    ②闽浙至今尚未发现木拱桥遗迹。课题组人员历经二年的木拱桥考古调查中,查阅了宁德、南平、福州及浙南的温州、丽水地区的地方文献,尚未发现有关贯木拱桥在宋室南迁前的记载。我们虽然踏遍了闽东的山山水水、浙南的荒山古道、闽北的崇山峻岭,并对当地古桥遗址作了大量的考证,也未能发现有南宋前贯木拱架的痕迹。这就说明了在宋朝南移前闽浙大地还未出现贯拱木这种桥式。前文所述的泰顺旧三条桥和屏南万安桥,虽留有些文字叙述了这座桥建于宋室南迁前甚至早于虹桥,可无法断室该座为贯木拱梁架。据唐寰澄《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所载:旧三条桥在现桥上游十余米。《泰顺交通志》称:“距现桥上游十余米的西岸巨石上,尚有旧桥址的栓孔遗迹,四个方孔朝东岸倾斜,两个圆孔朝天”。实地考察仅西岸岩石上石孔清晰。所谓四个方孔,仅三孔并列为主柱孔,偏下一孔似乎不起主结构作用。两个圆孔亦略有倾斜。唐代尚没有贯木拱,根据遗迹想象复原,大概是一座撑架拱桥。2004年11月,我们课题组人员第二次到三条桥,对三条桥及遗存作进一步的考古调查,证实了唐寰澄先生认为旧三条桥非贯木拱观点的正确。经测量,旧三条桥西岸岩石上并列的三孔通长为1.32米,设想桥面板两边各延伸30厘米,那么桥面总宽度也仅2米。试想:要在仅2米宽的桥面上再建造廊屋,那是难以想象的。清·光绪泰顺《分疆录》所记载旧三条桥折旧瓦有贞观年号,极有可能后来在修建廊屋时利用旧瓦,更何况《分疆录》写于清晚期,对千年前的唐代桥梁史实描述难免有失误。
    此外,屏南万安桥如前文所述,桥墩上有宋淳佑元年的碑文,只能确定桥墩的建筑年代确早于南宋,不能确认当时桥墩上的桥是贯木拱架,不排除其桥墩上架设石板桥及木支架桥的可能。如我们在对福安积谷桥考古调查时发现,原桥台面为人工石筑,顶部有伸出部分,长达50厘米,应是为架设木平梁桥或石板桥而设计。而到了明末清初,木拱廊桥技术在闽浙大地上盛行,为改建积谷桥为木拱廊桥,人们在原桥台旁加筑桥台,约2.5米,积谷桥桥台总长度可达5米,就可建宽5米左右木拱廊屋桥。因建木拱桥,桥墩顶部不须伸出,故加宽的部分没有伸臂。这也说明木拱廊桥技术在闽东普及应是在明清时期。
   ③中原文化对闽浙文化的影响。北宋时,作为首府的汴州(河南开封)极其繁荣发达。汴水经过开封时穿城而过,一片繁华景象。宋周邦彦《汴都赋》中形容汴远之盛:"自淮而南,邦国之所伸,百姓之所输,金谷财帛,岁时常调,舳舻相衔,千里不绝。越舲吴艚,官艘贾舶,闽讴楚语,风帆雨楫,联翩方载,钲鼓镗塔"。从文中特别是"闽讴楚语"一词中可看出,汴州的繁荣吸引全国各地的人们特别是福建人来此游乐、经商等,势必会带回汴水虹桥的技艺,包括拱架特征,同当地的木构桥技术相结合,逐步发展成现今的木拱廊桥。
    南宋时期封建王朝偏安杭州,经济文化重心南移,许多能工巧匠也随宋室南移迁入闽浙山地,对东南沿海的开发与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经过多年陶瓷专家的探索,福建闽东、闽北及浙江南部的瓷器窑口的生产年代多在南宋至元代,如连江、莆田、同安、漳浦、宁德、苍南等窑,这都是与宋室南移带来陶瓷工匠有关。闽浙山地上在南宋之后特别是明清盛行的木拱廊桥也应与宋室南移带来造桥工匠有关,是汴水虹桥的衍变。正如唐寰澄先生在《中国古桥技术史》中指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认为虹桥的结构形式已经失传。最近发现在浙江西南、福建东北的洞宫山脉及雁荡、括苍、鹫峰等山脉间,仍有不少此类木拱……是演进了虹桥式木拱桥。"认为是"宋室南渡,士农工商随之南下,也把虹桥技术带到东南。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